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zhangh
2014-02-01
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提供“高中文学名著:红楼梦与中国汉字的文化底蕴”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高中文学名著:红楼梦与中国汉字的文化底蕴
《红楼梦》与中国汉字的文化底蕴
打开《红楼梦》这部奇书,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作者曹雪芹把中国汉字的文化底蕴、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巧妙地运用到极,大美至美,令人叹为观止,在中国小说史中,可以说是千古绝唱。
首先,巧妙地利用汉字谐音文化。中国汉字是一种单音节的象形字,许多不同的字有同一个音,但在特定语境中不会产生误解。首先表现在小说中人物的名字采用了谐音方法。是作者避实就虚,如甄士隐、贾雨村谐音,“真事隐(去),假语存(焉)”以此说明,这部小说是艺术创作,并非真实生活写照。并且这样还可以避免清朝文字狱的迫害,把包含辛酸泪说的真实感受,用“满纸荒唐言”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还有,甄士隐的家人霍启,谐音“祸起”一语双关,预示着甄家要遭火灾和大祸来临,当我们读到这个名字时会会心一笑。还有,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谐音“真应怜”暗示着英莲的身世,不幸遭遇。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谐隐“原应叹息”,她们的命运是可悲的,是值得我们同情的,暗伏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二十四回,贾芸为了讨好王熙凤得到大观园栽花木的工程,去往舅舅家的香料铺子赊香料,他舅舅不但没有赊给他反而数落痛骂他一顿。作者在此给贾芸的舅舅起个名字卜世仁,谐音“不是人”,像这样的人物名字还有很多,例如单聘人谐音“擅骗人”,詹光谐音“沾光”等等。在小说里屡见不鲜。
这种谐音文化还体现在其他方面,例如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中描写:“(警幻仙子)携宝玉入室,但闻一缕幽香,不知闻何物,宝玉不禁相问。警幻笑道:……名为‘群芳髓(茶)’。……清香味美,迥非常品,因又问何名,警幻道……名曰‘千红一窟’……此酒……因名‘万艳同杯’。在这里“群芳”“千红”“万艳”指天下所有女子他们的命运是相同的“髓”谐音“碎”“窟”谐音“哭”,“杯”谐音“悲”。曹雪芹通过这样的谐音方法,含蓄地表现出封建社会里,天下所有女子悲剧命运,深刻地表现出来同时也是这部小说的主旨,是作者为天下所有女儿呐喊。
再比如,作者给薛宝钗在大观园的住处,起的雅号是“蘅芜苑”谐音“恨无缘”,暗隐薛宝钗与贾宝玉是没有缘分的,不能白头偕老,终究是分离的。
第二,利用中国汉字的传统文化。作者在小说中利用汉字组合,构成了最为精妙的寓意,耐人寻味,蕴含了传统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
例如,作者在创造小说女主人公时命名为“林黛玉”。“林”一方面表明,这位绛珠仙草幻形投胎的女子,只能姓“林”,另一方面还暗喻与“金玉”无缘,“玉”指他有传统文化中玉石般的美德,不同流合污但只能陷入黑色之中没有光明。
作者在第五回为王熙凤的命运是这样安排的:“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凡鸟即“凤”,这种吉祥鸟应出生盛世,却偏在末世出现。一从二令三人木,是指贾琏对凤姐态度的三个阶段,开始时“从”百般顺从,以后是“令”即发号施令,最后是“人木”(即休),应是休妻之休。即凤姐被贾琏休弃哭向娘家。这是封建社会中,女子最悲惨的结局,这样有才能的女子,也只能和其她女子一样可悲。
在第五回中,写香菱的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两地”即两个土字,“孤木”即一个木字,合起来是一个“桂”,此暗伏薛蟠之妻夏金桂的“桂”字。香菱是甄士隐之女,始而被拐即而被卖,成了薛蟠的丫头和小妾,身世凄惨。按照曹雪芹的构思,最终被夏金桂折磨而死,续书者改变了曹雪芹构思,再续书中夏金桂反而死,香菱扶正,使原来小说的创造艺术和思想大打折扣。
读《红楼梦》,需要涵咏玩味的功夫,切不能急功近利。首先要从汉字汉语最基本的东西入手,才能理解这部小说的真正之“味
以上就是“高中文学名著:红楼梦与中国汉字的文化底蕴”的所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文学名著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