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学习 > 文言文

德性基础和礼乐类型

编辑:sx_liuwy

2012-10-30

本文主要是为高中学生提供的“德性基础和礼乐类型”文学参考资料,对充实高中学生文学知识有一定的帮助,下面请看具体内容: 

德性基础和礼乐类型

华南理工大学哲学研究所张倩

现代新儒家唐君毅认为,“心性之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化具有“圆而神”(不偏执、注重整体、重视变通)之智慧的根据。他用“礼乐文化”概括中国文化的类型,认为以德性为基础的礼乐文化圆融自足,具有包容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德性基础和礼乐类型,分别从精神实质和文化类型上揭示中国文化的特质。

中国文化的德性基础

在唐君毅看来,中国哲学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源于孔子对周人敬天敬祖精神的自觉,而开启中国文化法天而行、继天道立人道的智慧。这种自觉肯认民族文化、重视保守其价值而发展的思路,从根本上不同于西方哲学在批判、怀疑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而求精神升进的理路。

唐君毅认为,天人之学与心性之学作为中国义理之学的两个基本方面,共同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德性基础。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观念表现为中国人道德伦理实践中的宗教性超越情感,而心性之学则是这种情感的理性根据。唐君毅论心性之学,依据孟子之“德性所根而涵性情之心”,以及朱熹之“虚灵不昧”之心而展开。他指出,孟子所论之心,“乃一涵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情,而为仁义礼智之德性所根之心。此为德性所根而涵性情之心,亦即为人知德行或德性之原,故又可名为德性心。”(《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9月版,第95页。)中国文化之天人合德境界、内在超越理路、实践特征和融摄精神,都是基于心性本源而具有的特质。这一特质规范着中国人的人生方向,决定了中国文化在德性基础上的发展模式。

唐君毅认为,先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朝代如何变迁,文化的传承和革新都必须追溯到先秦文化传统。他指出,孟子所言之性情心、德性心,并没有善与恶、习心(耳目闻见之心、习染之心)与本心(本然之心、良知之心)的区分。后世儒者对“性情心”的丰富和发展,即是沿着区别善与恶、习心与本心、人心与道心的理路进行。这也是心性之学不断完善、反省工夫逐渐凸显的过程,至宋明理学构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心统性情、心统万物的理论而成熟。他重点诠释朱熹“心为气之灵”的观点,认为朱熹除了宗孟子以外,还对墨子、庄子、荀子所论之心有所认识,以“虚明灵觉心”表现出来。唐君毅指出:“虚言其无所不超越,灵言其无所不贯通关联。虚灵而不昧,故一方能知异类者之各为异类,而分析的知之;一方能知异类者之关联处,而综摄的知之。……故分析与综摄,似操术不同,然分析之使异类者,不相纠结黏缚而生混乱,正所以为综摄之初阶,而使其真正之关联贯通之处,得以昭明者。”(《哲学概论》(上),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9月版,第220页。)唐君毅以心性论统合“气之灵”之说,有着由重视“气”到重视“灵”的转化,最终落实到“灵”来论述朱熹所论之心。从“灵”上见心具性理,而可以超越“气”。其中,从心之“虚”来解释心之摄物而获得知识,是荀子之统类心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心之“灵”来解释心之超越,则是在孟子论性情心之超越义的基础上,沿着汉儒以气言心之虚灵的义理线索,综合张载“大心”体物的思想,而提出的论断。这些论说,力图说明中国文化本身即兼有分析与综合的因素,心性之学圆满自足。

唐君毅对心性之学的阐释,重在把“心统理气”与“心统性情”打通,一方面借助“理一分殊”说明统一的道德原则与具体的行为原则,均为“心”所主宰,展示文化根源的清净、精微以及日常生活的广大、通达;另一方面也借助“已发未发”说明理性内具于心,表现于“气”(气为“流行的存在”、“存在的流行”,是“宇宙人生之存在的流行之特殊化原则”),均是虚灵不昧之“心”的寂静与感通。由于心能够统率理、气、性、情而成为一切文化活动的最终根据,故中国文化的德性基础是心性之学。

