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二地理教案

高二选修1地理第三单元教案:文化景观与环境

编辑:

2015-11-08

〈生〉:减弱。

〈师〉:人为因素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影响能力。总之,对于文化而言,有些文化事物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例如龙门石窟佛像造型;城市街头雕塑;经济、政治制度等等。有些文化事物受自然环境影响比较明显,比如西双版纳傣家竹楼〖46页〗图3.3,人们以当地盛产的竹子作为建筑材料,并采用“高脚”式的建筑形式,这反映了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大不大?

〈生〉:大。

〈师〉:类似的还有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

〈师〉:课余时间,如果同学们有兴趣,可以去收集一下不同地区的文化景观或文化现象,从建筑风格、服饰文化、饮食、语言、音乐、信仰、民风民俗等各个方面,了解他们各自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哪些区别和联系,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又存在着怎样的关联性,了解一下不同的民族风情。

⑵文化景观的指示意义(板书)

〈师〉:我们说,文化景观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区域性。同学们看〖52页〗课文中图3.14“中国虫神庙与明代北方蝗灾频率分布”,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留存下来的虫神庙就是一种可以反映当时自然环境的文化景观。从图中我们分析虫神庙的分布范围,就可以大致了解当时蝗灾多发地区的分布情况,还可以借助人们掌握的蝗虫繁殖、生活所需环境的知识,推出当时的自然环境状况,同时还可以推知当时社会中人们在各种自然灾害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信仰。

〈师〉:其实,文化景观的诞生与其当时、当地的地理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应该说,文化景观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我们通过对它的观察和研究,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当时、当地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手段等内容,这里我们将这几例作一简单比较。(如右表):

〈师〉:总之,可以指示自然环境的文化景观有很多。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有比较好指示性。我们认为,文化景观的产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因此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指示作用也是有限的。例如,龙王庙与水旱灾害的关系,龙王庙的多少不仅要看当地水旱灾害的情况,还要看当地人对龙王的“崇拜”程度,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

龙王庙较多的原因也许是受当地信仰、经济、文化等状况的影响,不能说一定是水旱灾频发地区。而虫神庙较少的地区也不一定是蝗灾不发生的地方。这说明,龙王庙和虫神庙的指示作用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是不是?

〈生〉:是。

〈师〉:上面我们学习了文化景观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限制,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越来越小,而人文因素在逐步增强,结果文化景观影响到了自然环境。下面我们学习第3部分内容:

⑶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改变(板书)

〈师〉:文化作为人类的创造物,虽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它也同样会影响自然环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作为创造文化的人,对于自然环境有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力。文化景观,尤其是物质文化景观,正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的最好体现。

〈师〉: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改变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从人类的发展来看,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都会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能力,而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往往大于正面影响。文化景观顺应了自然发展的规律,将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影响;违背了自然规律则产生不利的影响。同学们看〖52页〗(图3.15),都江堰就是一个顺应了自然规律,并且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例子。

长江上游的岷江流经崇山峻岭后,在四川灌县一带进入平坦的成都平原,过去这里经常发生水旱灾害。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在这里修建了都江堰,这项水利工程既可防洪又可灌溉,成都平原至今仍恩惠,同时也不存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当然,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古代的京杭大运河、灵渠、赵州桥,当代的三峡工程等。但是也出现过许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件: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对中西部的开发造成了严重破坏;现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与以前毁林开荒、破坏植被等不无关系。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是第一位的,但是,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补充材料一:绿洲及绿洲农业

我们知道,沙漠地区,植被非常稀疏,不仅农业难以进行,就是放牧亦相当困难,使沙漠地区成了“非农”地带。但是,如果有了水,情况则不一样,可能会形成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农田与果园。

我国新疆,高山上的冰雪在夏季气温升高时融化,汇集到山麓地区形成河流,对两岸农业发展极为有利,形成沙漠中的绿洲。绿洲的地势平缓、土层较厚,河水与地下水源丰富,利用地势的自然倾斜,可以发展自流灌溉。有的地方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水资源,防止蒸发和渗漏,沿山坡修建了地下的水道,称为“坎儿井”。吐鲁番盆地就是“坎儿井”的典型地区,那里也是我国著名的哈密瓜与葡萄干的产地。

绿洲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工、农业基地,新疆和河西走廊的许多古城名镇大部分都位于绿洲上。在塔里木盆地,大大小小的绿洲有100多个,都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砾石带和沙漠交界处的河流两侧。

