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教学反思

高二历史《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教学反思周记

编辑:sx_yanxf

2016-06-23

威廉希尔app 高中频道给大家分享的是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教学反思周记,请同学们认真浏览。希望助考生一臂之力。一起加油吧!

本次公开课,是在教研员朱老师的指导之下对“目标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希望我的尝试能够“抛砖引玉”,以后会欣赏到天河区其他历史老师更精彩的课堂教学。十分感谢天河区的同行们给我的课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这节课的课前设计和课堂实录(优点与不足)方面作反思如下:

一.课前设计:

在教学设计时,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备课的:

第一: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本节课确定的知识目标共有三个“分别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法国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重点是“1875年宪法、对第二帝国的评价”,其中对第二帝国的评价是我自己加进去,这个评价可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来分析历史,有利于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难点是“法国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第二:整合相关知识点。

把必修一、二、三中的相关部分知识点进行整合,因为是文科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必修一中涉及到同一时期发生的“法国伙同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关于1875年宪法”的部分内容;必修二中找到“法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岳麓版教材中”拿破仑三世的经济政策”等作为补充。以此加深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

第三:分析学生情况。

优势:①在必修一第三单元中学习到法国共和制的建立,对本单元有一定的了解。②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

劣势:①法国革命的历程过于复杂,涉及派别、政体性质众多,容易混淆。

②对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原因理解不足。

第四:设计教学方法。

目标已经确定,无论是哪种教学方法,都是围绕着目标而进行的。

我把每个知识目标分解成几个可供学生可学习操作的小目标,如法兰西第二帝国就分解成4个小目标,在学生的学案中设计了“目标设定、目标达成、目标巩固”三部分。采用提问、引导、阅读概括等不同的方帮助学生达成目标。在这一堂课中,让学生有阅读、分析、概括、思考、归纳等体验,同时在感官上让学生有听觉、视觉、情感的体验。

 

二.课堂实录:

(一)成功之处:

1.导入部分

我采用的是很普通的复习旧知识的方法。但是我是从本单元前两课的课题来入手的,我始终认为每课的课题都是该课的灵魂核心。也应该说是目标的一部分。本单元的第一课是“法国大革命的初步胜利”,我的设问就是“初步胜利是指什么?”这个胜利是指第一共和国的建立。第二课是“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复辟”,我的设问就是“除了第一帝国和封建专制这两个政体,本课还有哪些政体的变化?”这样就复习了“第一共和国的建立、第一帝国的建立、波旁王朝的复辟、七月王朝的建立、第二共和国的建立”等知识点,实际上也是对前两课的一个总结。在学完第三课之后,学生自然会从政体变化的角度来归纳第三课 “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这两次政体的变化,这也是对学生归纳能力的一种培养。

2.三个知识目标之间的过渡。

感觉对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挖掘比较到位。目标一和目标二之间的过渡,我是通过设问让学生找到 “第二帝国内外政策”与“第三共和国建立的背景”之间的联系,学生的掌握与反馈使目标达成度良好。目标二与目标三之间的过渡,是通过视频节选《大国崛起》,就其中相关内容进行设问,既强调了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同时又自然的过渡到下一个目标。

3.目标一和目标二的完成。

我把目标一分解成四个小目标,采用填写学案、材料分析、找关键词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完成目标。目标二则分解成两个小目标,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填写学案,引导学生注重时序性,从而完成了教学目标。从对学生的“目标巩固”来看,基本完成了这两个目标。

4.课堂小结部分。

这部分的内容一般的常规处理是把法国大革命后所经历的政体让学生归纳回顾一遍。因为在课前复习导入时我已经涉及到了政体的变化,所以在课堂小结时我就没有再重复这部分的内容。我的设计是把让学生小结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自己来归纳在这一堂课中学到了什么知识,并且认为哪些知识点比较重要,容易出错等。而这节课我所提问的学生归纳的重点难点,恰好和我备课时确定的重难点相一致。这也应该算是目标的达成吧。

 

(二)不足之处

1.目标三“法国共和制度最终确立”中对“1875年宪法”的处理不理想。

在宪法的内容上学生虽然通过教师的引导完成了目标,但是由于缺乏史料对宪法内容的依托,学生在对宪法意义的理解上不能深入领会。政治史理论性比较强,本身学生就难理解记忆,要处理好,还是有难度的。

2.课堂小结部分。

这一部分既是我比较满意的地方,同时也是有些担心的地方。学生在小结的时候往往很容易找出本课的知识目标,因为上课之初就把知识目标在课件上展示出来了,学生能印象深刻。学生能否真正找出本课的重难点,一个学生能归纳出重点难点,能否代表全班的同学都能归纳出来呢?

3.在目标巩固时设计了法国共和政体与美国共和制的对比,这个是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考虑到是高二的学生,要不要达到这个深度?因为考虑到时间,把对比放在了课后,当堂没有完成。

4.课件的使用不理想。

因为背投比较小,部分课件的内容看不清楚。幸好做了准备,给学生同时印发纸质的资料。但造成了重复浪费。上公开课会用到课件,但课件内容的选择还需要认真取舍。

三.课后再设计

下一次再上这节课的话,我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从时间的把握上,应该在重点的地方多做突破。在“1875年宪法”内容和评价这里加进史料分析,开阔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宪法的把握和理解。并且把“评价”这个词改为“作用”会更恰当一些。一堂好课应该在用词造句方面更加严密。

2.合理利用课件。课件内容的设计尽量与板书内容不重复。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教学反思周记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相关推荐:

北师大版高二历史教学反思模板: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高二历史《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教学反思周记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