编辑:
2016-04-12
第二课时
资料链接,课文导读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课堂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
1.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劝学 (2)学不可以已
(3)冰,水为之 (4)木直中绳
(5)金就砺则利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7)吾尝跂而望矣 (8)假舟楫者
(9)而绝江河 (1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1)故不积跬步 (1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1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14)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2.重点文言虚词
指出下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①青,取之于蓝
于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而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吾尝跂而望矣
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⑥蟹六跪而二螯
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⑧而见者远 而闻者彰 而致千里 而绝江河
⑨顺风而呼
3.通假字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君子生非异也
4.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并说明用法和意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检查复习,知识点总结(多媒体)
5.古今义
指出下面句子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词,并解释。
(1)金就砺则利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6)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特殊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二.合作探究
整体把握全文,理清论证思路,试着填充下图。(比喻句请用文本原句)
①青,……而青于蓝
分论点1:学习的意义: ②
比喻句 ③木直中绳……輮使之然也
④
⑤
中心论点: ① ②
分论点2:学习的作用: 比喻句 ③顺风而呼……而闻者彰
④
⑤假舟楫者……而绝江河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②
③
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标签:高二语文教学计划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