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xf
2016-10-10
教师应逐步建立起批判性的思维,以独特的视角分析、反思我们看似正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下文准备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反思周记,供大家学习。
【深思体会】
一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准备一堂课却应该付出几百个40分钟,上好一堂课需要付出很多,但上好一堂课,却可以收获更多。准备一堂课,在课前设计与课上生成两个方面会经常存在着差距。如何减小差距,使之成为一堂好课,也是我一直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接下来,我针对这堂课,分别从导课、探究过程、归纳总结、课上练习几个大方面,从课前设计——课上效果——课后分析三个角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导课部分分析
1.如何有效的导课是我在课前设计阶段反复思考的问题。用语言导课,虽说感人效果好,但只能让学生去想象,显得很单调,难以直观反映我国自然灾害的危害,所以我加以图片和视频,不仅直观,而且真实,更容易引发学生深思。
2.课堂上,我用近期网站新闻及视频引入,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深思防灾减灾的重要性,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导课是一堂好课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关键环节,不仅要使学生明确授课内容,还要使他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还可以适时的进行情感教育。但是本堂课的导课,画面虽说很清晰,但声音效果不是很好,由于时间很紧,没来得及制作,可以说是一个遗憾。
二、探究过程分析
1.课前我对探究式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究式课堂是现在很普遍的教学模式,但我觉得探究模式一定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问题本身的价值,也就是值得探究,可以是本节课的重点或难点,这样才能引发学生深思,而不是简单的思考;二是探究的形式要灵活,不要只局限于课堂式的口头表述或回答问题,而要让学生思维真正的动起来,比如说可以采取动手实验、辩论、画图等形式。所以,本堂课我选取的探究问题也正是本节课的难点——主要灾害的分布及成因。并利用实物投影仪使原本存在于书本上的图片,直观形象起来,更便于分析讨论,利用板书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使静止的知识动起来。
2、在课堂过程中,我请每组同学选择一种自然灾害,完成两项任务:①分析每种灾害的分布并完成分布图,②探究每种灾害的成因。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分布及成因,并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成果展示并动手完成板图。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突破了难点,使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通过探究,我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离开座位——走上讲台,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让他们合作绘图,让他们互相辩驳,让他们自主分析,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但经过课后深思,我觉得虽说板图是本节课的亮点,运用板图让学生动手,但还是没有使板图的作用最优最好的发挥,利用的不够充分,而且可以放手让学生说的更多,充分相信学生,将探究式课堂打造的更好。比如说,我可以让学生在分析“我国灾害多且频发原因” 时,在板图上绘画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板块位置等等,这样师生共同配合在板图上发挥一下,效果会更好,学生活动也会更多。
三、归纳总结分析
1.由于不了解学生,所以我在课前设计时,考虑了众多情况。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应,采取不同方案。主要是通过设问、图片分析、数据分析、对比分析,由教师作为引导,让学生总结出结论。
2.在课堂过程中,本堂课的内容,相对于学生来说,基础较好,学生很利于理解和掌握,课堂上表现得很活跃。简单的问题能够快速的得出结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经过老师的引导,很不难得出结论。
3.课后通过反思,我觉得不论是哪一堂课,教师在课前的设计过程中,都应该尽可能的设想出不同的方案,将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考虑周全,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是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但我在语言方面还应加强,在课堂上,语言还不够精炼,有些话可以不说,有些话说一遍就可以不用再重复了,应该做到表述清楚而且简单精炼。
四、课上练习分析
1.课前我设计了学案,准备了课上练习,而且难易结合,希望能都及时巩固并检验果。
2.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分析、质疑,最终得到正确结论,达到了学习检验的目的。但是由于准备冲忙,我在练习题中出现了知识科学性的问题,对于洪涝灾害,在人教版中,将它归类为水文灾害,在在鲁教版课本上却说成是气象灾害。而我在课堂上却没有明确指出。
3.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对于一名地理教师,除了在教学中要增强知识的科学性外,学生学案的设计可以更加灵活多样,让学生愿意接受、乐于接受,学习效果会更好。
以上是我个人的感受和体会,可以说通过精心准备这堂课,真的使我受益匪浅,使我教学上产生了新突破,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信大家对于上文提供的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反思周记相关内容一定仔细阅读了吧?祝大家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中教学反思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