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检查总结范文

编辑:sx_gaohm

2016-05-04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谏议大夫魏征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推荐了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检查总结,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课文补注

1.“讽、谏、谤、讥、说”浅析

“讽、谏、谤、讥、说”,这五个字是古汉语中的常见字,从表面上看,它们的字义颇为相近,其实它们

字义是有差别的,下面略作阐释。

讽:意思是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例如:“优孟常以谈笑讽谏”(《史记·滑稽列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两个“讽”字的意义都是指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对方。在古汉语中,“讽”大都不含贬义。

谏:意思是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一般用于下对上,用言语纠正君王或尊长的过失。例如:“太后不肯,大臣强谏。”(《战国策·赵策四》),《谏逐客书》(秦,李斯),《召公谏厉王止谤》(《国语·周语上》)。上面三例中的“谏”都是下属或臣子对上直言规劝,使之改正错误。“谏”在大多数场合用作动词,有时也用作名词,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谏”,动词转化为名词,是“纳”的宾语。

谤:意思是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一般不作贬义词用。例如:《召公谏厉王止谤》中,“厉王虐,国人谤王”,“谤”,就是公开指责厉王的过失,在这里,“谤”没有贬义色彩。不过,“谤”有时也用作贬义词,即指说别人坏话,诽谤。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此处的“谤”是指诽谤。

讥:“讥”也是指责别人的过失,但与“诽”“谤”的意义稍有差别,“谤”是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诽”是背地议论别人的过失;而“讥”则是微言讽刺。如:“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讥,有时也作讥笑讲,如:“称郑伯,讥失教也。”(《左传·隐公元年》)

说:意思是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例如:《触龙说赵太后》和《庄辛说楚襄王》《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义辨

人教版新高中《语文》第二册(试验修订本·必修)把《谏太宗十思疏》的“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注为:“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人民(的力量)。”这注释不符合原意,应当修正。    “怨不在大”语出《尚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孔颖达解释说:“人之怨不在事大,或由小事而起;虽由小事而起,亦不恒在事小,因小至大。”意思是说,凡是使臣民怨恨的事都不能做。《谏太宗十思疏》虽只引用了“怨不在大”,省去了“亦不在小”,但基本意思是相同的。“怨不在大”应注为:“(臣民的)怨恨不在(事情的)大(小),(凡是使他们怨恨的事情都不能做)。”    “可畏惟人”是用名词“人”直接作谓语的判断句“惟”是句中语气词,帮助判断,可译为“是”或“只是”。这里的“人”既不能译为“人民”,也不能译为“平民”或“老百姓”。“可畏惟人”是魏征规劝唐太宗的话,根据这句话前面的“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中的“下”(人君以下的人)和“物”(人君自己以外的人),这里的“人”应是指“众人”即“臣民”。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选编的《古代散文选》和孙德仁、田玉衡编著的《高中文言文讲读》也都是这样注释的。“可畏惟人”应注为:“可怕的是臣民(不拥护)。”

综上所述,“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应当注为:“(臣民的)怨恨不在(事情的)大(小),(凡是使他们怨恨的事情都不能做),可怕的是臣民(不拥护)。”

二、课文析读

《谏太宗十思疏》艺术魅力浅探

1.丰富的情感容量

真挚、炽烈、满腔热血的感情波动于深刻的说理之中,使人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情感撞击。如果说第一段开始说理时沉着从容,感情平缓,娓娓道来,那么,至“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一句,则感情初起波澜:这里既有对不“积德”却指望“国安”的断然否定,也有不亢不卑的自谦,更有希望太宗无愧于明哲的殷殷期冀;“人君当神器之重”一句的感情则波峰涌起,它无异于对太宗敲响警钟:身处高位,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其情之真、之切可见一斑。至第二段,作者才从激越高亢的感情中平息下来,转入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总结经验,剖析教训,语重心长,感情委婉深沉。特别是最后一句“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推心置腹,情真意切,既是提醒,也是规劝;既是希望,也是警告,不能不令人动容。末段,在具体提出“十思”的时候,更是真挚恳切,赤诚坦露,满含忧虑和期待,感情深沉而低婉。“总此十思”以下几句则勾勒出人君“思后”出现的美好图景,感情又趋于热烈奔放。

2.雄辩的逻辑力量

三个段落,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第一段,作者旗帜鲜明地揭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那么,人君为什么当“思”呢?文章的第二段就阐述了这个问题。作者从历史教训出发,提醒太宗必须谨慎从政,要善待臣民,勿失民心。本段虽没有用到一个“思”字,但却始终是扣住“思”字着笔的,它实际上紧承第一段解释了人君当“思”的原因,那就是“凡百元首”的难以善始善终;“取之易,守之难”的严峻事实;“殷忧”时、“得志”后的不同态度,“可畏惟人,载舟覆舟”的深刻教训。同时,为下文的“十思”作了有力的铺垫。到第三段,作者则明确提出了如何“思”。在前二段说明道理的基础上,作者向太宗提出了“十思”的具体内容,并说明如果能够做到这“十思”,就能够发扬光大“九德”修养,使百官各尽其职,各竭其力,天下可“垂拱而治”了。细读文章,便会发现,作者用一“思”字贯穿全文,前后勾连,层层深入,水到渠成。从提出问题——应当“思”,到分析问题——为何“思”,再到解决问题——怎样“思”,结构谨严,浑然一体,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3.精妙的设喻艺术

设喻,把道理说得简明形象,富于启发性。本文开篇设喻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把自己要进谏的主旨寄寓于老幼皆知的比喻之中,开卷一读就令人精神为之一振。作者抓住事物的相似点,通过准确恰当的两个比喻,将“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论点,淋漓痛快地写了出来,形成鲜明的类比,使人一读便触类旁通。“木之长”,根“必固”;“流之远”,源“必浚”,这是“虽下愚,知其不可”的浅显易懂之事,于是“国之安”,德义“必积”之理就浅显化、形象化了。比喻是手段,说理才是真谛。这样设喻,使事物自然清晰生动,复杂的道理自然简单明了,而且形象具体,耐人寻味。设喻,是用已知的事物来说明别人未知或知之不深的事物,或先喻后本义,或只喻,让人自己去理解本意。本文正是采取后者,意让太宗去体会设喻与本义之间的相似点,并从中得到启迪,幡然醒悟。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检查总结,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人教版语文高一下册阿房宫赋教案怎么写范文

高一语文阿房宫赋教案封面2016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