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jy
2016-04-22
沪教版高一语文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计划指导思想的内容已经为大家整理完成,具体的内容请大家仔细阅读学习本文。
回忆与柔石的交往。
开头几句,照应前文,说明不邀投稿者相见的原因,转入写柔石过渡段。
“我的决不邀段稿者相见”中的“的”字是取消主谓短语独立性的结构助词,是古汉语中“之”用法的延续。本文和鲁迅其它文章中常有这种用法。
记柔石,循着他的性格特点: “硬气”而“颇有点迂”,是由介绍柔石姓名、籍贯时巧妙带出,举出方孝孺来,是为了更形象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气和迂的特点;另一方面含义: 用明成祖朱棣惨无人道、诛杀无辜的暴行,来反衬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革命青年的罪行(揭露与控诉)。“硬气”指坚定、正直、耿介不阿,“迂”本义含有“拘泥、守旧、不适应形势、不切合实际”,这里则突出柔石率直而不通世情、拘泥而不会变通的性格特点。这固然体现了他的纯洁、善良、淳朴、正直,也反映了他幼稚、简单,未免多了点书呆子气,而入狱后经过血与火的考验,他的某些弱点是有所克服的。
作为“硬气”而“迂”的性格,鲁迅用以下事实来表现:
1.为介绍东北欧文学和外国版画而设立朝花社,担任了“大部分的稿子和杂务”,事情不如意,也总“相信人们是好的”,不相信会有骗人、卖友、吮(吸)血的事任事硬气,味于某些世事。
2.朝花社倒闭,“他仍然相信人们是好的”,只是自己“拼命的译书,准备还债款”对债务硬气,而味于某些世事,不会追索书款。
3.他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连行走时,自己“离”一路,与鲁迅同行时,使鲁迅“愁”一路。足以见其对长者和女性同乡、朋友的忠实态度。
在此事实的基础上,作者对他高度赞扬、议论: “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只挑“损己利人”,不懂得损人利己,即令这损人利己是别人的行为,他也无从想象,这就是柔石的硬而迂。
注意: 这里的“旧道德”,不是指封建道德,而是指旧有的道德。旧有的道德是两重道德,即被压迫者和压迫者,彼此的道德并不相同。柔石能从中挑出“损己利人”因素的旧有道德,显然是被压迫者长期形成的一些美德。同时也说明,柔石信奉“损己利人”的道德准则,在他是长时期的、是自觉的。
写柔石的转换,这指的是他想写反映一个长工的一生的长篇小说(刚开头,还没有完成),因为疑心这是发源于冯铿的主张,所以写了冯铿,这样顺笔叙及冯铿,转笔自然。
三个“疑心”应怎样理解?
第一个“疑心”,是写对冯铿的印象。“我疑心她有点儿罗曼蒂克,急于事功”,好像是批评她办事有点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其实并非贬辞,正说明她是一个热情奔放,富于幻想的革命女青年。当然在鲁迅看来,这位缺乏严酷的阶级斗争锻炼的女青年常会有缺点的,正如柔石相信人是会骗人一样。后面写她在监狱里“面目都浮肿了”,可见她是一个坚强可敬的革命青年。
第二个“疑心”,是指柔石可能受冯铿的影响。“我又疑心柔石的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于她的主张的”,说明他们都有点“罗曼蒂克”和“急于事功”,但这个“疑心”又被第三个“疑心”所否定。
第三个“疑心”,是作者以自己的弱点来反衬柔石的优点。“但我又疑心我自己,也许是柔石的先前的斩钉截铁的回答,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所以不自觉地迁怒到她身上去了”,突出柔石不畏艰难的战斗精神。
作者不回避写出自己对冯铿的“隔膜”,不隐讳自己对她的最初印象,认为她“并不美丽”,正可见这段回忆细节的真实。
第三部分: 写柔石、白莽同时被捕。
这一段是全文的过渡段。如果缺少这一节,就会产生缺陷: 1.有些事情不能乘此作些说明,如白莽即殷夫,若不交代清楚,下文柔石信里提到殷夫便会突如其来。2.不能叙出新送出的一本书又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也就不能由痛失好书而暗寓痛失很好的青年的感情,感情上升的链子便缺了一节。
“练习德文”几句,一方面写作者和白莽的关系,一方面为下文柔石学德文伏笔。
第四部分: 写柔石被捕遇害的经过,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达对烈士深切的悼念。(全文重点)
这一节,基本上依柔石被捕前后的次序来写的。由记叙柔石的信息而扩及同狱的其他四位青年文学家,又处处由柔石写到自己,这样就在柔石被捕前后这一线索上把狱中和狱外交叉起来叙述了。
先写与柔石的最后一次见面,详细写下了年、月、日、时,表示对这次会面的难忘,连用两个“竟”,表示事出突然,在意料之外。