中国文化的礼乐类型

唐君毅比较中西文化差异,把中国文化类型概括为以德性为基础的礼乐文化,重在说明“中国文化之为道德艺术之精神所主宰”,缺乏主客对待意识,归于主客和融(《中西文化精神之比较》,载《人文精神之重建》,台北:学生书局,1989年2月版,第98—99页)。

从文化发生学来看,唐君毅认为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起源时已经决定。西方文化始于商业殖民,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较频繁,形成了西方文化的特殊精神:向上向外的超越精神、求知理性充分客观化的精神、尊重客体自由意志、学术文化分途发展;中国文化始于业农安土,人对自然、事物容易产生爱慕、欣赏的情谊,爱和平而重悠久,勤劳而朴实。这种生活经验孕育出中华民族把艺术性的和谐精神灌注到政治、伦理生活之中的智慧。他指出,原初的敬天敬祖的精神通过宗法制度而次第扩展为对一切人、物的敬,是中国礼教的发展。中国人在日常生活的礼尚往来中熏养其道德智慧,而较少对自然的惊奇和分析,迥异于西方重视形数关系、重视理智和概念体系的精神。

就礼乐文化而言,唐君毅通过观察儒家思想史,指出重气是重礼的理论前提,宇宙万物都由气构成,气是天人、物我、内外相沟通的中介,是礼成就“内外之合,己与物之相得,天性之见于形色之身,显为天下人所共见之际”的根据。在《东方人之礼乐的文化生活对世界人类之意义》一文中,唐君毅指出,所谓“礼乐的文化生活”,即是“人与人之日常的衣、食、住、行的生活,亦应该处处有艺术、文学、知识智慧、宗教道德行乎其中。”从日用常行中看到生命之灵气的流行,欣赏到日用事物之美,彰显其中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品位,增加人的责任意识以及人生的意味和享受,是唐君毅阐发礼乐文化的第一个要点。接着,他指出,东方人对文化生活的基本观念在于“宗教、道德、政治、文学、艺术等,只是人之整个的文化生活之不同方面,同以一整个的人之人性,为其本原。故一切文化上之创造与表现,其效用亦必须配合融和”。强调文化生活的整体性特征,并指出个人的文化生活需要与人类的文化生活相通相融,以此化解人的心灵困顿、提升人的生存境界。这既是对人心人性不断体验的结果,也是获得自然与社会自然感通的途径,是唐君毅阐发礼乐文化的第二个要点。其中,礼是礼乐文化的起点,由礼至乐是礼的发展。礼教重形式,礼主要体现的是道德精神,成就人与人精神生命活动的秩序、节制与条理;乐主要体现的是艺术精神,成就人与人精神生命活动的充实、和融与欢喜。要求人的日常生活与自然生命成为文化的,文化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生命之中,从礼乐所表现出来的性、情展示现实生活和文化理想的结合,是唐君毅思想之精义所在。

唐君毅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路径是“反本复始”,即“依一中心精神,由内向外不断推扩实现,而于和平中发展”,实现“使故者化为新,而新者通于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台北:正中书局,2000年10月版,第15页)的精神诉求。他申论心统理气和性情,认同向内反省的心性之学,坚守文化的根基,以求明体达用。

唐君毅强调“灵根自植”,主张在坚守中国文化的德性基础、保持中国文化的礼乐类型的前提下,发展客观精神,呈现传统文化内在超越理路中的“外向开拓”维度,按照中国文化固有的依据和路径来承传、发展中国文化,吸纳西方理智精神。这个设想架构宏大,思辨精巧,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情怀和时代意识。

相关推荐:

房县“流放文化”造就民歌传唱

古代书院如何实施德育

文学知识古籍之最

以上就是本网站给您推荐的“德性基础和礼乐类型”文学参考资料,如果想学习更多文学知识,请关注威廉希尔app 高中频道

标签:文言文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