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4-12
二、设喻方法
设喻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即通常所说的“比喻论证”。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正面设喻 正反设喻反复设喻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道理隐于比喻;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再设喻。
【课内练习反馈】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
A.中绳 zhòng 槁暴 pù 輮以为轮 róu 金就砺则利 lì
B.参省乎己 xīng 须臾 yù 跂而望 qí 靛青 dìng
C.跬步 guī 蓼蓝 liǎo 生而异也 xīng 骐骥 jì
D.锲而不舍 qiè 驽马 nú 金石可镂 lǒu 蛟龙 jiāo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虽有槁暴(晒) ②輮以为轮(使……弯曲)
③吾尝跂而望矣(抬起脚尖) ④而致千里(送别)
⑤君子生非异也(天资,禀性) ⑥非利足也(走路)
⑦筋骨之强(强壮) ⑧而绝江河(横断)
⑨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 ⑩而闻显彰(显著,清楚)
A.①②⑤⑥⑦⑨ B.①②③④⑦⑨ C.①③⑤⑦⑨⑩ D.①⑤⑦⑧⑨⑩
3.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C 与世隔绝)
A.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停)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极)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死)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
4.选出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竭力)
A.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有力的弓)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有余)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强壮)
D.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强迫)
5.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B 宽容)
A.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虚假,假装)
B.大臣犯法,无所宽假. (包庇)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借)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
6.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名望)
A.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向远处看)
B.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盼望)
C.先达德隆望尊. (希望)
D.适冬之望日前后. (农历每月十五日)
7.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名声)
A.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嗅)
B.以勇气闻于诸候. (闻名)
C.不能称前时之闻. (见闻)
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听见)
8.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以,因为)
A.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使……弯曲)
B.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接近,放到……上)
C.假舆马者,非利足了,而致千里. (达到)
D.上食埃土,上饮黄泉,用心一也. (使用)
9.找出与例句中加点字义相同的一句:( )
(1)正中下怀( A )
A.木直中绳 B.天门中断楚江开
C.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D.百发百中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 )
A.早岁那知世事艰 B.草木有生而无知
C.知小谋大 D.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D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昔者先生以为东蒙主
C.七十者衣帛食肉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B )
A.令有功于国 B.功败垂成
C.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D.劳苦而功高如此
(5)积土如山,风雨兴焉(C)
A.此先汉所以兴降也 B.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C.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D.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0.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君子非生异也,善假于物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1.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C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食 D.我孰与城北谁美
1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B)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3.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
①青取于蓝,而青于蓝 ② 善假于物也 ③ 寡人之于国也
④屈原至于江滨 ⑤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⑤⑥ D.②④⑥
14.下列成语,“备”的意义与“圣心备焉”的“备”相同的一项是:( C )
A.常备不懈 B.有备无患 C.德才兼备 D.攻其不备 E.求全责备
15.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蟹六跪而二螯”的“而”相同的一组是:( C )
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② 锲而不舍,朽木不折
③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④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⑤黑质而白章 ⑥吾恂恂而起
⑦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④⑤⑦ D.③⑥⑦
【课后拓展训练】
下面三节文字选自《荀子•劝学篇》,按要求完成1—10题。
(一)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牍②。
(二)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滫(xiǔ,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降邪而近中正也。
(三)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①端而言,蠕而动。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
②禽牍,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拿小禽兽作为礼物。
③兰槐,一种香料。
1.句中划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A.其渐之滫(渐渐)
B.形乎动静(体现)
C.教使之然也(这样)
2.(一)文中有两个词类活用的词是:( C )
A.学;劝 B.入;出 C.布;美 D.身;己
3.(一)文中的“乎”和“曷”分别可用( 于 )和( 怎么 )来替代。
4. 给(一)中画线的句子加标点. (小人之学也,不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5.“一可以为法则”正确的译文:( D )
A一定应该认为是准则 B.一方面能够当作准则
C.能够给人作准则 D.认为可以作准则
6.“形乎动静”的含义正确的一项是:( D )
A.表现在言行举止上 B.在行动和举止上体现出来
C.形成于行动上 D.行动合乎礼仪
7.“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的正确译文是:( A )
A.若把它浸在臭水里,那么君子就愿意接近,平民就不愿佩戴
B.若把它浸在臭水里,那么君子就不原接近,平民就不愿佩戴
C.若把它浸在臭水中,君子就不愿亲近,平民就不愿服用
D.它浸在臭水里,君子不靠近它,平民不佩戴它
8.(二)文画线句含义正确的一项是:( D )
A.喻人本性无善无恶,惟在教育与学习,论证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性
B.喻人善恶无常,惟在学习,论证教育的重要性
C.喻人是可塑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D.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同义,强调学习环境与内容的重要
标签:高二语文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