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知识点

高一语文上册月考复习知识点:诗两首

编辑:sx_gaohm

2016-09-23

只有学好了语文,打好了基础,才能使各科学起来不费力。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语文上册月考复习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雨巷》写作背景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来在诗人心中的投影。《雨巷》则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

二、《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旅游欧洲的归途中,时值1928年11月6日。“康桥”现在通译为“剑桥”,英国的学术、文化中心,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也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徐志摩年轻的时候曾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过许多英国朋友。这次重游康桥是在一个夏天的晴朗的下午,一个人怀着对往事美好回忆的激动心情,悄悄地到康桥来找他的英国朋友。但遗憾的是,由于他事先没有联系好,他所熟悉的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地迎接他,于是,他就一个人漫步在七八年前曾生活过的地方,感受那美好的回味。在他乘船离开马赛归国途中,在汹涌澎湃的海涛声中记下了重返康桥时的感受。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上册月考复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相关推荐:

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我心归去

教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获得教养的途径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