“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柔石被捕时袋里藏着鲁迅与北新书局所订的合同,所以传说官厅正在找鲁迅。照说鲁迅身为作家,与书店订合同,自属常情,可是鲁迅却不愿为此辩解,因为官厅是不讲理的。他们对革命作家,正诬蔑罗织罪名还惟恐不足,怎么可以因辩解而送上门去? 说官厅“不明不白”的地方就含蓄地点明了这层意思,下文说柔石的“案情是重的”“但怎样的案情,却谁也不明白”,“明白”二字也含意颇深,因为这是卑劣的诬陷,案情是无法讲明白,也是不准讲明白的。这几处的“明白”,都隐讳曲折地对反动当局进行了揭露和抨击。
鲁迅在说到自己不得不作暂时的避难时,插入《说岳全传》里高僧坐化,逃避差役追捕的故事。据说宋朝有个高僧反对秦桧,秦桧派何立去捉他,他听说有人捉他就坐化了。鲁迅引用“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这个偈子,是借用它一个“走”字,以表明作者对反动派追捕的对策。在鲁迅看来,象高僧那样不觉悟的“奴隶”,他们盼不到剑仙侠客来救自己,只好坐化来脱离苦海。鲁迅批判了那种不敢起来与反动统治者作斗争,只能用死来摆脱苦海的消极态度,说明自己的出走,并不是害怕逃跑,“我不是高僧”是对高僧的批判,我还有“有生之留恋”,表明鲁迅的“逃走”是为了要活下来继续与反动派作斗争。当时,“官厅”正在追捕鲁迅,鲁迅用了秦桧派何立来捉高僧的故事。这里并没有出现秦桧的名字,但只要读过《说岳全传》的人就会明白何立是谁派去的。鲁迅把蒋介石比作卖国贼秦桧,写得比较隐讳,这是因为当时的白色恐怖。
柔石被捕,作者受到牵连,但作者一心只惦记着柔石等人。见着柔石从囚系中写的信,算是得着了一点确信。作者把第一封信全文抄录,正面、背面、书写格式都照原样录写,然后逐句解说,赞扬他努力学习,领受他的关心,而对他把官场看得太高的错误,也给予了批正。第一封信中“此事可告周先生;望周先生勿念,我等未受刑。捕房和公安局,几次问周先生地址,但我那里知道”,周先生周树人,指鲁迅,鲁迅的地址,他当然是熟知的,但他始终保守秘密,未予透露,又通过写信的机会转告鲁迅,要他当心,所以鲁迅读了后说他“仍在记念我,象在马路上行走时候一般”。在马路上行走,柔石怕鲁迅“被汽车或电车撞死”,此时此刻,却是在担心鲁迅不要遭反动当局的暗害。寥寥数语,对战友的关心热爱之情,感人至深。
第二封信,由于“措词非常惨苦”,更加重了作者的耽心,文中关切惦念之情,不能自抑。
这一节写了柔石囚系时传来的确信和谣闻。确信: 就是他写给同乡的信。鲁迅为这封信勾出了三件事,它和前文柔石性格特点正好相合。“他的心情并未改变”、“也仍在纪念我”,足见其硬气。“向来看得官场还太高”,这纯然是他的迂了。
狱中传出的信息和狱外战友焦虑结合着记述,有关狱中的谣闻和作者的谣闻各用一语相及,前者重点,写得详细,后者简略,也足以表达当时社会上风风雨雨的气氛。
再述凶讯传来前的不安和得知恶耗后的悲愤。
“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那里有被褥不? 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 ……”体现鲁迅对青年作家无微不至的关怀所虑之多之深。文字突然出现转折,得到柔石等被害的确信,用准确的人物、时间和中弹数愤怒地揭露了反动派屠杀革命青年的罪行。(反动派“杀人如草不闻声”,越要把这次虐杀隐藏起来,鲁迅就越要具体揭露出来。)
单独用一行四个字,两个标点,表达了作者强烈的震惊和愤怒的感情,并将难以表述的愤怒、哀痛之情浓缩在这四个字和省略号里。
接着把听到恶耗时周围沉静的气氛写了出来,并说: “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前一句说悲愤埋得更深了,后一句说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感情一深就要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习惯,在沉静中恰恰更难去掉,便又从沉静中涌了上来,于是就在客栈中吟成一首七言律诗,大意如下:
我已经习惯在漫漫的长夜中度过春天的时光,
当我带着妻儿在这里避难时,我的双鬓成霜。
在睡梦中隐约地看到母亲为我的处境急得泪水盈眶,
接连不断的军阀混战,城头换旗,政局一片动荡。
哪能眼看着我的战友们一个个地惨遭敌人杀害?
愤怒地向刺刀丛中寻觅写下诗句的材料。
写下诗篇,低头凝思,哪里有发表的地方!
在那黑暗的长夜里,只有月光作伴照着我黑色的衣裳。
由于当时“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想写一点关于柔石的文章,然而不能够”,只得选用一幅木刻来代替,这种纪念“只有我一个人心里知道”,两个小段里记述的一诗一画,凝聚着鲁迅的血泪的悲愤。
最后,补写了与这次遇害的李伟森、胡也频的关系,又从白莽的遗物发现白莽翻译的彼得斐的诗,作者录下,既表示对为革命而英勇献身的白莽的崇敬,也可以借来作五烈士革命精神的写照。
2016学年沪教版高一语文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计划指导思想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一语文教学计划栏目。
相关链接
标签: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