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陪考:高考家长陪考已成社会现象
“陪考”出现的这十来年
团长:老爸;后勤:老妈;顾问:爷爷;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委员:奶奶;操心团团长:姥姥……
这是网上一个有趣的“高考陪考团”成员介绍。不知从何时起,每年高考时,孩子考场里考,家长考场外“烤”渐成风气。“陪考”阵容从一个家庭逐渐扩大到一个家族,甚至整个社会。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浩浩荡荡的“陪考大军”都是高考考场外的一道风景。
回头看看陪考的变化,已是今非昔比。考场外等待的家长们少了,现场陪考逐渐演变成了接送考,“高考房”、“状元餐”、“送考车”、“高考保姆”等,陪考已从单个考生家庭延伸到了整个社会。
当陪考从个案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陪考大军汹涌的背后,我们应该反思什么?
家长可以陪着高考,但陪不了孩子未来漫长的人生路。当孩子独自走进大学,必然要有一个失去“陪”的转折时期。
或许,正因为家长陪得多了,孩子永远学不会独自走路。
“陪”与“不陪”,还是一个争论得不可开交的问题,但“陪”与“不陪”都应把握好尺度,还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为出发点。
陪考支招
多种方式缓解考生压力
要多听少说
家长不要笼统地询问考得咋样,上大学有没有把握,能考多少分,更不能在饭桌上老念叨你要考上什么大学等。而是要多听少说,甚至可以撇开高考话题,跟孩子聊点他感兴趣的东西。
事先要做好沟通工作
陪考并不是完全不可以,比如,有一些考生家与考场相距较远,这样路途交通、中午吃饭、休息最好由家长帮忙协调解决。但是,事前一定要做好沟通工作,不要让家长陪考成为孩子们的心理负担。
考砸了不要责备
注意聆听孩子的话,仔细观察他的反应,及时给予鼓励和劝慰。要知道,这个时候只有鼓励才是有意义的。最后,尽量少跟孩子说话,以免他心绪烦躁或分散注意力。
别和孩子说答案
孩子考完试后,切记不要问他考得怎么样,这会加深孩子的烦躁和不安感。不要告诉孩子你已在场外得到的正确答案,也不要对孩子说诸如“人家说那道题那样答更贴切”一类的话,此时这一切对他毫无帮助,反而会加重他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