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一地理教案

高一年级地理教案: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编辑:sx_wuqb

2013-12-09

好多老师又要忙着为同学们写教案、备课。教案的制作需要清晰地思路,条理的章程,威廉希尔app 编辑了高一年级地理教案: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欢迎老师们参考借鉴!

说课

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就开始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大,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由弱变强,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全球。与此同时,人类为解决各种环境问题的人地关系思想也在不断进步与深化。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历程及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进程,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在教学方法上,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时,应多找一些身边的事例或典型的案例。必要时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关于环境问题的科普著作。

教学重点

1.人地关系思想产生、发展的渐进过程。?

2.现代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类型的内涵、产生条件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从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得出人地关系的正确选择——可持续发展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过程。

2.掌握现代人地关系的发展进程。

3.了解现代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初步认识其演变的条件、原因,学会分析不同人地关系思想指导下人类活动产生的后果。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深入讨论,对比归纳。

2.认真阅读教材图及补充资料,归纳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掌握归纳法的运用。

3.查阅资料,了解不同人地关系思想的代表人物及论著,通过媒体(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书籍等)获得关于人地关系的新观点、新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第一节我们学习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明确了环境问题是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针对由人类引发的环境问题,人类自身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待,又是如何对待的呢?也就是说人地关系思想是如何随时间的推移、生产力的发展而演变的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共同探讨的内容。

板 书: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推进新课

师 我们首先探讨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历程。

板 书: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师 阅读教材P94~P95,自主学习,按表格中①~④四个阶段,填写表格内容,回答:对应的人地关系思想内容是什么?是如何不断进步与演化的?

古代的四个阶段 相应的人地关系思想

①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 A

②农业革命以后 B

③人类驾驭自然能力的提高 C

④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

生 (归纳回答)A.肤浅,被动适应环境

B.地理环境决定论

C.人定胜天

D.天人相关论,因地制宜

师 阅读下列图表,进而巩固提高,从工业文明时期就进入我们要探讨的第二个大问题——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课件展示:?

图表:

时期 时间 阶段特点 人口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采集渔猎时期 距今300万年

公元前8 000年 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约0.1亿人 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生理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地理环境

农业文明时期 ↓公元18世纪初 约6亿人 人类中心论: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的对象,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造成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制约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工业文明时期 ↓公元20世纪60年代末 约30亿人

新技术革命时期 ↓ 公元2001年61.3亿人 人类中心论: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的对象,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造成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制约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板 书:

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师 阅读教材P96~P97,自主学习,探究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产业革命后,人地关系紧张的原因是什么?

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类型依时间顺序主要有哪些?

3.地理环境决定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产生条件、后果各是什么?

结合问题阅读教材,讨论回答。

师 (针对学生回答情况,激励性评价并总结精讲)

1.产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机器和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使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程度。工业社会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使环境问题日趋尖锐,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愈演愈烈。

板 书:

背景、主要理论

2.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论

3.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认为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性质。拉采尔的观点有其正确的一面,但后来被其他人利用,片面地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并发展成为近代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板 书:

可持续发展是必然选择

20世纪80年代,又出现了一种更新、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论——可持续发展论。可持续发展论是人类社会对人地关系认识深化的体现。可持续发展论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是从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意义上来阐述人地关系。??

课堂小结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是一个渐进过程。在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方式、范围和强度等方面是不同的,进而产生相应的人地关系思想类型,这些思想又指导人类对环境的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的必然选择。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的课题题目:人地思想关系的演变过程

活动与探究的内容: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2.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时期,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方式、范围和强度上有什么不同?

活动与探究的过程、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4组,各组从有关媒体中收集古今中外人类对地理环境认识的各种说法、观念或典型事例,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

活动与探究的结果:将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结果在全班进行讨论交流。

●追踪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开始出现于( )

A.采猎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现代文明的信息社会

答案:B

2.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的阶段是( )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协调

答案:C

3.“竭泽而渔,虽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句话启示我们( )

A.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B.要保护生态平衡

C.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D.要考虑区域差异

答案:C

4.我国战国时期的孟轲,在《孟子•公孙丑》中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体现了人地关系何种思想(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定胜天论

C.可持续发展论 D.天人相关论

答案:B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 )

A.地球上所有纬度都适合人类居住 B.热带最适合人类居住

C.温带最适合人类居住 D.寒带最适合人类居住

答案:C

6.著名地理学家F•拉采尔是( )

A.法国人 B.德国人

C.英国人 D.美国人

答案:B

二、综合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长水草的沼泽),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管子》

材料二: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林木山及壅堤水。不夏月(注:七月前),毋……毒鱼鳖,置井罔(网),到七月而纵之。……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

——湖北云梦出土秦简《田律》

材料三: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道路),弛山泽之禁……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四:初,(东汉)平帝时,河、汴决坏,未及得修……而浚仪令乐俊上言:“昔元光(光武帝年号)之间,人庶炽盛,缘堤垦殖,而瓠子(地名)河决,尚二十余年,不即拥塞。”

——《后汉书•王莽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管仲提出了什么主张?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

(2)材料二有何具体规定?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说明造成黄河水患的原因。

(4)以上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阐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和一些实际行动。从周代开始,人们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已开始有意识地保护自然界的生物资源,反对过度利用或肆意破坏它们。西周时期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今者,死无赦。”这是我国古代较早的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法令,而且极为严厉。西周政府把对人口居住环境的考察和保护列入了西周的朝政范围,《周礼•地官》规定大司徒的职责是,除掌管天下舆图与户籍外,还要“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就是说大司徒的工作职责包括,考察动植物的生态状况,分析其同当地居民的关系,并对山林川泽和鸟兽等动物加以保护,使之正常繁衍,保持良好状态,最终使人们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

管仲在齐国为相,他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山林川泽的管理及生物资源的保护,形成了一整套保护思想。他认为,山林川泽是“天财之所出”,是自然财富的产地。政府应当把山林川泽管起来。“为人君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就是说,不能很好地保护山林川泽的人,不配当国家的领导人。管仲在总结前代帝王处置山林川泽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并实行了保护生物资源的政策。他主张采用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建立管理山林川泽的机构。他认为,保护生物资源,并不是把山林川泽封禁起来,不让人们利用,而是按照规定的季节开放,有计划地利用。他说:“春政不禁则百长不生,夏政不禁则五谷不成”,体现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使之正常增殖的思想认识。他把对生物资源的保护同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结合起来,成为富国强兵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采取的许多措施都是保障农业生产发展的。

材料二中的秦国以法律规定,实施了材料一的思想。

(2)秦王朝重视利用法律手段保护树木、水道、植被、鸟兽虫鱼等自然资源,促进生态平衡发展。《田律》可以说是我国较早的环境保护法令之一,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规定:在一定的季节内不得砍伐树木、堵塞河堤、捕捉动物(直译:不得毒鱼鳖、设井网、捕野兽;百姓家犬入禁猎区追捕野兽就捕杀)。

(3)因发展经济而放松对山林河泽的保护;人口增加,导致过度垦殖;水利失修。

(4)我国自古就十分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并以法律的形式列入治国方针,但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等原因,没有很好地坚持,制度和观念只有内化成民众需要,才能切实保护环境我们必须重视吸取教训。

高一年级地理教案: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就到这里结束了,同学和老师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希望能有所启发,对大家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