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政治 > 高一政治同步练习

2016高一政治下学期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期中复习题

编辑:sx_gaohm

2016-04-17

高中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政治下学期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期中复习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多年来,我国改革了选举方式,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由过去的乡镇一级扩大到县一级,实行了普遍的差额选举。我国选举方式的改革 ( )

A.使我国人民直接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 B.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加充分地行使民主权利

C.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D.使我国国家机构成为人民利益的执行者

2.在差额选举中,候选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向选民介绍自己,开展竞选,这种竞选方式可能会 ( )

①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②导致虚假宣传,夸大候选人的能力 ③使候选人向选民展示自己的管理理念 ④发生贿选现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是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方式。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以下条件来确定 ( )①社会经济制度 ②物质生活条件 ③选民的文化水平 ④选民的意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引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这是推行村民自治以来第一份全面规范村民委员直接选举工作的重要文件,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政策性依据。据此回答4;问责风暴;。重庆市5月出台的《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是重庆市落实问责制度的一次突破性的探索。重庆市还配套出台了11类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20类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以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使问责制能真正落到实处。这说明 ( )

A.政府没有决策实权 B.人民群众有决策实权

C.所有的政府公务都必须公开,所有重大决策都必须听证

D.公民通过听证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有利于决策机关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利于问责制的落实

9.上题材料还说明 ( )

A.每个公民都可以参与决策 B.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C.随着我国民主形式的日益丰富,公民将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决策的过程,对决策

的形成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D.通过专家咨询能使决策更科学

10.国家提出,政府机关要实施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是基于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决策的_________ ( )

A.决策权 B.知情权 C.监督权 D.表决权

2004年6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规范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强化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据此回答11m.cn/' target='_blank'>教育#p#分页标题#e#、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发挥着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列选项体现居民委员会作用的有 ( )

①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②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③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④定期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情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公民对国家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诉讼判决不服或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压制、歧视等不公正待遇时,依法享有 ( )

A.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B.揭发和举报的权利 C.申诉和诉讼的权利 D.指控和告发的权利

17.某公民发现本公司领导有贪污受贿行为,于是通过书信的方式向当地检察院反映情况,于是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最终牵出了一连串的行贿受贿案。这是公民通过_________方式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

A.舆论监督制度 B.信访举报制度 C.监督听证会 D.民主评议会

18.干部用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是目前大庆市干部任用实行公示制的通俗说法,该市选用干部通过媒体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一关。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评审、把关。这种制度 ( )

A.表现了我国公民享有民主选举的权利 B.表明公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权利

C.扩大了民主监督的渠道,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D.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9.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35岁的市民刘家海今年参与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建议的活动,他提出的关于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机关公开执法条例》的建议被采纳,作为广西2003年至2007年立法规划中的一个法规项目,即将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上述实例说明 ( )

A.人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B.人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C.人民具有立法权 D.人民具有监督权

20.我国的决策机制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即从个人决策向集体决策乃至民主决策的转变,从不透明决策向透明决策转变,从封闭型决策向开发型决策转变。实质上就是要 ( )

A.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现民主法制化B.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C.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D.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文化素质

二、不定选(每题3分,共33分)

21、今年6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亚太地区城市信息论坛的主题是;消除数字鸿沟效率 C.建成透明、公平的政府运行模式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22、天津市实行警务公开前,一市民为办理车辆过户手续,跑了1l趟车管所,还未办成.该市民见《天津日报》刊登了警务公开的消息后,举报了车管所,引起了市公安局有关领导的重视,井引发了车务管理模式的变革,车管部门的办事效率明显提高。这一事例表明.公民对国家机关的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p#分页标题#e#

A.克服官僚作风 B.克服特权现象  C.公正司法  D.改进工作

23、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选举方式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下列对我国目前这一选举方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乡镇一级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  B县级人大代表实行间接选举

C县级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  D省级人大代表实行间接选举

24. 2002年全国有许多地方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不少地方在选举中采用了;海选;方式.设立秘密检票间.公开唱票、计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绝大多数村庄选出了群众满意的村委会领导班子.这表明

A.村民选举是村民参与政治的一种重要途径  B.村民选举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C.村民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D.;海选;是产生村民满意的村委会领导班子的惟一合法途径

25、据报道,某市引入社会评议机制,交通局因连续两次在部门服务社会评议中名列末位,其领导班子被迫;总辞;,5位责任人分别受到降职调任处理。引入社会评议机制的理论依据是

A社会评议是公民权利的体现 B社会评议是公民义务的表现

C社会评议是民主监督的方式 D社会评议是行政权力的来源

26、社会稳定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社会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青年学生对待政治生活应有的态度是

A增强党的观念,坚持党的领导 B增强国家观念,维护国家利益

C增强法制观念,珍惜民主权利 D增强经济观念,提高收入水平

27.2005年1月10日,温家宝总理签署第431号国务院令,公布了《信访条例》,该条例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下列对公民信访的认识正确的是

A是公民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

B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执政水平的提高 C是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

D会扰乱社会秩序,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28.在网上随意诋毁别人,散播有关国家方针、政策的;小道消息;是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公民无序地政治参与会造成

A宪法和法律权威遭到藐视 B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无法维护

C正常的政治活动无法进行 D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29.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公民要承担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就必须

A.遵守宪法和法律 B.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C.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 D.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进行斗争#p#分页标题#e#

30.下列各种行为属于我国公民监督权的是

A.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与建议 B.依法在公共道路上游行、示威

C.依法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 D.对以权谋私的国家公务员进行揭发、举报

31.据报道,作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南京市目前已经有六成以上的社区居委会由居民直选产生,与上届相比,本届选举的民主程度大大提高,居委会成员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特征日益显现。这表明

A.我国基层民主制度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B.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

C.社区居委会的直选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D.直选有利于更好地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下学期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期中复习题,希望大家喜欢。

相关推荐:

高一下学期政治公民的政治生活复习题2016

2016级高一第二学期政治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复习题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