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4-06
《郁达夫诗词钞》 1962,香港上海书局
《达夫文艺论文集》(1—3卷)1978,香港港青出版社
《郁达夫诗词抄》1981,浙江人民
《郁达夫文集》(1一12册)1982,花城
《达夫书简》1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游记集》(散文集)1982,浙江人民
《郁达夫抗战诗文抄》 1982,福建人民
《郁达夫致王映霞书简》 l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小说集(上下册)1983,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1984,陕西人民
《郁达夫散文选集》1985,上海文艺
《郁达夫散文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文选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 1986,浙江文艺
《沉沦》(短篇小说集)1986,百花
《郁达夫书信集》 1987,浙江文艺
《沉沦.迷羊》(短篇小说集)1988,人文
著名作品:中篇小说《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银灰色的死》,《北平的四季》,《茫茫夜》。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2)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是总起部分。
第二部分(3-12)分写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1、记叙:(3-11)依据“清”、“静”、“悲凉”这一特色,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
2、议论:(12)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
第三部分(13-14)总括全文,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常见考点考法
故都的秋课文题解
“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必备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一语文知识点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