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政治学习 > 学习方法

学好高二政治的秘籍:高中政治阅读方法

编辑:lvzw

2012-12-07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学好高二政治的秘籍:高中政治阅读方法”,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的根本,是高考题目答案的依据。“学生的智力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课本阅读能力,不仅对学生当前成绩的进步有利,对学生的高考有利,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也很有利。学生应该充分使用好政治课本这个“本本”,在政治课的过程中,培养自己阅读政治课本的能力,学会阅读、理解政治课本知识的策略和方法。

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很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象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正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二课第一节第一框中的重点名词“联系”(“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

(1)主干成分:“联系是关系”。简单地说,联系就是关系。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把握“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要义。

(2)第一修饰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联系。也就是说,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关系”都是“联系”,只有那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才是“联系”。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3)第二修饰词:“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这表明两层意思:联系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因而,“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外部,因而联系具有“普遍性”。这样,我们也就能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了“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外延。

2、区分易混词――正确地理解知识点: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正确地把握。

【1990年全国高考题】例如,我国解决民族题目的基本政策是:

A.团结―批评―团结B.大小民族一律同等 C.各民族共同繁荣D.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但是,据当年的统计,仍然有28.2%的学生做错。其做错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分清楚“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和“原则”(民族同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决定”与“影响”、“根据”与“条件”、“主要”与“全部”、“原则”与“政策”等,就属于易混词。课本在知识叙述上,常使用这些词把知识点正确地加以界定。在中,我们应该时常留意课本上的这些易混词,区分易混词、正确地把握知识点。

3、捉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实在就对应着我们高中三个年级的政治课本中的政治名词概念。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我们可以在课本上做好旁批,正确地理解知识点。

例如:“2001年12月10,中国正式成为了WTO的成员。回顾过往,15年艰难谈判中最大的困难是中美谈判。中国需要WTO,WTO也需要中国。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中国事发展中国家,只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进WTO,从而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令人满足的双赢结局。加进WTO,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利也有弊,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利大于弊。”

“请问,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对于上述题目,运用“咬文嚼字”的办法,把材料中的词句转换成“政治术语”,就能比较好地作答。材料中,①“成为了”→“发展”→发展的观点;②“艰难”→“曲折”→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观点;③“最”→“主要”→抓主要矛盾的观点;④“也”→“联系”→联系的观点;“只能”→“特殊”→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⑤“双赢”→“共存”→对立同一的观点。⑥“利、弊”→“一分为二”→全面看题目的观点;⑦“利大于弊”→两点之中有重点的观点。

4、留意对应词――学得灵活:“主要”对应“次要”、“现象”对应“本质”、“物质”对应“意识”、“主观”对应“客观”、“正确”对应“错误”……我们首先就应该充分留意教材在表述中的对应词,在课本上做好批注。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第二课写到:“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市场调节实现的”。由于“主要”对应“次要”,所以,课本上那句话的言下之意是,市场调剂不是资源配置的唯一实现方式。那么,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另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实现方式呢?――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样,就初步地、灵活地把握了市场调剂和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

5、重读关键词――捉住知识重点: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课文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最、首要、条件、基础、基本、关键、核心、主要、主导、实质、本质、根本、根源、标志、目标、目的、原则、源泉、决定、第一,等等,就属于“关键词”。

教材中的关键词是很多的,它们在课文中起到一语道破的重要作用。在中,我们可以采用在课本上对关键词划上点、线、圈、勾等着重号,或用彩色把关键词加以突出。

6、寻找反义词――正确理解知识点: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学会从对立面往观察事物,能使我们对事物的熟悉更加正确。专家在编写教材时,为了对概念、观点、原理等进行正确的表达,一般都是使用一些精确的词语。我们在阅读时,应该使用反义词的方法,正确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观点和原理,进而培养辩证思维。

例如,“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这是一句黑体字,是重点知识,是一个重要观点。在这句话中,是“一种”,不是“唯一”。优化配置资源的有效形式,除了“市场调节”外,那还有“宏观调控”。是“有效”,不是“无效”,是“优化”,不是“劣化”。通过这样的分析,对“资源配置”就有了一个全面的映象、对“市场调节”就有了一个正确的理解。

7、重视“引言”――留意前后两课之间的联系:现行政治课教材,每一课都有一个引言。这个引言,既概括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也言简意赅地点拨了该课与前一个课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引言,能帮助我们在宏观上把握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上册第四课的引言。这个引言的第一和第二句话是:“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各个行业分属于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产业构成国民经济的整体。”引言的这两句话,言简意赅地讲了三层意思: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细胞;二,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三大产业;三,第三课(企业)和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之间的联系――各个行业分属于不同的产业。因此,我们不要忽视每一课的引言。

8、板书标题――使学习“纲举目张”: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捉住标题,就统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单元)有课(单元)的标题,节有节的标题,框有框的标题。捉住各种标题,就把握了课本内容最主要的东西。把各种标题“串”起来,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因此,在中,不能忽视各种标题,最好用彩色把各种标题加以突出。在、温习时,把各种标题“串”起来,既能对知识起统领作用,又能把知识梳理清楚,还能练习思维和叙述的条理性。

9、区别字体――吃透知识点:现行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体例上,有三种字体:黑体字、宋体字和小字。黑体字是重点。宋体字是黑体字的延伸,它与黑体字一起构成了课本的正文。小字是对重点和正文的补充说明,它与旁边的名言警句、语录、谚语等一起对重点知识起辅助作用。阅读时,我们既要区别不同字体的字的作用,又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样,既能熟悉教材,又能激活思维,从而把知识点吃透。

10、层层追问――发散思维:一般地,政治课本上的每句话,都有它的来龙往脉。我们阅读政治课本时,必须把每句话同前后句、前后段、前后节、前后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具体方法是:围绕确立的中心(段意、框标题、节标题、课标题或其他),不断地对自己提出相应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类题目。这样,一句话就就诞生几句话,一段就扩展成几段。这样,前后知识的联系也就越紧密清楚了,思维也就得到了发散。

有时,应尽可能地从旧知识推出新知识。在旧课的温习时,应探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不仅符合人对事物的熟悉规律,而且能建立起知识网络,便于对知识的记忆。

以上就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提供的“学好高二政治的秘籍:高中政治阅读方法”希望能对考生产生帮助,更多资料请咨询威廉希尔app 中考频道。

标签:学习方法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