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2-08-28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系向牛头充炭直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甚矣,汝之不惠
(5)或师焉,或不焉
(6)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7)赢粮而景从
(8)风吹草低见牛羊
(9)张良出,要项伯
(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答案] (1)坐通座,音zuò,座位;
(2)直通值,音zhí,价钱;
(3)反通返,音fǎn,回归;
(4)惠通慧,音huì,聪明;
(5)不通否,音fǒu,不;
(6)倍通背,音bèi,违背、背叛;
(7)景通影,音yǐnɡ,影子;
(8)见通现,音xiàn,露出;
(9)要通邀,音yāo,邀请;
(10)知通智,音zhì,智慧;
(11)具通俱,音jù,都;
(12)生通性,音xìnɡ,资质、本性。
3. 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较现代汉语的词语少,因此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是同学们学习的重点。《教学大纲》中列出的120个文言实词,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需要同学们根据一定语境来分析判断词义。那么一词多义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个词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从本义引申出多个意义,形成一词多义。如“立”,甲骨文作,像人站在地上的样子,本义是“站立”,如“提刀而立”。把“站立”的动作抽象化,即引申为“站得住”,指立身处世,如“三十而立”。又引申为“竖立”,如“犹立枉木而求其景之直也”。又引申为“建立”“设立”,如“立宗庙于薛”,“各当时而立法”。又引申为“存在”,如“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又引申为“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置”,如贾谊《过秦论》:“子婴立。”由此进一步引申为“使登上某一位置”,如《项羽本纪》:“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由“站立”又虚化为副词,引申为“立刻”“马上”,如《鸿门宴》:“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4.实战演练:
标签:文言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