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2-11-20
理想也是我们勇于创新的动力。一个人立下了大志,并愿意为之而奋斗,那么就是历尽艰难险阻,也会在所不辞。记得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那么他的才能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是啊,立志当存高远,我们青少年,精力充沛,正是努力学习的黄金时代。我们是实现四化的后备军。我们青少年是时代的开拓者,我们应当勇于打破世俗的旧观念,抖擞精神,不畏急流加险滩。然而有些人处在我们这个炽热,火红的时代,却胸无大志,碌碌无为,实在令人感到奇怪。青少年时期是宝贵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青少年时期尤为宝贵。我们的祖国面临着改革,面临着图强,面临着兴盛。所以在我们这样的年岁,每一分钟都不能浪费,我们唯一的职责,唯一的权力,就是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去做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我们大家都是龙的传人,我们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创造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前进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我们的意志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同学们,让我们以自己的智慧使我们的祖国绕过弯道,飞步赶上人类历史上的“第三个浪潮”!
解析:本文从与“电子时代”不相称的落后现象入手,提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肩负着怎样的责任,应当具有怎样的理想?”的问题,发人深思,使人警醒。第二部分采用对比手法:旧时代,有志者饮恨终生;新时代,有志者取得优异成绩。第三部分从“理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理想也是我们勇于创新的动力”两个方面来说明理想的重要。最后提出号召。文章思路清晰,一气呵成,有一股以振兴中华,匡时济世为己任的浩然之气。
二、关于结尾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作文亦然,尾结得好,能给读者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启发读者深入地思考问题,从中得到教育。收尾要做到有利于揭示文章的主题,有利于文章的结构,要做到辞虽尽而意无穷,就像欣赏一首绝妙的乐章,一曲终了,余音仍在耳畔回荡缭绕。要坚持一个原则,即不拖泥带水无话找话,要干净利索。结尾的方法有:
1.首尾呼应,结尾点题。首尾呼应或结尾点题能给阅卷教师留下中心突出、结构完整的印象,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跑题的缺憾。
例文一
成功需要代价
一个小女孩去摘玫瑰花,被刺扎破了手指。她对妈妈说玫瑰园是一个坏地方,因为每一朵花下都有刺。
花儿是美丽的,但花下有刺。要想摘到它,就得冒手指被扎破出血的危险,于是就有人不摘,到头来“无花空摘枝”。但也有人不怕刺,摘到了花,享受到了成功的欢欣,尽管他的手指滴着血。
摘花如此,干事业何尝不如此?它需要艰辛的劳动和痛苦的代价。因为在通向成功的路上铺满了荆棘。有的人被重重困难唬住,面对成功望而却步。这种人一生只能平淡而过,庸庸碌碌。而另一种人,他们和那个小姑娘一样,为成功做出了努力,但也因被刺破手指终于没有成功。还有一种人,他们忍受着被刺的痛苦,在困难中艰苦地前进。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做了一次次的实验,从不害怕失败,最后,他鲜血淋漓地从炸得粉碎的实验室里跳出来,狂吼着“我成功了!”他终于摘到了那带刺的玫瑰。成功属于有志者!
当前的改革开放,也像摘带刺的玫瑰花一样。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验进入我们的国家,西方一些腐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像毒刺一样危害我们。我们不能像小姑娘那样,因为有刺就放弃采摘鲜花。我们应不怕困难,吸取先进的东西,抵制落后的东西,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奥斯特洛夫曾经说过:“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到岛屿与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我们只有迎击风险,驾驭风险,才能通过勇敢的驰骋为获取成功的果实而登上希望的绝顶。
那个被扎破了手而却步不前的小姑娘,总有一天会明白这个道理。
解析:这是一篇读后感,开篇引述材料分析寓意,亮出观点,然后类比联想,正反举例,联系现实。最后引用名言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紧凑连贯。
标签:学习方法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