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wy
2012-10-29
本文主要是为高中学生提供的“秦汉文学”文学参考资料,对充实高中学生文学知识有一定的帮助,下面请看具体内容:
秦汉文学第一节汉代作家的群体生成
汉初经济文化的发展。汉代官学和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的经典为主,事实上士人阅读范围要广泛得多,尤其是解读词赋已成风尚,解读《诗》及辞赋等文学典籍的时尚,对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起到催化作用,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辞赋作家。?
汉代录用人才采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使许多作家脱颖而出,为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创造了机遇并起到了推动作用。如汉初诸侯刘濞、刘武、刘安等以文才取士,聚集在他们周围的辞赋家们则以文会友,置酒高会,游赏唱和,汉初的作家群体首先在诸侯王那里生成。而西汉武、宣、成诸帝对文学的爱好,对文士的青睐和重视,形成了创作辞赋和献纳辞赋的风气,并成为传统延续至东汉。?
西汉的文化机构如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等的设立为稳定已经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鸿都门学的创立,标志着专门培养文学和艺术人才的学校诞生。?
最后,汉代时断时续的游宦风气,也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注入了活力。
第二节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汉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一、汉朝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疆域的扩展,使那个时代的作家充满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情怀。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的万事万物都要置于自己的观照之下,加以艺术的再现,使文学的表现对象、领域和范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
二、汉朝文人追求人生的不朽,希望能够青史留名。他们贵于名行,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可以忍辱负重,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正因为如此,汉代文学作品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扬高昂的格调。?
三、汉代文学在表现士人的进取精神时,把圣主贤臣的结合作为自己的理想。士人的命运与君主的权力,所处的时代形势密切相关,汉代文学对历史机遇和个人的关系作了形象精辟的论述。也就是说“遇”与“不遇”是汉代文学的一大主题。?
四、汉代文学在初期,以批判秦朝的暴政,总结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对历史进行高屋建瓴的反思为主要内容,贯穿着对历史的批判精神。从武帝时开始,转入了对本朝理论体系的构筑,与此相应文学转入对现实的关注,歌颂功德也就成为盛世文学的主要使命。从东汉开始,文学界的批判潮流再度涌动,批判精神日益强烈,也就是说汉代文学走过批判——赞颂——批判的螺旋上升的道路。?
五、从作家角度而言,汉代文人的地位经历了一个从独立到依附,再到独立的过程,与文学走过的道路相对应一致。?
六、两汉文学相较,西汉文学与楚地文学的渊源关系,使之从开始就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至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逐渐减弱,而理性精神日益增强,又回到了现实主义的轨道。?
七、汉代文学的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都呈现兴旺的景象,二者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汉代文学的发展。
第三节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汉代文学与经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交流是相互的,经学作用于文学,文学也影响经学,二者彼此渗透,双向互动,呈现出许多相似的特征。?
一、汉代文学铺张扬厉风气与经学的繁琐解读习尚相映成趣。?
二、汉代文学的摹拟风气和经学注重家法师法的习气互为表里,本质相同。?
三、汉代文学与经学都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
简言之,汉代经学对汉代文学思潮有很深的影响,两汉文学思潮很少超越经学的藩篱,文学思潮很大程度上是经学的延伸和具体化。?
第四节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一、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
1.赋的多源性及辞赋的分工与合流。汉赋借鉴楚辞、战国纵横家散文主客问答的形式,铺张恣肆的文风,又吸取先秦史传文学的叙事手法,并且往往将诗歌融入其中,使散文诗化,诗散文化,形成了一种文体多源性的综合性文学样式。它大体经历了骚赋、大赋、抒情小赋三个发展阶段。汉人对辞和赋的分工基本是明确的,新体赋主要用于正面赞颂讽谕,而辞类作品重在咏物抒情,且抒发的多是抑郁之情,格调和离骚相近。在发展过程中,辞类作品逐渐与新体赋合流,总称为辞赋。?
2.散文的发展。叙事散文,《史记》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汉书》承其体例,并且使之更加完善。《吴越春秋》则进一步强化史传作品的文学性,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东汉时期大量出现的碑文,是品核人物风气推动下走向成熟的新文体。《封禅仪记》可视为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游记。汉代政论文为先秦诸子散文的余绪。?
3.五言、七言诗在汉代得到了孕育和发展?
二、汉代文学的发展分期?
结合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汉代文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
①自从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
②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
③从元帝至东汉和帝,是两汉文学的中兴期。?
④从安帝到灵帝,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
相关推荐:
以上就是本网站给您推荐的“秦汉文学”文学参考资料,如果想学习更多文学知识,请关注威廉希尔app 高中频道
标签:文言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