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aohm
2016-04-22
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反思怎么写,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选择《锦瑟》这首诗的初衷是觉得古诗字数少,而且高中又学过,准备起来应该没什么难处,事实上真正着手去解读这首诗,尤其是以一位教师的视角去讲解给学生听,对我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我先去网上百度了各种教案,总体上来看大同小异,可供参考的价值不是很大,然后,考虑到我们高中曾将这首诗选入过课本中,我又向同学了解了一下他们对这首诗的一些见解。普遍反映的情况是《锦瑟》这首诗太朦胧了,不知道作者所要表达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怀。我那时便暗下决心,给他们讲懂这首诗。其实,也是从那时起我就犯下了一个错误,即文本定位没有找准正如老师给我的评课中提到,几千年来都把《锦瑟》定位为是首朦胧诗,到你这儿把它一条条讲得这么清楚,说明你的文本定位是存在问题的。下面我先将我被评之前的教学实录写下来。
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李商隐的一首诗歌,大家都知道,李商隐是我国唐朝后期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位诗人。他流传下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我们先一起回忆一下,然后,我找几位同学起来说几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的,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对李商隐有了解的同学都知道,李商隐本人是非常喜欢并且非常擅长使用典故的,同时呢,也非常善于捕捉富于情感表现力的意象。而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这首《锦瑟》里面就有非常丰富的典故和意象,同时,这首诗也是李商隐诗歌的典型的代表。在解读这首诗之前,我们可以先一起探讨一下李商隐能写出朦胧诗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说,他创作朦胧诗的背景是怎样的?我们都知道,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盛唐诗兼有高华明朗、含蓄蕴藉的诗美,洋溢着青春乐观的气息。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与韩愈、孟浩然是这一阶段存在的两大诗派。元、白这一派崇尚的是平易,举个例子就能说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那首我们小时候都学过的启蒙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得就很平直如白话。而韩、孟这一派它崇尚的是奇崛,同样是写草,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相比之下,就将早春的朦胧美刻画的比较生动而委婉。这两大诗派在诗歌发展史上都有着创造性的贡献,但也有一些缺点流弊,李商隐可能有意纠正韩、白的一些缺点,努力恢复盛唐诗的某些优点,但是由于时代衰颓的影响,盛唐那种饱满健举、明朗与含蓄相结合的诗美已经不可能重现了。而在他的诗里,含蓄蕴藉的一面往往发展成了对朦胧境界的刻意追求。从他青年时代所作的《夕阳楼》和《燕台诗四首》就已经很明显的看出他这方面的特殊爱好。(《夕阳楼》和《燕台诗四首》我给大家附在了诗的下面,课下的时间大家可以和《锦瑟》作一下对比性阅读,看看诗人早期朦胧诗和晚期朦胧诗的共性。)而到了晚年,《锦瑟》一诗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好,下面我请大家先对照注释通读全诗,整体感知一下。然后,我找两位同学起来说说你们的看法。(几分钟后)生一:我认为,《锦瑟》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生二:我感觉,这首诗是写诗人的爱情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同时也许掺杂了一下别的情感在里面吧!好,刚才这两位同学
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这首诗的见解,而且呢,说的各有道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李商隐,一起深入具体的解读一下这首诗。
(在黑板上写下《锦瑟》这首诗,读一句,解一句。)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首联:⑴锦瑟:绘有锦绣般美丽花纹的瑟。瑟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⑵无端:没来由地,平白无故。
⑶五十弦:传说古瑟本为五十弦,后改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作者也有“雨打湘灵五十弦”之句。可见,说锦瑟有五十弦的很多。
无端是无心的意思,说锦瑟五十弦本属无心,而作者见瑟上弦产生年华易逝的联想。大概是因为诗人触物兴悲,这一年诗人四十五岁,与该句中见五十弦瑟而心惊之语契合。“思华年”既因“五十弦”的数目而触发,也因“一弦一柱”所发出的悲声而引起。“思华年”这三个字是这首诗的主题。
请同学们和我一道翻译一下这两句话,这两句是说:锦瑟平白无故而有五十弦,听到这弦弦柱柱所发出的悲声,不禁追忆起自己的年华身世。下面就让我们继续往下看颔联、颈联是怎样一步步思华年的?
颔联:⑴庄生:即庄周。《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庄周与?”
⑵晓梦:说梦境的短暂。这里的晓梦不是早晨做梦的意思啊!
