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学计划 >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苏教版高一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计划范文2016

编辑:sx_gaohm

2016-04-29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小编准备了苏教版高一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计划范文,希望你喜欢。

【教材分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课的着眼点之一在于学习前人解读历史的思维方式,看看他们如何借鉴历史,如何表述自己的见解、人生感受。本文借观景所见,追溯与景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抒发自己的正确意见不被接受的抑郁激愤情怀。但是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因为这首词几乎全词用典,思想情感含蓄而深沉。为此,教学这首词,课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印发辛弃疾的有关生平资料以及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资料,使学生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过程中注意诵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读”课文,从读中感受作者激愤沉郁的豪放词风。在诵读中具体研讨用典的用意,从而达到理解词人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情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文本研习,使学生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进行诵读,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无能的愤概。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知作者写作此篇作品的心情,体会并学习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1、探讨用典的意义;

2、指导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词人的情感,感受豪放的词风。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设疑自探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郭沫若题写于辛弃疾墓前

学生朗读对联,谈谈自己的看法。

2、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

诗人简介: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在词人中,他是个英雄。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写作背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3、诵读课文,疏通文本

1、自由朗读,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本。

2、指名读,教师纠正读音、断句。如: “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封狼居胥。

3、播放示范朗读,认真聆听,把握思想感情 。

4、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梳理问题、自主探究

1、学生再读诗文,提出自己的问题。

2、教师结合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提问,在黑板上梳理归纳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如果学生质疑不全面,教师补充遗漏的重点问题。

探究题1、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

探究题2、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

探究题3、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

探究题4、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上问题,探究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分析思路记录下来,为下一步分析做好准备。

二、解疑合探

1、自主探究任务完成后,让学生6人为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究。小组长要引导组内学生结合自探时的分析思路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明确小组长,小组长要引导、督促组内每个成员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学生探究时,教师多观察,适时给予学生方法和思路的引导。

教师在探究题后明确展示和评价分工:

探究的问题:

展示组

评价组

探究题1

G2

G8

探究题2

G7

G3

探究题3

G5

G4

探究题4

G10

G9

 

(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安排不同层次的小组各小组学习水平合理安排各题的展示组合探究组)

2、展示答案

小组讨论结束,展示小组在黑板上展示小组讨论的讨论结果。

3、评价讨论

展示任务结束后,评价小组对展示的答案进行评价、补充。如果评价小组补充后仍不完善,鼓励其它小组进一步补充,仍有疑问教师要进行分析,讲解。

4、归纳知识点

用典: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

用典的作用: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 言简意赅,以一当十。

三、质疑再探

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派”。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这两首词的异同。

引导学生结合两首词的内容比较分析。之后指名解答,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四、拓展运用

1、巩固练习

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问:借用谁的典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借用王昭君的典故——王昭君因君王昏庸(画图省识春风面),尽管国色天香,也只能演出“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人生悲剧——抒发了怨恨之情:如君王昏庸,杰出人才往往只能演出人生悲剧。

2、课堂小结

这首词通过怀古,借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的典故,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

苏教版高一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计划范文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高一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模板:念奴娇·赤壁怀古

高一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进度表《念奴娇赤壁怀古》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