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政治 > 高一政治暑假作业

2014高一政治暑假作业

编辑:

2014-07-12

11.《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两岸的风土人情、行为方式和道德取向。同说汉语,同写汉字。读一本历史,抚一张古琴,文化像氧气,融化在血液中……13亿加2300万人口共同植根于此,使我们精神上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割。上述材料表明

①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爱国就必然爱社会主义

③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④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 2013年春节,枣庄市开展“皮影戏、闹元宵”演活动,通过表演《西游记》、《八仙过海》等精彩剧目,弘扬非物质文化,喜迎元宵佳节。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1000多年的表演艺术,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皮影戏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 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文字,其中许多词汇源于少数民族语言。如“胡同”来自于蒙古族, “悖悖”、“萨其马”来自于满语,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上也多是采用少数民族语音的谐音。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然进程 ②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得益于

它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③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④

不同民族的语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 生活中不少人有“提笔忘字”的感受。调查显示:年青一代受访者中相当大一部分人承认写字有困难。我们正在成为打字时代的“新文盲”,传承数千年的汉字书写传统正在遭遇危机。救赎汉字,是当代人的使命。这是因为

A.汉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 B.汉字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C.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汉字代表了中华文化的全部成果

15.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有关专家介绍说,七夕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个节日的活动内容以乞巧为主,主要参与者又是少女,因而七夕节也被称为“乞巧节”或“少女节”。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 ④民族节日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16. “嫦娥二号”进行了月球软着陆关键技术试验、着陆区高精度成像等一批核心技术的攻关,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新壮举。嫦娥二号的成功续写了中华民族的

A.团结统一精神B.爱好和平精神

C.勤劳勇敢精神D.自强不息精神

17.“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雨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 “佛教的传入,对我国传统文化是一个补充。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形成象海绵一样,吸收了所有有意义的外来文化”。这反映了我国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 .时代性 B. 包容性 C. 民族性 D. 多样性

19. 2013年2月1日至7日,2013美中青少年春节联欢晚会举行。此次活动宣扬了中华民族的艺术魅力,通过艺术形式展示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许多外国人对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人越来越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中华文化具有无穷的魅力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C.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的包容广纳

20.古人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继承和创新,为人们修身养性、转变社会风气提供了一个非常好和非常具体的价值判断与导向。这表明

①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求遵循古训 ②弘扬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③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21.2013春节后中小学开学第一天,某大学附小开始该校的开学第一课——经典诵读。 在中小学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特色学校是一大亮点。目前,许多城市的部分中小学校已着手组织在校学生开展“诵读书经活动”,即: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等“国学”篇目重新列为必修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近千万的孩子加入“读经”的行列。对这一活动,有人认为是复古,有人认为是创新,还有人对此表示尊重和理解,认为应该顺其自然。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谈谈你对开展学生“诵经”活动的看法。

22.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我国的文化发展与建设,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有人认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请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23.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中国地》得到了广大观众和网友的高度评价。该剧以真实历史故事为题材,展示和讴歌了中国人民不可欺、不能辱,勇于斗争、敢于胜利之民族精神,描述了普通民众为保卫家园而血战日寇的壮烈事迹。《中国地》取材角度虽小,但却极具典型性,是抗战全局的一个社会缩影。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观众喜爱电视剧《中国地》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AABB 6-10 DBADC 11—15 CDABB 16-20 DDBAB

二、非选择题

21.①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现代文明不能割裂传统。“四书五经”等中华传统名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发扬。②对待传统文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发掘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合理部分不可照单全收。③创新与继承一样是文化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既要重视传统文化,又要学习借鉴外来与外国文化。在文化继承基础上,借鉴外来文化实现文化创新。中小学既要诵读经典又要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应该注意方式,不要搞一刀切。

22.①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必须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还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永葆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23.①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观众喜爱《中国地》是因为该剧传递出来的精神力量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动力。②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观众喜爱《中国地》是因为该剧展示和讴歌了一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观众喜爱《中国地》是因为该剧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推动了社会主精神文明建设。

本文就是由威廉希尔app 为您提供的高一政治暑假作业,希望供您参考。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