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aohm
2016-04-05
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以下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屈原列传教学反思总结,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威廉希尔app 一直陪伴您。
三到周五进行的是《屈原列传》的教学。回顾这篇文章的教学思路,觉得有一些心得值得记下。
在第一课时简单导入之后,就是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先小声自读一遍课文,纠正字音;然后齐读,检查字词读音情况;再小声自读两遍,初步感知文中写到了楚国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屈原怎样的人生遭遇;最后结合所发字词练习进行小组合作预习。
第二课时,利用导语将本节内容限定在课文4——7段:“老师总在写作文的时候强调大家要带着几个名人上考场。但名人并不是随便能带的哦,我们必须对他们有深入的了解,了解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人生选择,做他们知心朋友,他们才能做你的朋友,在考场上助你一臂之力。我们在高二时已经接触过屈原的作品,从屈原的角度探知过他的内心,那我们今天将从另一个角度入手,探求屈原在人生道路上做出了何种选择,使他的精神能够光照千秋!每一个历史人物都不可能脱离特定的历史背景,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屈原当时所生活的楚国,处在一种怎样的政治环境中。”
这样,请学生找到重点写楚国重大历史事件的段落,提示学生根据时间词语来判断:这几段写了楚国几件大事?学生根据提示可以很快找到“其后”“明年”“时”等时间词语,确定为三个故事,然后进行一一分析讲解。将预习中的相关字词穿插在讲解当中落实。
在串讲第一则故事后,要求学生概括故事情节“因贪而绝齐”“受骗而伐秦”“失信而见弃”,让学生从中感知楚怀王昏庸无能、贪婪无信形象,正是因为他的过错,使楚国陷入困境。第二则故事“赌气而释敌”“诸侯共击楚”,让学生感知,怀王昏庸、奸臣当道,使楚国成为众矢之的,一步步走向孤立,灭亡。第三则故事“媚秦而身亡”,怀王之死预示了楚国不可逆转的灭亡命运。
这样,在读读讲讲中,学生能较准确地理解到,这个时候楚国的政治已经是昏乱一团,楚怀王贪婪昏聩、见利忘义、言而无信、为一己私愤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样的昏君身边环绕的又是如靳尚、子兰、郑袖之流的奸佞小人,故而落得个众叛亲离,最终灭亡的下场。
那么,在这个污浊的政治环境下,正道直行、竭忠尽智的屈原将面临怎样的遭遇?他能不能救楚国于危难之间?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思考再去读课文,进入第三课时的学习。
第三课时:首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找到能体现屈原命运变化的动词:“任——疏——绌——迁——沉”。然后在逐一梳理的过程中感知屈原形象,理解其心灵的抉择。
通过从哪里可以看出“王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的问题学习第一段,结合屈原的《离骚》可以明白:“楚之同姓也”,他是皇室家族的人,他在《离骚》中不是自豪地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吗?这种怀王任用他的一个原因,也是屈原竭忠尽智的原因所在。当然,原因更在他卓越的才华。
然而,如此有才华的屈原怀王竟“怒而疏”之,为什么?学生齐读第二段,很容易答出是因为谗言,因为嫉妒。但是不是仅仅因为嫉妒?这个问题学生不容易答出来。
提示学生抓住本段中的一个细节:“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个欲夺,一个不与,两个朝中大臣在一起拉拉扯扯,好像不大成体统啊。那么,这两个“夺”和“与”应该作如何理解?回顾《陈情表》中“舅夺母志”一句,可以判断,这里的夺字应作“强行改变”的意思,而“与”则作“赞成”讲,这样,两个人的行为才有了可信度。那么,是什么使两人意见发生分歧呢?是因为草拟法律是一件荣耀的事情,上官想沾点光、借此博得皇帝青睐吗?他不是“争宠而心害其能”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的屈原形象可就要大打折扣了。联系第二课时所了解的楚国的现状,和我们在《离骚》中所学到的“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一句,我们应该能够理解到,屈原深深了解楚国的国情,是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他不是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吗?现在怀王让他草拟法律,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机会啊!他怎能不将自己的理想融会在其中呢?可是,任何一个社会改革,势必要革旧除弊,势必会涉及地主阶级、保守势力的利益,所以上官“欲夺”,屈平“不与”,这不是荣誉问题,而是阶级利益的矛盾冲突。为了楚国的利益,为了楚国的前途,屈原不惜得罪权贵,这才是屈原的伟大之所在!
可是,这样的忠诚竟然被小人进谗,而怀王竟不加丝毫的调查,“怒而疏”之,怎能不让屈原内心委屈呢?面对着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怨愤处境,面对着楚国岌岌可危的命运,屈原做出了何种抉择?
启发学生从上一节课中学过的内容中去寻找思考。学生能很快找到:已被罢官(绌)的屈原并没有置身事外,当怀王听信郑袖,“释去张仪”放虎归山的时候,屈原不远千里从齐国赶回劝谏;当怀王欲赴秦王之约时,又极力劝阻怀王“毋行”。当楚怀王客死秦地之后,屈原仍“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并在文章中多次表达“存君兴国”之志。
可见,在个人恩怨与国家利益之间,屈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国家,“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是何等到高尚的节操和品德啊!然而这样的高尚与正直并不为污浊的社会所容,更加昏聩的顷襄王听信谗言,“怒而迁平”!活着不能见容于世的屈原,终于“自沉汩罗”以死坚守了自己的节操……
(在这样的分析理解中,着重强调对屈原精神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为作文审题打基础。)
本节课的结语:“由此可见,作者将楚国的命运与屈原的个人遭遇紧密结合起来,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而这样不幸的政治遭遇和正道直行的品格,在屈辱与正义之间的抉择,与司马迁又是何等相似!司马迁景仰屈原,同情屈原,字里行间喷泻着激愤与哀怨之情。因此,作者在记述楚国的历史事件和屈原的遭遇之时,同时穿插了大段的议论,赞扬屈原作品的伟大、人格的伟大。我们将在下一节课进一步来学习和欣赏。”
第四课时,着重讲第三段。这一段要求背诵,所以除了字词理解外,更多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利用思路背诵法来学习。
导语:上两节课我们分别了解了屈原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和他的生平遭遇,已经被屈原的伟大人格所深深打动。然而我们走进屈原不能不提他的代表作品《离骚》,我们常说一个人有很高的文学才华,往往会用‘独领风骚’来形容,也就是说《离骚》是和《诗经》具有同等文学地位。那么,这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呢?今天我们就来走进第三段,看看司马迁是如何评价这一部伟大作品的。这也是后人评价《离骚》最重要的文献资料。
第一遍齐读,并正字音。第二遍自读,感知文段主要内容。第三遍齐读,明确上一次的感知。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按照思路(原因——内容——特点——评价)进行背诵。(略)
《离骚》我们在高二的时候已经学过,在这里不用作过多的分析和了解,只是理解到作者的目的是通过评价《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即可。
再看怀王客死于秦后的两段议论抒情:这两段话把第三段的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里既有屈原悲剧的原因,又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可见,屈原的遭遇在司马迁的心里是有强烈共鸣的。
因此,在文章最后,作者满怀激情地写了屈原临死前的内心世界,揭示了屈原最终的人生选择:要留清白在人间!
至此,屈原的形象可以说得到了充分的把握。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高三语文屈原列传教学反思总结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中教学反思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