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人教版语文高三上册说木叶教案模板:第三单元

编辑:sx_yanxf

2016-09-30

讲授新课前,做一份完美的教案,对于老师讲授新课有很大帮助,威廉希尔app 为老师们整理了人教版语文高三上册说木叶教案模板,欢迎阅读与参考。

教学目标

1、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重点难点: 1、

理解“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木叶”与“落木”的不同意味,了解其所造成的诗歌的意境差别;“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的理解 2、

学习文章由“木叶”这一特殊意象入手分析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的从小处着手的写法

教学分析:本课作者从“木叶”说起谈论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言在此而意在彼”——要注意读出诗歌概念后的意味,深入浅出。引导学生真正读进去,并不是一篇十分难于理解的课文,关键在于引导,问题的科学设置。

教学过程与环节:

一、 导入新课,走近文本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的这两句诗历来以境界阔达闻名,在极其萧飒荒凉的景象中又充满着一种雄浑奔放的气势,重要的因素是“落木”传递出了这种意境。让我们一同走进林庚的《说“木叶”》,详细探究其中的奥妙。

二、 自主学习

1.字词积累 字音:

袅袅 灼灼 涔阳 窸窣 照浦 亭皋 万应锭 迢远 褒寒 砧 言筌 沈佺期 字义: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灼灼——明亮鲜艳的样子。

寒砧——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 亭皋——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旁地。 窸窣——象声词。此处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冉冉——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2.走近作者: 林庚(1910— )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三、阅读文本 整体感知

1、初读,浏览:

本文1-3段涉及了哪些诗句?引出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第一段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湘夫人》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 结论:“木叶”为诗人钟爱。 第二段 “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木叶”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玷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落木”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结论:为什么古代诗歌中很少看见“树叶”呢? 明确:作者引出了一个这样的文学现象: (1)、“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

(2)、“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 (3)、“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2、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即“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一个形象,并且形象的关键就在一个“木”字。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含有落叶的因素”,“有颜色的暗示性”(“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一个形象的原因)

第三部分(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但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四、合作探究

重点阅读4、5、6三段思考以下问题:

1、按字义分析,“木”、“树”含义差不多,可是古人写诗为什么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呢?

明确:古人常借深秋季节写离人游子的愁绪,所以他们对“秋”有特殊的敏感。写“秋”,莫过于写叶子凋零的树木。尽管“木”与“树”含义差不多,但人们由“木”和“树”这两个字所产生的联想却很不相同。

“木” →(潜在的形象)木头、木料、木板→(联想)树干→疏朗→秋天→离

人游子的愁绪。

“树”→(潜在形象)满树的叶子→(联想)饱满→不是秋天 ≠离人游子的愁绪。

综上所述,古人为了借秋景写愁绪,自屈原开始就把“木”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所以在诗中常用“木”(木叶)而不用“树”(树叶)

2、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3、阐释“木”在形象上有哪些特征?

“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

其一,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其二, “木”不但容易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4、说说“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的区别

明确:“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

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是不一致的。

“落木”与“落叶”的不同: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五、 拓展延伸:探究诗歌意象的暗示性

(一)只要提到“木叶”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阅读下列诗句,说说它们的特定文化意味。比如: 1、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总结: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2、酒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艰

上文提供的人教版语文高三上册说木叶教案模板,大家阅读了吧。更多参考尽在威廉希尔app 。

相关推荐

人教版高三上学期语文逍遥游教案范文  

人教版高三语文陈情表教案设计:第二单元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