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学习 > 古诗词

最常用的高中文言文翻译技巧

编辑:

2015-09-09

1、判断句: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古汉语里判断句多数都不用“是”,特点是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

①“……者,……也”表示判断: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君者,舟也(比喻性判断)。

它的变形“……,……也”“……者,……”“……,……”也表示判断:

例如:a、南阳刘子冀,高尚士也。b、天下者,高祖天下。c、刘备,天下枭雄。

②用动词“为”表示判断。例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③用副词“乃、亦、即、皆、必、非、则、”等帮助判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但这里的名词作谓语了。这些副词本身不当“是”讲,只是帮助判断。

例如: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环村皆猎户。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孙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

注意:1、代词“是”作主语时,不应和判断句混淆。例如:是(这)吾剑之所从坠。

2、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例如:问今是何世?

2、被动句:相对于主动句而言。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宾语是受事者,叫主动句。

主语是受事者,宾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叫被动句。

①动词前加“被”“见”“为”“受”:

例如——(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②动词后加“于”:例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③“见……于……”:例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④“为……所……”:例如——为仲卿母所遣。

⑤“为所”:例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⑥施(主动)受(被动)同辞:和主动句的形式相同。例如——帝感其诚。 屈原放逐。

3、倒装句:

A、宾语前置: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一般要前置。 例如:客何为者?

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一般要前置。 例如:乃入见,问:“何以战?”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这个宾语一般要前置。 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③用“是”、“之”、“唯(惟)……是……”、“唯(惟)……之……”、“唯(惟)……

之为……”作前置标志。

例如:将虢guó是灭,何爱于虞?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惟余马首是瞻。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唯奕秋之为听。

④一般叙述句宾语前置:例如:夜以继日。 一言以蔽之。 余是以记之。

⑤方位词作宾语前置:例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B、定语后置:

①中心词﹢之﹢定语: 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②中心词﹢定语﹢者(助词):例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而送之。

③中心词﹢之﹢定语﹢者: 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马之千里者。

④中心词﹢而﹢定语﹢者: 例如——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C、介词结构(介宾短语、状语)后置:

例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赵氏求救于齐。

②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于)东西,隳突乎(于)南北。

③何不试之以足。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D、主谓倒装:例如: ①谁与(欤),哭者? ②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

③甚矣,汝之不惠(慧)!

4、省略句:(括号里的词是省略的)

A、主语的省略:

①对话省:例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事)甚急!”

②承前省: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③蒙后省:例如——(项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以得楚乎?”

B、谓语的省略:较少

①承前省:例如——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思)斯可矣。”

②蒙后省:例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③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知。

例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更不可除)。

七八个星(在)天外,两三点雨(在)山前。

标签:古诗词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