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2-08-15
事实上听力不仅是指听的能力(即接受信息的能力),而且是指听者是否有能力捕捉其中的主要信息, 并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加工综合。听力理解不是单纯地语言信息解码过程,而是一种解码过程与意义再构建过程的结合。在这一过程中, 语言形式所起的作用往往只是触发听者运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对语言材料作出解释。因此听者的逻辑推理能力、背景知识和纯语言知识同样重要,我们应该提高听力理解的学习策略,包括有选择地集中注意力,根据上下文推断意义和运用背景知识辅助理解,比如运用文化方面的知识,对主题进行预先判断, 对说话人的意图做出合乎逻辑的推测、推理,等等。语言音素(linguistic factors)对听力理解可能带来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在以往的语言教学中,英语教育界对此讨论也颇多,但在听力实践中,听者有时即便听懂了材料的字面意思,也不能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或是材料中说话人的“言外之意”。这就会妨碍我们对材料的更进一步认识, 出现这一问题是由于听者的非语言能力(即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的缺乏而造成的。人类使用语言的目的是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语言依存于社会,是社会的产物。而文化的所指是“一些人们所必须知晓的内容,有了这些知识,人们方可以在某一个特定的社会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因此,文化是一个社会成员所必须具备的应付日常生活中各种任务(tasks)的知识,这里的日常任务不仅指“生存技能”、日常交际,而且应包括一整套支配人们行为规范的价值观念。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的全部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着该文化的一切内容。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特殊性,要掌握一门语言,不仅仅要学习那些约定俗成的符号,还要通过它逐步熟悉民族文化的全部内涵。要熟悉语言背后的文化特殊性, 培养对于本族文化与它民族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语言障碍(Language Barriers)的绝大多数,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跨文化障碍(Cross-cultural Barriers)所造成的。理解文化代码的困难来自于从另一视角看世界,而并非因为掌握该语言的词汇或语法代码上的障碍。例如,在“美国之音”的一则广播中,有这样一句话“The path to November isuphill all the way.”,此句中用词浅显简单,但如果听者缺乏对美国政体的一般常识的了解,不知道此句中的“November”一词指的是“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to be held in November”(即将在十一月举行的总统选举),就很难理解这一信息。打破这一障碍, 不仅对听者深入理解该民族的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语言学习者反省母语文化有着特殊的意义。我国的外语教学以前片面地受前苏联的影响, 过分强调“工具性”,把语言认为是交际中传递信息的工具。自从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在社会各个层面的不断深入,外语教学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言的“人文性”,即把语言认为是一种文化载体, 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学习一门语言,也就意味着学习它所构筑的一整套文化视野;掌握一门外语,就意味着一种新的对世界的看法。这一点正逐步得到外语教学界的认同。
近十几年来,外语教学的趋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学的目的从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转为更广意义上的文化理解和文化知识的提高。因为语用能力较语言能力而言有着更大的开放性:人类的交际行为的极端复杂性和人的丰富个性,我们并不能轻易地下结论某个交际情景中的一个形式就应该如此。但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了解,势必能培养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综上所述,在听力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培养不容忽视,但单从听力学科来说, 使学生拥有较高的对语用环境等因素的快速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更为准确地把握听力材料的深层含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我认为,听力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要使用尽可能多的媒体手段,利用尽可能多的声像材料,在课程的广度上多下工夫,让学生培养“在每分每秒,充分利用所接触到的目的语的点滴信息,有意识地丰富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能力。此外,“听力”课不能和“说”割裂开来,在学生对材料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 问题的内容最好涉及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因素的差异,由学生开展讨论,以使学生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差异,对原先的材料在更深刻的层面上理解。当然,直接与目的语文化成员接触也是最好的文化“习得”的手段之一。另外,还可以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短剧表演等。由于受到科研水平和自身条件的局限, 文化教学的系统化可能是有极大的难度的,但对教师来说,首先应先意识到这一工作对外语教学的重要性,立足于现有的材料,持之以恒地开展文化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标签:英语听力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