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2-09-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生产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即生产者供给的数量取决于他能否获得最大的利润。除此之外,决定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因素还有以下几项。
(1)所供给商品的价格。一般来说,价格上涨,生产者就愿意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供给;反之,价格下降,生产者则会减少供给数量。
(2)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的费用直接构成生产成本。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生产成本上升,利润就会减少,供给数量也会减少;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成本降低,利润增加,供给量则会增多。
(3)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化。一是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与生产者所供给商品具有替代性或互补性关系的商品,如果价格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到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化。二是改变生产要素的用途所引起的商品供给量的变化。如果其他商品的价格盈利性更高,而转产又比较便利,生产者就可能转产,从而会造成原先所生产商品供给量的减少和新生产商品供给量的增加。
(4)生产的技术水平。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技术的提高,可以降低成本,增加盈利,从而使生产者提供更多的供给。
(5)生产者的预期。生产者对未来经济持乐观态度时,他就会增加商品的供给量;如果持悲观态度时,他就会减少商品的供给量。
在这里,价格与预期主要影响供给的欲望,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技术水平主要影响供给能力。一般来说,影响供给的因素比影响需求的因素更为复杂。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市场上,供给要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供给曲线
“供给定理”。正常的商品供给曲线,是一条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的曲线。它反映了一般商品的供给规律。
4.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讲清楚几组概念
(1)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分。个别劳动生产率是指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的生产效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某部门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分别引起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2)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是指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各自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由于每个人的条件不同,其个别劳动时间也就不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想对应,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可以按照教材所讲到的三点去理解。
(3)价值量与价值总量。商品的价值量即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只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对于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来说,价值量只能有一个。价值量通常是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是指某部门或某一商品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价值量的总和。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理解把握几对关系
(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包含在某种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反之,则越大。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除非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最终引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才会引起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3)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社会劳动生产率无论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加,由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会引起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商品的数量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乘积增大。所以结论是: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4)商品使用价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使用价值的数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都成正比。
以上关系参见图(略)
明确两个意义
(1)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它就比其他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最终引起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2)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意义。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多,社会财富增加,可以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5.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首先,要讲清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通过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反映出来的,即价格变动影响人们的需求。一般来说,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但是由于商品对人们的需要程度不一样,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的幅度是很不相同的,或者说,价格变化所引起的反映程度是很不相同的。
其次,讲清生活中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还与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有关。
当你出门旅游时,飞机的票价已经打折接近到火车的票价,你肯定会乘坐飞机。这说明,在替代商品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必定会引起另一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必定会引起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
在互补商品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不仅使这种商品需求量上升,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反之,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这种商品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
6.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消费),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环节。
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教材重点讲了两点,一是居民收入,二是消费品价格。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列举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水平和结构、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社会及单位福利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有一个比较具体而全面的了解。
第一,收入与消费的一般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理解这一规律,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强调“其他条件不变”。这种理论假设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二是说明“可支配收入”的含义。人们的收入并不都是人们直接可以支配的,而是要扣除个人所得税和非税支付之后,才能归个人自由支配。以我国城镇职工为例,在取得合法收入之后,除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外,还要扣除“三险”及住房公积金等,余下的收入才可用于生活消费,也就是可支配收入。只有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才会影响消费的变化。
第二,居民消费与过去和未来收入水平的关系。前一个问题主要着眼于“当前”,第二个问题则着眼于“过程”,做“纵向”的考察。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不仅影响到当前的钱货两清的消费方式,而且对信贷消费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影响消费的第二个主要因素是消费品价格。消费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可以突出三点。
其一,消费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消费品价格上涨,会引起人们购买力下降,因而消费需求会减少;反之,则购买力提高,消费需求相应增加。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稳定物价是政府进行经济管理、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其二,不同消费品的价格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不同。一般来说,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大米、面粉、食盐这样的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人们对它们的消费,不会因为价格的下降,而在消费量上有多大的增加;也不会因为价格的上涨,而有多少减少。价格对这类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
