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10-15
1.B。本题分析正确的选项A、C、D,是分别从风格、意境、写法对两首诗作出的解说。B项错在哪里呢?B项说“都用了夸张和比喻”,其实,刘诗前两句是在与悲秋者的对比中,直抒胸臆;第三句是“景语”,写冲破秋日萧杀氛围的“鹤”,借“鹤”的排云直上,矫健凌 厉,点染自己所赞颂的秋气。末句点题,“诗情”即志气,人若有志,便能奋发,而不会于秋日感到“寂寥”。全诗蕴涵哲理,情景交融,无比喻。“便引诗情到碧霄”,可视为夸张。徐诗中的比喻、夸张比较明显。
2.①D;②C。本题是一树两题型。所选元曲系元代蒙古族散曲家阿鲁威的《蟾宫曲·咏史》。第①题是检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末句虽系总括,但并未“指明”三国英雄, “西蜀”借指刘备,“江东”借指孙权,诗中末句并未提到曹操,所以D项判断有误。第②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业绩掌握情况和对主旨、写法的分析能力。从全曲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上看,全曲是对历史人物的追慕,有描绘而无“比较”,所以C项分析不当。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评价,往往是多角度地进行。此类鉴赏题看上去报有难度,但是可以从已知选项中去帮助我们理解。因为此类题往往总是要我们选出“错误的”或“不恰当的”项,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三个正确项中去相互获得启发,进行多侧面的理解。
3.①B;②C。第①题中的选项,我们仔细注意一下,就可以看到一些词语的解说是很熟知的,如“题”、“推敲”、“不负言”等,而B项中“少邻并”的解释也一看便知是望文生义。“少邻并”“少shǎo”即少有邻居在一起,突出“幽居”,体现出李凝与世俗不融的性格。第②题,解答时除了调动已经学过的知识,还要进行缜密细致的思考。如选项B中 “鸟鸣山更幽”在高中语文第二册《故都的秋》的“思考与练习”中就有,用来让大家体会《故都的秋》中“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表现“秋的幽静”的反衬效果。再看原诗,首联写出了李凝幽居周围的环境,中间两联叙事写景,尾联点出了诗人心中的情思,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C项却悄悄置换成“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许多同学因粗心而对此浑然不知,所以答错了题。由此可见,古诗鉴赏须养成反复诵读的习惯,临场做题时,反复阅读原作,领会原作内容,这样才有把握答好鉴赏题。
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总结的下学期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测试,希望大家喜欢。
标签:高一语文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