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2-24
共同提出假说: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单的。
师:根据上面的三点假说,我们已经能够解释为什么F1只出现高茎的豌豆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未解决——F2为什么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1?你们根据上面的假说将F1自交表示出来,看看F2代有什么现象?
F1 Dd × Dd
↙ ↘ ↙↘
配子 D d D d
↓
F2 DD Dd Dd dd
高 高 高 矮
生: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两种性状。
师:在孟德尔的实验结果表面F2中高矮茎之比为3:1,
[师生互动]共同构建显性遗传因子D、隐性遗传因子d,书写亲本和子一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教师指出配子。 [师]根据以上假说,将杂交实验以图解形式表示出来,看F2会出现什么结果?
[师生互动]学生边解说,教师边将遗传图解写在黑板上。并对遗传图解中的符号做以解释。规范图解
配子 D d D d是表示数量还是种类?
那么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需要什么样的前提呢?
1.杂合亲本的两个遗传因子在形成生殖细胞要分离。
师:也就是说体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要彼此分离,不能同时处于一个配子中。
换一句话说,配子中遗传因子的存在形式是怎样的呢?是单个存在的。
生:2是F1中不同雌雄配子结合的几率要相等。也就是F2中DD:Dd:Dd:dd必须是1:1:1:1,这样高矮茎的比例才会是3:1。
师:换句话说就是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与D、D与d或者是d与d相结合机会都是相等的,没有说哪一种组合的几率较大。
(一)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师] 回顾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所做出的四点假说要点。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真的能出现3:1的结果吗?出示性状分离模拟实验材料和用具,简单演示实验过程。思考以下问题:①两个布袋代表什么?布袋中的黑白棋子代表什么?②为什么每个布袋里的黑白棋子各是10个?③分别从两个布袋内抓取一个棋子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④将抓取过的棋子放回原来的布袋中摇匀,按步骤③重复50~100次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讨论](略)
[学生活动]四人一组按要求做性状分离模拟实验,因时间有限,每组重复做10次。并统计数据。
[师]幻灯展示12组的统计列表。巡回检查、指导学生做实验。
[师生互动]12组分别汇报数据,教师将数据统计在列表内。并让学生将每组的实验结果和全班总的实验结果做比较,有什么发现?
[师]总结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所做出的四点假说要点。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仅仅建立在一种假说基础之上,他本人也十分清楚这一点。假说毕竟只是假说,不能用来代替真理,要使这个假说上升为科学真理,单凭其能清楚地解释他所得到的试验结果,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这一假说。如何证明?
(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师] 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关键是图解中的哪里决定的?
[学生讨论] 关键是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杂合的,在产生配子时D和d必须分离。
[师]产生的D和d两种配子的比例如何才能出现3:1性状分离比?
[学生讨论] D:d=1:1时,随机结合后就会出现子二代高:矮=3:1
[师]怎么知道F1是杂合子,产生配子时D和d分离了,而且比例是1:1?你能通过实验来证实吗?
教师提示:F1的杂交情况只有三种:①F1和纯种高茎;②F1和杂种高茎;③F1和矮茎杂交
[学生讨论]先淘汰方案②,因为这就是F1的自交,是实验中已有的步骤,不能用“提出假说的实验步骤”来证明根据这些实验步骤而做的假说。方案①后代全为高茎,不能判断F1高茎是纯合还是杂合。根据假设可以预测方案③的后代高茎:矮茎=1:1,而矮茎dd只能提供含d的配子,它不影响F1所产生的任何配子内的遗传因子的表达。后代种类和比例就能代表F1所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所以可以从方案③的实验结果中得知答案。
[师生互动]共同预测方案③的实验结果:第一种:后代高茎:矮茎=1:1(假设成立)
第二种:后代全是高茎(假设不成立)
[师]展示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果。同时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叫做测交,到底测的是什么。
[师生互动]学生绘制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教师巡回指导并收上来几份,在投影上打出来,师生共同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
[师]还能用其他方法来验证假说的成立吗?能不能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直接看到F1所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呢?
[学生活动]课后习题。实验过程照片介绍通过杂交水稻F1花粉的观察,研究杂交水稻糯性和非糯性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展示结果:显微镜下F1的花粉有一半显蓝黑色,一半显橙红色。说明确实发生了分离,且比例为1:1。
[师]因为受当时技术发展的限制,这种方法在孟德尔时代是不可能做到的!这样更加显现出孟德尔的假说是超越自己时代的一种非凡的设想。
[师生互动]归纳分离定律。
简单回顾孟德尔揭示分离定律的过程(观察实验、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提出“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证明假说是错误的。这种方法使遗传学的研究结果可以超越当时科学的发展,推动科学的新发现,使遗传学由描述性科学进入理性推导和实验验证的科学。“假说—演绎法”在遗传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学反思
通过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学生成功分析了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使学生体会了孟德尔这位“现代遗传学之父”的科学精神。培养了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介绍并没有采用简单讲授方式,而是用设置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每一步的实验现象解释,以及下一步该如何做才能验证自己的观点。这一部分的学习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孟德尔的实验过程得以再现!如何充分理解和领悟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孟德尔所提出的四点假说,将模拟实验和遗传实验相结合,在明确实验意义和目的的前提下,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假说,从而加深对分离现象的理解,为掌握分离定律的实质打下基础。同时让学生了解模拟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记录能力、合作能力,体验了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的必要
在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的问题上并非主观臆断地直接告诉学生孟德尔做了测交实验,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分析思考,演绎推理出测交实验方案。学生在感到成功喜悦的同时也真正理解了测交的意义,在这一部分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再次体验到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体验科学研究方法的同时同时领悟了“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的研究方法。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生物必修2教案,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一生物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