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教案:赤壁赋教案集(13)

编辑:

2014-10-12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客有吹洞箫者

孟德之困于周郎

而今安在哉

2、筛选信息,概括本文各段的主要内容

3、本文感情变化线索是什么?

4、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5、能力提升,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

①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简要说明原因

比如: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②体会工整、大气的对偶。如: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③鉴赏本文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句子。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6、探究讨论

①本文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结合课文,试做具体分析。(修辞格)

②本文语言具有雄辩性,请举例分析。(表达方式)

③把本文与《兰亭集序》感情变化对比,找出相同的生命观、宇宙观。

当堂练习案

1、完成资料中第48页1、2、3、。(第一节课)

2、完成资料中第48页4、6题(第二节课)

3、完成资料中第48页5题和“片段精读”部分。(第三节课)

课外了解

1、乌台诗案: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又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

2、关于“赋”。 赋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讲究文采,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它不讲究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如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3、《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高一语文上学期教案:赤壁赋教案集(13)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广大师生喜欢本文,点击查看更多高一语文教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