在西亚和北非的沙漠地区,绿洲多出现在山丘低地,那里地势低,地下水位高,甚至有泉水出现,其绿洲周围出现大片椰枣林,树干高、枝叶繁茂,形成独特的景观。

〈师〉:前面我们主要学习了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除此之外,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我们再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二、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板书)

〈师〉: 文化景观作为人类的创造物,也是人文社会环境的一面镜子。通过观察文化景观,人们既可以了解一地的物质文化环境,也可以了解一地的精神文化环境。

〈师〉: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水平,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说,公共汽车站牌是反映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状况的文化景观。公共交通站牌分布的疏密,在一定程度上也了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在人口稠密、商业繁华的地带,公交站牌的密度一般较高。从公交站牌数量的变化,就可以看到城市化的进程。例如,改革开放以前,在首都北京的东西长安街上只有一条公共汽车线路的站牌,如今已经发展到了十几路公共汽车的站牌。这就说明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有没有发展?

〈生〉:有发展。

〈师〉: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实行双语地名,即用汉文和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字标注地名。

一个人从内蒙古西部乘火车到东北旅游,从沿途地名文字的变化,可以判断出是否离开了内蒙古自治区。在这个例子中,地名景观既反映了语言文化的区域差异,也反映出民族自治制度的地区差异。

补充材料二:地名标准化(摘自《光明日报》2003.12.27)

1967年第一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做出决定:地名的国际标准化采用单一罗马拼写法,即一个地名只有一种罗马字母的拼写形式。1977年,第三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定中指出,“注意到《汉语拼音方案》在语言学上是完善的,用于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法是最合适的”“建议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法的国际标准”。1979年,美国、英国地名委员会都作出了采用汉语拼音的决定,英、美、德、法、意、西等欧美国家的地图上都采用了汉语拼音。1979年1月1日起,我国对外文件、书刊一律采用汉语拼音拼写地名。

1986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以国家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统一规范。1996年6月,民政部发布《地名管理条例设施细则》第十九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使用罗马字母拼写中国地名的统一规范。它不仅适用于汉语和国内其他少数民族语,同时也适用于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世界语等罗马字母书写的各种语文。

1996年颁发了《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其中明确规定“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

〈师〉:同学们看课文中〖54页〗图3.17“宁夏两种不同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它们也体现了这一地区的社会环境,我们知道,清真寺是典型的伊斯兰教风格的建筑,但A图是融入了汉文化建筑特点的清真寺,它既反映了回族人民的宗教文化特点,也反映了回汉民族间文化交融的特点。

再如,我国故宫的建筑与布局,不但反映了当时皇权的至高无上,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成就与辉煌。桥梁是重要的道路工程,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我国有悠久的建桥历史,位于河北的赵州桥,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赵州桥为单孔石拱桥,石拱跨度大,石拱两端各建两小拱,同学们想一想,这两个小孔起什么作用?

〈生〉:既减轻大拱及地脚的载重,又起泄洪作用。

〈师〉:广西三江程阳风雨桥是侗族传统建筑技艺的杰出代表,该桥为长廊式木桥,桥上建亭,形制特殊,可避风雨,也是人们贸易聚会的场所,富有民族特色。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文化体系的成就。

此外,还有一些文化景观成为地方形象或标志性景观,如北京的天坛、广州的五羊雕塑、唐山的抗震纪念碑、广东汕头的回归线标志等。它们在加强地方文化,认同、宣传地方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师〉:我们说,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和谐统一的。两者融为一体,这是中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特色之一。自然风景区中的人文景观如寺、庙、塔等的布局、设计,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与自然相协调,下面我们再举两例进行对比说明。

 

一、以寺庙、塔为例说明自然风景区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人文景观

寺庙

自然风景区

山西五台山

云南大理的湖光山色的低山丘陵地区

自然景观

山麓、山谷、山间小盆地的茂林

小山冈的脊线或山麓湖滨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深山藏古寺(自然) ,佛教超脱红尘的思想(人文)

地貌平缓(自然)

塔的挺立形象(人文)

二、以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为例,说明园林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比较项目

北方园林

江南园林

园林建筑特点(人文景观)

规模

规模宏大

规模较小,布局精巧

色彩

浓重,红黄为主色调

素淡,黑白为主色调

园主的追求

显示皇权的尊荣富贵

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

园林的共同特点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体现和谐美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高二选修1地理第三单元教案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地理高二选修1第二单元教案:城市地域结构与规划

高中二年级地理选修1第一单元教案:中国人口迁移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