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教案:《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编辑:

2016-08-10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汉、唐、宋、元时代地图,让学生根据教材知识进行作答教师的提问。什么时代的?为什么是这样?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弊端?弊端是如何解决的?然后对比《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和《北宋文官出行图》思考唐宋政治上的差异。那么,中央集权就是否是有利国家发展呢?用武将的语言来看: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匈奴未灭,以何为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西汉初期的中央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汉承秦制”。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实行皇帝制度,维护皇权,这一做法也为后来各王朝所沿用;二是在中央设立三公,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军事。到汉武帝时,“中朝”成为西汉重要的中央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日益重要,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的权力被削弱,演化为执行机构。

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既然汉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相对于秦朝有很大变化,那么隋唐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示意图,想一想它相对于汉朝的中央政治制度有什么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是怎样逐步完成的?隋唐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个部门分工明确,其中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掌政令的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尚书省下面设立六部,分别主管六个方面的事务。

唐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最大变化是唐朝中央机构中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主管都在行使宰相职权。这样,唐朝中央机构就有三个宰相。魏晋南北朝时除了尚书省以外,又相继设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正式形成。隋朝时期,进一步确立尚书省、内史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使之成为中央政府最重要的权力机关。唐朝时三省六部制更加完善,为唐朝政令的畅通起了重要作用。

隋唐三省六部制的重要特点:相权一分为三,宰相的权力被大大削弱;三省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最终扩大了皇权,保证了封建君主专制中心地位。值得同学们关注的是,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以后历朝所沿用。

思维延伸:隋唐的三省分权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相比,有何本质区别?(透过现象看本质)

中国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3.宋朝二府三司

宋太祖认为影响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的重要因素就是相权,因为北宋刚建立时,沿用唐朝三省六部制,由宰相掌管全国的行政、军事和财政大权。宋太祖后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使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他的具体措施是让中书门下行使宰相的行政权,后来又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还把原来由宰相把持的军权和财政权分别交给枢密院的枢密使和三司使掌管。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进一步削弱宰相的权力,使皇帝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但事情有利也有弊,北宋由于把宰相权力分割了,使得中央权力过于分散,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密切,制定政策不切合实际,这是造成后来北宋贫弱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中央权力过于分散的情况,在元朝建立后有所改变。

《学思之窗》告诉我们历史不是直线发展变化的,皇权同样受到一定的制约。在历史上不仅仅是相权,还有儒家思想、士大夫、皇帝的“故事”(祖宗之法)

4.元中央制度

元朝以中书省行使宰相权力,统领六部掌管行政权,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同时设宣政院管理宗教和西藏地区的事务。

设问:元朝和历史上的哪些朝代相似?相似之处有哪些?元朝在中央实行了哪些政治制度?

和秦隋两个朝代相似。秦、隋、元三朝相似之处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实现统一,都开创了重要的新制度,且为后世沿用。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列举汉、魏晋南北朝、唐朝选官制度的变化。了解各种选官制度的依据标准、产生的影响。(1)标准:由门第到才学,趋向公开公平。(2)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3)方式:由举荐到考试,趋向严密、科学。

课堂总结:君主专制给中国带来了黑暗,但是同样这是中国综合因素的选择的结果。那么,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也应当说,是世界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智慧。

教学策略:尽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教师的主导在于学习方法和思维的点拨,学生在于积极投入学习中。穿插地图和利用教材的图片使教学生动起来,利用历史纵横和学思之窗的故事使教学丰富起来。如果时间不够,着重第一、二目。引导思维则留在下节课。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教案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人教版高一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教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人教版高一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教案:《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