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wy
2012-10-29
本文主要是为高中学生提供的“秦及西汉散文”文学参考资料,对充实高中学生文学知识有一定的帮助,下面请看具体内容:
秦及西汉散文
第一节《吕氏春秋》
一、成书过程及体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成书于秦统一中国之前,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有组织有计划集体编撰的大型学术著作,主编者吕不韦。
吕不韦生平事迹。《史记》本传、高诱《吕氏春秋序》有载。原系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秦庄襄王时,任丞相,封文信侯。太子政即位后,被尊为相国,号“亚父”。吕氏执政后期,重金招揽人才,组织编撰《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的创作动机。《吕氏春秋》是吕不韦依托秦国之势从文化思想上和诸侯争强的产物,其中也许还有吕不韦为秦统一天下而进行理论准备的用意。
《吕氏春秋》的思想内容。书出于众手,内容驳杂,《汉志》列为“杂家”。杂取各家学说,而又有所侧重。对各家学说进行了发展和改造,构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是《吕氏春秋》的重要创造,同时也预示了在秦汉大一统王朝即将出现之际,诸子百家思想也逐渐从分到合,朝着为封建大一统建构理论的方向发展。
二、《吕氏春秋》的文学成就
1.体系严密。
全书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大部分,每部分文章若干篇。十二纪:按春夏秋冬四季顺序编排内容,每一季又分孟、仲、季三纪,每月一纪,每纪五篇文章,共60篇(实为61篇,季冬纪附有《序意》一文)。论文内容与四季相配,各有侧重。春纪以论生为主,夏主乐、秋主兵、冬主死亡。纪体以12月为纲,分类论理,在生死乐兵的大范围内充实杂家多侧面的哲学意识与政治主张,反映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意识。这样组织材料,编排纲目,可见出作者力图为复杂繁芜的思想内容设计合宜的新构架的匠心。八览:八组专题论文。每览八文,共64篇。六论:六组专题论文,每组六人,共36篇。全书160篇文,17万3千多字。总体结构整齐划一,有纲有目,杂而不乱。又前篇与后文,多有意义上的关连。如十二纪之文,篇与篇之间,有的互为表里,有的后篇是前篇的续笔。《吕氏春秋》各篇在论法上也大体一致。一篇大抵分议论、故事两部分。有的故事,因它篇已见,于是只举事名,略去具体内容,并注明“解在乎××”的形式。避免重复。因为编者的统筹安排,全书成为一有机整体。其中体现的文章学观念,超出了先秦诸子。
2.用事说理生动。《吕氏春秋》继承先秦诸子用大量比喻故事帮助说理的传统,在作类比推理的同时,文章显出生动、趣味性。
3.寓言故事丰富多彩。《吕氏春秋》记录和保存了大量寓言故事与传说,每篇文章通常都有三四个完整的故事,有时多至六七个。全书载录的完整故事有三百则左右。对于寓言的创作和运用上也有特色。往往先提出论点,然后引述一至几个寓言来进行论证。该书寓言有不少已成为脍炙人口、口耳相传的故事。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钟(铃)》等等。寓言故事主体往往简练生动,中心突出,有效地服务于哲理。故事结尾往往点明寓意,一语破的。框架结构凸现出寓言体征。
第二节李斯的散文
李斯是秦代唯一作家,其生平事迹见于《史记》本传、《秦始皇本纪》。
原系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师从荀子(与韩非同学),继承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并加以发展(荀子之学虽主儒术,但容纳了法家思想。他于诸经中最重《礼》。“荀子之礼,是含着古昔圣人之礼与后王之礼的。礼是风俗、习惯、制度的法制化。但所谓重礼却多少带有顺应时代的意思。荀子对礼下定义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同是‘礼’字,荀子的礼稍带法律的性质,不是如孔子、孟子那样的纯道德。因而从其门下就出了李斯、韩非那样的法律万能主义者,决非偶然的。”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学成入秦,投吕不韦门下。吕不韦使之会见秦王政。李斯初见秦王即劝说他抓住时机,削弱六国以统天下。秦王任以为长史。后从李斯之策,收买六国名士,收买不成即行刺杀。官至丞相。秦二世时,因与赵高有隙,遭诬陷,腰斩,灭三族。
作为政治家,李斯参与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壮举,也参与创建郡县制、统一文字及度量衡等等。自然,秦始皇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焚书坑儒措施也与李斯密切相关。
散文成就:1.代表作《谏逐客书》论据充分,说理周密。写法上多铺陈排比,抑扬开合,有纵横家气势。文多对偶,辞采华丽,音节流畅,被誉为“骈体之祖”(李兆洛[清]《骈体文钞》)。2.刻石文,采用四言韵文,浑朴庄严,气魄雄伟,对以往颂赞体作品雍容华贵作出变革,而贯以法家辞气。?
第三节贾谊的政论文?
