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3-29
3.刘义隆北伐的结果是什么?作者借用他的典故有何深刻用意?
明确:遭致惨败,仓皇北顾反对当时当权者韩侂胄草率出兵北伐
典故四:佛狸神鸦社鼓
1.谁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
明确:佛狸祠下,鼓声隆隆,鸦声连连,人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祭祀着神灵,场面无比热闹
2.“可堪回首”是什么意思?在那里热闹的是金人还是汉人?
明确:反问句式,意思是说不堪回首或不忍回首根据当时的地理形势(佛狸祠位于现在的江苏六合东南面)可知,热闹的是汉人
3.汉人有如此欢快的场面,作者为什么还不堪回首?
明确:要准确理解这个问题,必须对佛狸祠有深刻的认识佛狸祠在这里是象征南侵者所留下的痕迹四十三年过去了,当年扬州一带烽火连天,南侵者一直打到瓜步山,这一切记忆犹新,而今佛狸祠下却是神鸦社鼓,一片和平景象,全无半点战斗气息,这对于志在收复失地的辛弃疾而言,当然是不堪回首
4.作者运用这个典故到底是要表达什么感情呢?
明确:作者充满担心忧虑:如果再不抓紧时机北伐,那么,北方汉人的人心都会变了,到时再北伐,无疑是难上加难这个典故给人一种“时不待我”的急迫感
5.那么,作者是不是就认为时机净丧,将会无所作为呢?
明确:当然不是对于北伐,他是赞成的,但认为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避免前人的覆辙而准备是否充分,关键在于举措是否得宜,在于人用什么样的人主持其事他曾向朝廷建议,应当把用兵大计委托给元老重臣,实际是以此自认,准备以垂暮之年,挑起这副重担;然而事情并不是所想像的那样,于是就想到了廉颇,词意转入最后一层(板书典故五)
典故五:廉颇忠勇遭弃
1.作者运用这个典故有何深刻寓意?
明确:①希望像廉颇一样,重新被朝廷起用,为国效力②廉颇终究因为谗言而未被启用,作者也一样,因此又用廉颇自况,暗示了自己的处境
2.作者借这个典故表达了什么感情?
明确:满怀爱国热情的辛弃疾一心为国效力,可他报国无门,所以发出“凭谁问”这一感叹!流露出满腔悲愤
四、问题探究
1.“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一句中的“望”字用得妙在哪里?
明确:串联典故,增强意蕴词的标题是“京口北固亭怀古”,因此所用典故应该和北固亭有关;但五个典故中,只有两个与北固亭有关一个“望”字,首先使得作者的视野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小小的北固亭,而是远眺而且,这一“望”,使得作者思绪万千,,似乎看到了“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也想到了命途多舛的廉颇“望”字,使得全词境界全开
2.有人认为,《永遇乐》一词“觉用事多”,即辛词用典多,是个缺点;但杨慎认为,《永遇乐》代表了辛词最高成就,那么你是怎样认为的?
提示:从本词题材来看,用典是必然的其次,从典故内容来看,并无重复之嫌相反,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典故,就不能完整表达出词人的感情
五、诗词联读
阅读辛弃疾的《永遇乐&8226;京口北固亭怀古》和苏轼的《念奴娇&8226;赤壁怀古》,以及二人相关名句,回答后面问题
永遇乐&8226;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附:辛弃疾名句
①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②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④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附:苏轼名句
①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②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
③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辛弃疾,分别为北宋、南宋时期豪放派代表,被并称为“苏辛”,根据上面诗词和名句,试比较二人词风之异同
参考:①相同点两人的词风都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著称②不同点苏轼词较偏于潇洒疏朗、旷达超迈,词中的不平之意最后往往能通过对人生的参悟进行自我调节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他随遇而安,因而我们能读到他的乐观旷达;而辛弃疾词更喜欢用典,充满了奋勇御敌的热望和吴钩空握的悲哀,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一语文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