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6-23
楚辞 屈原《离骚》
汉赋 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
唐诗 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唐:白居易
宋词 婉约派:柳永《雨霖铃》、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元曲 关汉卿、马致远
明清小说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四)当堂检测体验高考
1.(2007年高考广东卷)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答案:A
辨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问题的掌握。汉赋多为歌功颂德的“宫廷文学”,隋唐科举制的实行使下层知识分子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而宋词、明清小说的繁荣是市民阶层兴起的一大表现。故答案为A。
2:(2008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答案:B
辨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自然经济的缓慢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后;西汉时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在文化教育方面主要体现在考试内容的限定上。因此A、C、D均不正确。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的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而市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由取决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故答案为B。
3:(2007年高考上海B组19) 当代历史学家开始关注“忧愤”这一情感因素对于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如果你要选择“忧愤之死”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合适的人物是( )
A.邓世昌 B.林肯 C.拿破仑 D.屈原
答案:D
辨析:“忧愤之死”,从题中所列历史人物的生平来看,屈原最切合题意。故答案为D。
4:(09安徽文综卷,14)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园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答案:B
辨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个高峰期是在公元700年前后,当时正是盛唐时期,故B项符合。故答案为B。
5:(2009广东历史卷,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 B.甲骨卜辞 C.《楚辞》 D.《诗经》
答案:D
辨析:《老子》一书是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言论的著作;甲骨卜辞是商周时期统治这刻在龟甲兽骨上的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根据楚地方言创作的一种诗体,这些文献都不可能较多反映平民生活。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就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故答案为A。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1.郭沫若称赞唐代一文学家“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人是( )
A.韩愈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说明了唐代诗歌的繁荣。唐诗的繁荣对我们今天的文化事业的启示有( )
①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②注意兼收并蓄
③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④大胆创新,锐意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 ①② D.①③④
3.贵州黄平卷烟厂设计了集诗歌书画与一体的古代诗人烟标,下列各项与该烟标所体现的史实不相符的是( )
A.诗仙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
B.诗仙猛烈地抨击社会的黑暗现实,其诗歌热烈的追求光明和理想
C.杜甫赞扬诗仙“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D.郭沫若赞扬诗仙“世上疮痍,诗中圣者;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4.下列关于唐朝诗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岑参的诗体现了宁静平和的自然之趣
B.李白的诗体现了盛唐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C.安史之乱打破了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白居易的诗关心民间疾苦
5.下列关于散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宋代兴起于宫廷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②宋代兴起于民间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③便于抒情和叙事
④庄谐杂出,可雅可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郭沫若先生为山东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一历史名人是 )
A.苏东坡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7.唐代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你觉得这位诗人应该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8.在表现手法和风格上与李白的诗相近的明清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红楼梦》 D.《水浒传》
9.下列宋朝著名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是( )
①李清照 ②苏轼 ③柳永 ④辛弃疾
10.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三打祝家庄 图二:黛玉葬花 图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图四:大闹天宫
请回答问题:
(1)指出插图这种艺术形式出现的时间及原因。
(2)上述四幅图片出自四大古典名著,试判断它们分别出自哪部小说。
(3)明清小说蓬勃发展,试分析其原因。
7.A.材料提供的信息为唐代诗人,诗风有“大胆夸张与奇特想象”。由此判断是有“诗仙”之称的李白。故答案为A。
8.B.本题考查对文学风格的理解。解题关键是对李白的诗歌以及明清时期小说的创作手法风格的了解,李白的诗歌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西游记》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描述了孙悟空的形象,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和风格上相近。故答案为B。
9.D.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故答案为D。
10.解析:第(1)问较简单,由于图片出自四大名著中,而四大名著又成书于明清时期,因而插图出现的时间也就明显了;配有插图是为了图文并茂,据此分析原因。第(2)难度较小;第(3)问要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等状况分析原因。
答案:(1)时间:明清时期。
原因:适应小说、剧本发展的需要;绘画艺术的发展。
(2)图一、二、三、四分别出自《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总结:高二历史教案: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小编的整理可以帮助到大家,祝大家在威廉希尔app 学习愉快。
小编推荐:
标签:高二历史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