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10-15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阅读理解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愁”之深、之重?就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答案:淡酒、急风——借酒浇愁愁更愁,而砭骨急风更令人心绪凄冷、愁云更浓;北雁——丈夫故去,锦书不再,声声雁叫怎不令人身心欲碎;黄花——花开花落无人赏,菊花铺地空余景,物是人非,物在人亡,彻骨孤独之情谁能随;梧桐、细雨——以声衬情,以景传情,是雨滴梧桐,更是愁丝穿心,加以叠词运用,更添顿挫凄凉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3)题。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这首词起笔于一个“__”字,落笔于一个“__”字,表达了词人__________的内心世界。
(2)清代著名诗人王世贞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字字俱妙。试赏析最后一句“人比黄花瘦”的妙处。
(3)请再写出一句描写“愁”的古诗词名句。
3.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答案:(1)愁 瘦 寂寞无聊,相思惆怅 (2)将帘内的人与黄花对照,做到了情景交融,“瘦”既指人物的形体特征,又是其内心世界的透视,活脱脱地再现了因愁苦而身体清瘦的女词人形象。(3)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来源:学科网ZXXK]
浣溪沙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却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参阅词的上片“芳草”“天涯”等景物,请你说说为什么要“劝君莫上最高梯”?下片中“杜
鹃啼”是诗文中常用的典故,在这里的含意是什么?
答案:因为怕触景生情勾起无法排遣的怀乡之情。蕴涵了羁怀旅思,抒发了浓烈的思归之情。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渔家傲 记梦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①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②去。
注:①漫有:徒有,空有。②三山:传说古代东方大海中的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仙山。
上片“闻天语”一句在词
中有什么作用?梁启超评论本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你对梁启超的评论有什么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起过渡作用,将上片对梦境的描写与下片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联系起来。这首词用浪漫主义手法开篇,描写神奇梦境,中间写与天帝对话,末尾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全词气象壮阔,感情豪迈,不像她的婉约词,而有苏辛词的豪放风格。梁启超的评论是恰当的。(意思对即可。)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
玉楼春
宋 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
(2)下片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用一“闹”字,夸张地描绘出红杏花盛开怒放、绚丽鲜艳、热烈如火的景象,唤起人们的无限联想,将生机蓬勃的烂漫春光描绘得淋漓尽致。(意思对即可。) (2)拟人手法。作者把斜阳当作朋友,举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表达了惜春(惜时)的感情。(意思对即可。)[来源:Zxxk.Com]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注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
之意。
(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
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的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感受。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1)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
没有心思赏梅。(2)例如: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
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②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片写过去,下片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今昔之感和家国之忧。)[来源:学.科.网]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月上瓜洲
——南徐多景楼注作
张 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词的下片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案: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独、无可奈何之情。(本词上片突出了一个“愁”,下片塑造了“渔翁”的形象。)
深层探究
8.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叠字有何妙处?
解
析:开端三句以用一连串叠字为特色,这与乐调音节有关。仅此三句,一种由凄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吐之为快,所谓“欲罢不能”的结果。
参考答案:著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连用十四叠字,准确自然、深刻细致地表达了惨遭国破家亡后的孤寂凄苦的情怀。用铺叙、白描手法,状物抒情,细腻精巧,曲折尽意,语言清新自然,音律和谐优美。[来源:学。科。网]
高考链接
9.(2010高考全国卷Ⅰ,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
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词考查对文化底蕴的理解与表达。像杜鹃、杨柳、阳关、红叶、鸿雁等中国传统文化意象的基本含义要熟知并敏感地在鉴赏时领会贯通。
参考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在高中复习阶段,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规律,掌握常考的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分数。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了高一下学期必修4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供大家参考。
标签:高一语文同步练习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