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学计划 >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高一语文《短新闻两篇》教学计划示例

编辑:

2016-11-29

五、分析课文

第1段: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的统治的终结。

第2~11段: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

背景部分(穿插文中)

由同学们找出四个特写的现实场景的描写。[明确]: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  在添马舰军营东面的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中国国旗升起;

场景四: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一个班四个小组的学生刚刚好一个组一个特写场景,让同学们来讨论特写场景中给他们感受最深印象最深刻的词语或句子,此题结合课后练习三,学生可能找到的有“面色凝重”、“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日落余音”之类的词语或句子。[明确]:在描述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之一的香港末任港督彭定康时仅用了一个形容词“面色凝重”,但我们却能深刻体会到此时黯然神伤的彭定康心中的失落感。[明确]: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这样的描写既联系了读者心目中的历史内容而且形象生动,从“日不落”到“日落”的历史沧桑感尽在不言中。[明确]:“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一边是英国国旗在“日落余音”中黯然降下,一边是中国的国旗在昂扬激动人心的国歌中升起,强烈的对比中凸现中国人民的喜悦之情,正是有了这些生动的细节,突出了见证历史、演绎尊严的主题,反映了中国人民扬眉吐气走向富强的豪情,使报道的思想内涵更为深刻。老师再通过分析这篇短短的新闻中重复了5次的“最后”,并且不厌其烦出现许多的时间词甚至精确计算到了几分几秒如“4时40分”、“4时50分”、“6时15分”------强化这篇新闻庄重含蓄的语言和隐藏背后的自豪感,“最后”和时间的重复很特别,所要表达的是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和中国民族的自豪感——这一内涵一直都没有变,而文字的表述用的却是时间为序的新闻记者的客观冷静叙述态度,读者的心情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推移而激动,一次次的“最后”都让我们心潮滂湃。[总结]:全篇无一“喜”字,但在作者平静的叙述中却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感情。

研讨1:“如果我仅保留现实场景描写,而将历史回顾即背景材料的句段去掉,同学们觉得如何?”结合练习一: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如何将两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明确]: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研讨2: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件盛事,它曾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可以说在1997年7月1日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是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那么这篇新闻为何可以在众多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请同学们分析这篇新闻获奖的理由,即特色何在。[明确]:1、题目创意。2、组织材料:现实场景与历史回顾结合。3、视角新颖:英方角度。4、语言风格:庄重含蓄。

六、归纳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别了,“不列颠尼亚”》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和构思的创意。学以致用,希望同学们回去以《回家了,香港》写一篇通讯,要注意拟一个好题目,精心组织材料,选择好创作角度并精心锤炼语言,力争使简单的语言有丰富的含义。另外,请同学们回去搜集一些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

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效率,高一语文短新闻两篇教学计划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相关文章【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计划:《飞向太空的航程》】【高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包身工》】~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