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高一下学期必修4同步测控优化训练5

编辑:

2014-10-15

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②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

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答

其中一种即可。)

 

4.阅读下面苏轼的词和苏辙的散文(节选),完成(1)~(2)题。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 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

里快哉风。[来源:Z.xx.k.Com]

 

黄州快哉亭记

苏 辙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

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1)苏轼、苏辙兄弟都与张偓佺(即张怀民,字梦得)是朋友,以上两篇作品是他们同写黄州快哉亭的姊妹篇,都表现了人物共同的精神世界。试结合作品内容简析之。

(2)从虚实角度简要分析苏轼词《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的写景特点。

答案:(1)卷帘远望所见美景,

都是以快哉亭为立足点所见,从正面直接描写,属于实写。“长记”以下五句是以回忆平山堂之胜景来类比快哉亭美景,是侧面烘托快哉亭,属于虚写。虚实结合,使诗歌描写手法富于变化,避免了单调,也拓展了诗歌思维空间,丰富了内容。(2)从苏轼词“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等句和苏辙文“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不以谪为患”“而自放山水之间”“将何适而非

快”等句可知张偓佺(怀民)的精神世界:不管身处何等境遇,只要心中坦然,胸中有浩然正气(气节、节操),泰然处之,不求名利,到哪里都能无限快乐。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

答后面的问题。

 

浣溪沙

苏 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①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①子规:杜鹃鸟。②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同意。兰芽溪水,沙路无泥,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作者来到一个远离尘世、洁净如洗的地方。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通过富含哲理的这一句,全诗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来源:Z#xx#k.Com]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减字木兰花 已卯儋耳春词①

苏 轼

春牛春杖②,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注: ①这首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是时苏轼谪居海南岛儋耳(今儋县)。②古时立春日的习俗,耕夫持犁仗鞭打耕牛,谓之“打春”。下片“春幡”,指旗帜;“春胜”,剪纸图案,以示迎春。

按《文心雕龙》的说法,“同字相犯”是败笔,而苏轼的《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全词共44个字)仅“春”字就出现7次。请指出这首词使用“同字”的特点并简评这样用字的效果。

答案:(1)诗人将同一个字间隔重复使用。(2)错落有致,音调明朗,突出对“春”的渲染,另有一番情趣。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本词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被释放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寓居定慧院所作。

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恨”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案:“恨”的内容是封建社会文字冤狱对人才的摧残。同意。本词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这些特定景物,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本词以鸿写人,整首词用一个“恨”字统辖,意境深邃,主旨鲜明。)

深层探究

8.苏轼为什么自讥“多情”?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参考答案:苏轼神驰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渴望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但周瑜34岁就破曹操,立大功,他年已四十有七,却事业无成。所以自讥“多情”——倾慕周瑜,渴望建功。这自我讥笑当中,包含着浓重的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苦涩心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则更是在坎坷遭际中的强自排遣,在消极情调之中也包含着报国无路的感慨。

高考链接

9.(2010高考辽宁卷,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 坡①

苏 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貌。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答案:(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会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10.(2007山东日照高三调研,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玉阶怨                 吴声子夜歌

李 白                    薛奇童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1)这两首诗的开头两句分别写到白露、飞霜,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2)著名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提到《吴声子夜歌》时说:“此与宫怨词‘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词异而意同。”请比较这两首诗,分析其内容上的“同”和写法上的“异”。

答案:(1)写霜露,表明夜已深,渲染了环境的冷清,突出了人物内心的孤寂愁怨。

(2)内容上,两诗都写了秋夜望月,表达了人物孤寂思怨之情。写法上,李诗写隔帘望秋月,人月相怜,愈望愈感到孤寂,也就愈增加怨思。而薛诗写下帘避秋月,人月不见,愈怕望见秋月而愈增添孤怨之情。(意思对即可。)

11.(2007河北唐山高三模拟,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两个小题任选一个小题。)

(1)______,一弦一柱思华年。______,

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

瑟》)

 

(2)花自飘零水自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吾十五而有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论语》)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屈原列传》)

答案:(1)锦瑟无端五十弦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2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举类迩而见义远

 

威廉希尔app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下学期必修4同步测控优化训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