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人教版必修1)2014年高中语文教案:《《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编辑:sx_mengxiang

2014-10-13

【摘要】在授课前做好每一课的教学计划,将能帮助老师们更加高效的传授知识,下面是“2014年高中语文教案”欢迎大家进入精品的高中频道,参考下面的教学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备课资源

1.作者简介

(1)曹聚仁(1900.6.26~1972.7.23),生于浙江浦江(今属兰溪市)。1921年毕业于浙江省立一师,同年到上海;在民国女子工艺学校任教,并为《国民日报·觉悟》撰稿。1922年记录章太炎的讲演稿《国学概论》在《觉悟》发表,引起社会注意。1923年,担任上海艺专、暨南、复旦等大学教授,并从事写作。

1932年主编《涛声》半月刊。1934年协助陈望道编辑《太白》。次年与徐懋庸创办《芒种》。

抗战爆发后,任中央通讯社战地特派员,采访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后活跃在东南各战区。1941年至1943年在赣南主持《正气日报》。1945年回上海在大学任教,并任《前线日报》编辑。

1950年移居香港,为《星岛日报》专栏撰稿,后改任新加坡《南洋商报》驻港特约记者。1956年后先后辑有《北行小语》《北行二语》《北行三语》等文集。1959年任香港《循环日报》主笔,后继任《正午报》主笔。晚年著有《听涛室随笔》,于1970年在香港《晶报》连载,后更名为《国学十二讲》在香港出版,1986年北京三联书店出了增订本,改名为《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后病逝于澳门。

(2)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万名上海民众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2.文章主旨

文章节选的这一部分内容主要通过记叙鲁迅先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思想转变,即鲁迅先生创作小说《狂人日记》的原因及创作前后的有关情况。让我们看到鲁迅在生活中也曾愁闷苦恼、犹豫彷徨、怀疑动摇,对中国的前途悲观失望,在这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平平常常的鲁迅,一个人性化的、真实的鲁迅。

3.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第2~6段):介绍鲁迅小说《狂人日记》的创作前后的有关情况,在其中体现了鲁迅先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思想变化,写出了真实的鲁迅。

第三部分(第7段):以“鲁迅”这个笔名为由,真实表现了鲁迅小说创作的真正理由:呐喊助阵。

第四部分(第8段):介绍鲁迅的其他小说作品,重点是《孔乙己》,赞叹鲁迅小说的写实主义。

4.艺术特色

曹聚仁是在与鲁迅相熟和了解中孕育写作鲁迅传的构想的,他也确实“是把鲁迅当作有血有肉的活人来描画,绝少歪曲事实之处”,而不是什么“民族魂”“绝望的抗争”或是带着“精神障碍”的写作。他本人又确实力求“从直接史料中找出真实的鲁迅”(文中多次引用鲁迅自己的看法,与鲁迅关系非同寻常的人对鲁迅的了解介绍,例如弟弟周作人、同乡同学孙寿堂),因而使得真实和公允成为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

合作与讨论

在我们心目中,鲁迅先生是“战士”,是“民族魂”,甚至是“神”。那么曹聚仁是如何为鲁迅先生写传记的呢?这一篇文章将会让大家认识到这一些。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认识到曹聚仁为鲁迅写作的这篇传记特色,教师应给学生另外补充一部分他人撰写的鲁迅文章,甚至给学生投影鲁迅先生的几幅照片,以加大比较力度。可设计以下两个问题:

1.请学生结合补充资料及自己以前知道的对于鲁迅先生的情况谈谈自己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提示:鲁迅先生的伟大、坚强,鲁迅的爱憎分明,鲁迅的坚韧的战斗,鲁迅的不可战胜……

2.讨论本文最重要的内容是哪一部分,从中可体现出鲁迅先生身上的什么?

提示:文章第二部分,即描写鲁迅先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思想转变,从中我们可看出鲁迅身上的真实的人性,他和我们一样,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也会愁闷苦恼、犹豫彷徨、怀疑动摇…

总结:新的学期威廉希尔app 会为您分享更多精彩内容,以上就是2014年高中语文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请持续关注威廉希尔app !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