汉代政论散文由先秦诸子发展而来,以西汉初期最为发达。西汉政论散文特点突出,能抓住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议论风发,畅所欲言,直抒己见。情感充沛,气势逼人。善用比喻和排偶,富于文采。贾谊为政论散文作家的杰出代表。
一、陆贾
生平见《史记×郦生陆贾传》(《汉书》也有传)。
楚人。善辩,号“有口辩士”。从刘邦定天下,随左右,常出使诸侯。在刘邦跟前称说《诗》《书》,刘邦斥之:“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为说秦失天下的道理。刘大悟,谓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著文十二篇,辑书曰《新语》。
贾谊秉承其业,将汉代政论散文的创作推向新的高度。
二、贾谊
生平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汉书》亦有传)。
洛阳人。少年时即爱好诗书及诸子百家。二十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一年之中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朝廷律令更定尽出贾谊。曾力排众议,对朝政施以改革。因此受守旧派排挤,“短之”于文帝,失去文帝信任,出任长沙王太傅。途经湘水,写《吊屈原赋》抒写哀情。几年后,改任梁怀王太傅。后怀王坠马而死,贾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郁郁而死。年33岁。
散文作品。文58篇,刘向辑之,名曰《新书》。今传《新书》已有残缺,剩36篇。
分类:三类。一是专题性政论文,如《过秦》《大政》。二是针对各种具体问题而发的疏牍文(这是当时政论文的主要形式),如《陈政事疏》等。三是利用各种历史材料和故事来说理的文章,如《新书》后六卷的“连语”“杂事”等。
散文内容。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汲取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教训,发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面对迅速巩固政权、完善封建制度的历史任务,贾谊又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
散文代表作:《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过秦论》在总结秦王朝兴亡的历史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减轻剥削、施行仁义的主张。有现实意义。文章多用铺排及对照,气势奔放,比喻众多,具有富丽气象。《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长篇政论文,被称为“万言书之祖”。陈述社会种种弊端,提出一系列政治主张。文章情感强烈,如开头一段: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当时处于文帝治下,“天下已安已治矣”,贾谊却能看到表面安定之下潜伏的社会危机,表现出非同寻常的政治眼光及见识。贾宜并对主要危机如诸侯之害(后果然发生吴楚叛乱)、匈奴侵扰、粮食储备不充足等等作出陈述。文章浓重的感情色彩不仅表现出一个政治家对国事的关心,而且也反映出文人敏感(真正的诗人都多情善感,较一般人敏感),因此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
成就及地位。贾谊是汉初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最杰出的文人。其政论散文具有深刻的政治思想和高瞻远瞩的治国方略,鲜明地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大一统封建帝国创始时期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
四、晁错
生平见《史记×袁盎晁错传》(《汉书》亦有传)。
汉代杰出的政治家,主张抑制诸侯,务农贵粟。景帝时,吴楚等七国叛乱,提出“诛晁错,清君侧”。景帝令其衣朝衣,就斩于东帝。晁错也是汉初杰出的政论散文作家。代表作:《论贵粟疏》。
第四节《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西汉散文丰富多彩,除贾谊、晁错等人的政论外,还有许多重要作家作品。
一、淮南王刘安与《淮南子》
刘安生平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汉书》亦有传)。刘安,文帝弟。景帝时因配合吴楚之乱,被囚,自杀。刘安喜好作文。《汉志》录其辞赋82篇,均亡佚。
《淮南子》21篇,刘安群臣或宾客集体著作,“容该百家”,而以阴阳、道家为主。一部具有文化总结性质的著作。作者试图为汉代制法,主张“至道无为”的黄老思想。文学价值:多用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说理,保存了许多历史和文学的片断;文章排比铺张,受到辞赋的影响。
二、董仲舒
西汉大儒,遍通群经,而以《春秋》为其归宿。著述甚丰,亦写辞赋。其影响最大者,则是《贤良对策》三篇。政治上提出革除秦弊、德刑并用、重视德治的“更化”主张,思想上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学说和春秋大一统的理论。这三篇文章对中国后世的封建社会政治思想影响深远。其《春秋繁露》解释《春秋》书法及微言大义,具有托古改制、代圣立言的意味。
三、刘向
西汉文献学家。对中国古代典籍的整理作出突出贡献。每校一书,还编目记录,并为很多书写了书目提要,成《别录》(已亡佚)。刘向还撰写了一些富有文学性的叙事性散文,如《说苑》《新序》等书。其中不少篇目故事性强,具有小说意味。
西汉时期还有不少抒情议理散文。如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枚乘《谏吴王书》、司马迁《报任安书》、杨恽《报孙会宗书》等,叙事抒情皆富于感染力。
相关推荐:
以上就是本网站给您推荐的“秦及西汉散文”文学参考资料,如果想学习更多文学知识,请关注威廉希尔app 高中频道
标签:文言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