对于化装品、饰品等奢侈品来说,这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对消费量的影响比较明显。价格上涨人们会减少其消费量,反之,则会增加消费量。
理解了这一规律,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国家特别关注农产品,尤其是粮食、蔬菜的市场价格变化。因为绝大部分农产品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这部分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因其消费量不会相应减少,所以会导致消费支出增加,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明显的影响,从而社会反响也会比较强烈,严重的则会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其三,各种商品比价的变动与消费的关系。
一些消费品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当其中一种消费品价格上涨,而另一种价格不变或上涨幅度较小时,人们会根据不同商品的比价作出选择。
一些消费品具有互补性。例如录音机与磁带、汽车与汽油等消费品,这种消费品只有相互结合才能实现其特定功能。那么,其中一种消费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到对另一种消费品的消费。汽油价格的上涨会减少汽车的需求量。了解了替代品和互补品之间的关系,就能够理解消费品的比价为什么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
7.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一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这一原则是要求人们的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对这一原则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这里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必须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做到适度消费。
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还应该提倡积极的、合理的消费。
一是不能过分抑制消费。我们提倡崇俭戒奢,并不是要人们做禁欲主义者。过分抑制消费,从个人角度看,其生活质量不能得到提高,会影响人的发展;从社会角度看,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如果过分抑制消费,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
二是要有一个合理的消费结构,也就是在安排生活消费时,要注意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坚持量入为出,就是提倡消费要做到合理适度。从个人消费层面看,所谓“适度”,就是要求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应与自身的收入(包括对未来收入的合理预期)大致持平,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谓“合理”,就是要求消费要合乎科学,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合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是“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的原则。
一是教材突出强调了在消费过程中注意避免盲目从众。盲目从众是消费中常见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也是对普通消费者影响最大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所以,在教学中需要重点说明。在说明这一内容时,要注意不同消费心理的相互影响,比如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往往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因此要注意不同消费心理之间的联系,在重点说明避免盲目从众心理影响时,适当分析其他消费心理对人们消费的影响,目的在于提倡理智消费,健康消费。
二是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情绪化消费与从众心理不同,它受到情绪的影响,作出不理智的消费选择。往往是心血来潮,一时头脑不冷静而购买,事后发现这种消费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需要。所以,人们在消费决策时,要注意保持冷静,避免激烈的情绪对消费选择的影响。三是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这是讲要有合理的消费结构,消费选择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是“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这一原则体现了新的发展观的要求。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这一内容的教学注意四点:一是绿色消费的含义;二是为什么提倡可持续消费;三是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四是绿色消费的具体体现和要求,即“5R”。“5R”的要求比较具体,具有操作性,有些是可以直接付诸实施的,易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第四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8.贷款消费
第一,什么是贷款消费。教材用“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来形容贷款消费的特点,并对贷款消费简单加以说明。贷款消费的特点,一是要把握贷款消费以信用为基础,消费者与贷款的金融机构形成借贷关系,按照约定按时还贷付息。二是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
第二,贷款消费与其他两种消费形式的区别。钱货两清的消费,其交易方式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换的结果是消费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都发生转移。租赁消费的交易方式,消费者只是得到某种消费品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但消费品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贷款消费的交易方式,其消费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没有完全转移。在消费者按照约定,按时还贷的前提下,消费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逐渐发生转移,直至还完贷款为止,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才彻底转移到消费者手中。
第三,贷款消费的作用(影响)。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讲。
一是从消费者个人的角度讲,主要是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二是从社会经济角度讲。这里又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一是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讲,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特别是经济发展进入买方市场之后,消费对经济的反作用更为凸显出来。
二是从我国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扩大消费需求应对经济紧缩,通过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在贷款消费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从消费者个人角度来考虑,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要转变传统消费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贷款消费。在中国传统消费观念中,提倡勤俭节约,更反对借款消费。提倡积蓄、攒钱来购买大件商品,形象地说就是“花昨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种消费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已经不能完全适合今天的社会生活需要。因此,人们要在消费观念上有所变化,接受贷款消费这种新的消费形式,“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在理智消费的指导下,通过贷款消费满足当前的消费需求,提高生活质量。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积极意义。
另一方面,选择贷款消费时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
在贷款消费时,要讲究信用,按时还贷,还要认真办好各项手续,以便在借贷双方发生纠纷时,有规范的手续文件,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9.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消费是消费者有意识地消费消费资料和劳务以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这一内容的教学有四点应该特别注意。
1.消费心理的含义。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活动时要考虑一些问题,如消费什么?消费多少?以什么方式消费?消费后自我感觉如何?等等。这些总是伴随着消费者有目的、有意识的复杂的心理思维活动,这种贯穿消费活动全过程的思维活动的总和,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心理。
2.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教材重点讲了心理因素对消费的影响,但并不是忽视或否认客观因素对消费的影响,人的消费心理的形成是客观因素(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和主观因素(个人性格、爱好、兴趣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因素对消费和消费心理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3,各种消费心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消费行为中的具体表现。不同的消费心理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常常是共同影响人的消费行为。只不过可能在某种消费行为中某一消费心理的作用更突出、表现得更鲜明罢了。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准确指出不同消费行为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消费心理,不同消费心理在消费行为中的具体表现。这是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经济现象进行具体分析。
标签:高中经济学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