这句用庄周梦为蝴蝶,不辨物我的典故,写锦瑟之声如梦似幻,令人迷惘。大家应该把着意处放在“梦”字和“迷”字上。
⑶春心:本指对爱情的向往,但这里喻指对理想的追求。
这里兼用的《楚辞·招魂》里的“目及千里兮伤春心”,含有伤春之意,伤时、忧国、感伤身世。
⑷托:寄托的意思。这句写瑟声的凄迷哀怨,如杜鹃泣血。
这句的着意处在“春心”和“托”字。暗喻自己满腔伤时忧国之恨,壮志未遂之悲,身世沉沦之痛都只能托之于哀怨、凄断的诗歌。
颈联:⑴沧海:青苍色的大海。
⑵月明珠有泪:古代认为海中蚌珠的圆缺和月亮的盈亏相应,所以,这里把“月明”和“珠”联系起来;又有海底鲛人泪能化珠的传说,所以又把“珠”和“泪”联系起来。又有《新唐书·狄仁杰传》:“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这句诗,糅合以上几个典故,构成了沧海遗珠的意象,让我们一起想象这样的画面:明月映照着空阔的青苍色的大海,被遗弃的明珠晶莹圆润,正如盈盈的泪珠。这句诗形容的是瑟声的清寥、悲苦。
该句与“望帝春心托杜鹃”这句虽然同属悲凄之境,但是一则近乎凄厉,一则近乎寂寥,大家仔细体会一下,还是有区别的。珠有泪,仿佛毫无道理,而正是这样才体现出人格化的珍珠内心的悲苦、寂寞,这句寄托着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哀意义较为明显。
⑶蓝田:山名,又名玉山,在今天的陕西蓝田县,是著名的产玉地。
司空图《与极浦书》:“戴容州(叔伦)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这句形容的是瑟声的飘渺朦胧,如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及,寄予的是作者的种种向往和追求,都是望之若有,近之则无,属于虚无缥缈的处境。
尾联:⑴此情:统指颔、颈两联所回忆的种种境界。
⑵可待:岂待、何待的意思。
⑶惘然:怅然若失的样子。这两个字概括了“思华年”的全部感受。
这两句是说,这一切的情境其实等到今日成为追忆时才不胜怅惘的?即使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令人惘然若失了。
对这首诗中逐字、逐句的解析就结束了,下面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一下这首诗。这首诗可能是诗人晚年回顾平生遭遇,抒写身世之感的篇章。作这首诗的那年诗人四十五岁,与句首见五十弦瑟而心惊之语是契合的。
这首诗素来被解读的歧义纷纷。其实首尾两联已经言明,这是思华年而不胜惘然之作。华年之思源于见锦瑟之形(五十弦),闻锦瑟之声(弦弦柱柱所发出的悲声)而生。所以,颔、颈两联承接的是“一弦一柱思华年”既描写锦瑟所奏的迷幻、哀怨、清寥、飘渺的音乐意境,又借助描写音乐意境的象征性图景对华年所里所感作概括而形象的反映。
锦瑟既是诗人兴感的凭借,又是诗人不幸身世的象征。从整体上看,它和诗人许多托物喻志的篇章性质是非常相似的。如《蝉》、《贾生》,这两首诗我给大家附在了课件的下面,课后大家和《锦瑟》做对比性阅读。但是,具体到这首诗中,由于他在回顾华年往事的时候没有采取历数平生的方式,而是将自己的悲剧身世和悲剧心理幻化为一幅幅各自独立、含意朦胧而又颇具象征意义的图景,因此它既缺乏通常抒情方式所具有的明确性,又具有通常抒情方式所缺乏的丰富的暗示性,能够引起读者多方面的联想,歧义纷出的主要原因也正在于此。
但是,只要抓住“思华年”和“惘然”这条主线,结合诗人身世、创作以及对颔、颈两联所展示的图景从意象到语言文字仔细体味揣摩,则不难理解到其中所蕴含的象外之意——身世遭逢如梦似幻,伤春忧世似杜鹃泣血,才而见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于飘渺虚幻。在诗中,作者给我们所展现的这些象征性图景在时间、空间、时间、情感等方面尽管没有固定的次序,但却都是诗人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一再重复的主题和反复流露的心声。它相当典型地反映了走向没落的晚唐时代才人志士的悲剧心理和对自己悲剧命运感到迷惘的情绪。好,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今天就到这儿。对李商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作进一步的了解,谢谢大家。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反思怎么写,希望大家喜欢。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中教学反思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