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试题

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测试2014

编辑:sx_yangk

2014-10-10

大家把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懂,下面是威廉希尔app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测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碛口(qì)      瘪嘴(biě)       刨抓(páo)

B. 妨碍(ài)      敕造(chì)       诏令(zhào)

C.放诞(dàn)     丝绦(tāo)       膏粱(gǎo)

D.俘获(fú)    鹞鹰(yào)      侵蚀(shí)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衔玉       缨络      相形见绌

B.杜馔       决策      高低不择

C.游廊       呜咽      两靥之愁

D.抹额       惫懒      懵懵懂懂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一花一世界。尽管摄影作品       的是瞬间场景,往往也能看出作者的立场和观点。

②观精彩画展,可培育真、善的情怀;赏动人的歌剧,能使人接受高品位艺术的潜移默化的       。

③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   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

A.记录     濡染      未免              B.记录     渗浸     难免

C.记载     渗浸     未免

D.记载     濡染     难免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近些年来,某些地区拓宽马路,扩建广场,竞相上马各种形象工程的做法蔚然成风,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B.伊拉克战争爆发后,试图在伊境内搜寻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美军部队对可能藏匿违禁武器的地点进行了全面核查,最终一无所获,铩羽而归。

C.在城市蜗居的“蚁族”只是沧海一粟,中国社科院蓝皮书显示,全国有85﹪的家庭买不起房,蜗居成为无奈的现实。

D.考试后,有些没能取得理想成绩的同学在怨天尤人:“不是不懂这个知识,就是因为看题不仔细,做题太马虎,才出了差错。”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的作品以丰富的生活内容、奔放的思想热情、高超的文字技巧、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跃成为文坛新星。

B.关于课外阅读,教育专家提出建议:诗词、小说最好推荐给初中学生比较合适,曲赋和笔记文学则最好推荐给高中学生。

C.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有全新的理念和响亮的口号,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要在制度上加以保障,为弱势群体多办实事。

D.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获得成功的。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战争与香烟的缭绕情结

李文岚

①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关注的往往是枪林弹雨的战场和刺刀见红的拼杀,其实,小小的香烟在战争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美国大兵的“骆驼”和“好彩”,苏联红军的“马合烟”,都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物资。而巴顿、丘吉尔、斯大林嘴里咬着雪茄的形象更是家喻户晓。香烟似乎成了战争的一个象征符号。

②香烟自传入欧洲起,便同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烟草中的尼古丁具有麻醉和止血的作用,可以缓解伤痛,同时也可以让疲惫不堪的人打起精神,让焦虑烦躁的人镇定下来,而枯燥、恐惧和伤痛正是士兵们最大的敌人,因此,烟草天然地 契合了他们的需要。

③现代的烟草源于美洲大陆,1492年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到达中美洲的萨尔瓦多,当地的印第安人将金黄色的烟叶赠给哥伦布,烟草从此传入欧洲,并向全球扩散。烟草在欧洲的流行首先是从军营开始的。为了缓解战争中士兵的不良情绪,许多西方国家开始向本国士兵和雇佣军发放烟草、烟斗。17世纪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虽然不抽烟,也憎恶烟草的味道,但他懂得烟草对于士兵们的意义,因此,法军的战略后备物资中有大量的烟草。烟草有时甚至跟食品一样重要

④由于17世纪的欧洲战争空前频繁,因此,导致了大范围的疫病流行——霍乱、疟疾等流行病很容易在人员密集的军队中滋生,并随着士兵的征战和返乡不断扩散。随之而来的,则是吸烟的恶习被士兵从军营带到了民间。烟草最早在美洲印第安人那里主要就是被用来治病的,它所含有的尼古丁等物质不仅可以止痛,而且可以杀死霍乱杆菌、肺炎杆茵等许多病菌。因此,在医疗水平低下的时代背景下,烟草很自然地成为饱受流行病困扰的欧洲人廉价的灵丹妙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烟民的行列。就连当时最早大力提倡禁烟的英国,也因为霍乱流行而被迫改变了禁烟的态度。

⑤差不多与此同时,中国的明王朝为了禁烟,以斩首示众惩罚私种、私售者。但此时它正同东北的后金苦战,当时的兵部尚书洪承畴在给崇祯皇帝的奏折里,就提到“辽东士卒,嗜此(烟草)若命”,这也直接导致明朝禁烟运动的夭折。

⑥虽然香烟的出现和蔓延拜战争所赐,不过它并非是战争的简单附庸,很多时候,香烟甚至能够左右战争的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的香烟供给非常有限,远不像一些大片里描述的那样丰足。盟军士兵每人每周可获得5至7包香烟,而德军每天最多只能领到可怜兮兮的6根香烟或者2根雪茄。这倒不是因为德国的物资缺乏,而是希特勒极其厌恶士兵抽烟。

⑦德国科学家在1939年从流行病学的角度首次证明了吸烟和肺癌之间的关系,希特勒于是有了充分的理由反对德国人吸烟。他在德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吸烟运动,禁止国民在公众场合吸烟,对战场上的士兵抽烟虽然不得不网开一面。但也是严加限制。

⑧然而,在二战的战场上,纳粹士兵并没有因为远离香烟和肺癌而感到庆幸,相反,他们因为没有足够的香烟而变得愈发颓废和沮丧。香烟的流行离不开战争,同时它也是战争的催化剂,对士气和战斗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为对那些背井离乡来到战场上的年轻人来说,香烟如同父母或者心上人的照片,是他们活下去的希望,也是他们在绝境中为数不多的精神寄托。

6.下列对“烟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烟草中的尼古丁具有麻醉和止血的作用,可以缓解伤痛,有一定药用价值。

B.烟草具有镇定作用,可以减轻士兵们因战事而产生的焦虑、烦躁等情绪。

C.现代的烟草源于美洲大陆,印第安人将烟叶赠给哥伦布 ,烟草从此逐渐向全球扩散。

D.17世纪战争空前频繁,导致了霍乱、疟疾等流行病的滋生,因而烟草的用途增多。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战争期间,炯草有时甚至跟食品一样重要,战略后备物资中往往要备有大量的烟草。

B.烟草的流行都是从军营开始的,许多国家通过发放烟草、烟斗来缓解士兵的不良情绪。

C.随着士兵的征战和返乡,吸烟的恶习被士兵从军营带到了民间,因而烟民数量越来越多。

D.对战场上的年轻人来说,香烟是他们在绝境中坚持活下去的为数不多的精 神慰藉之一。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香烟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物资,而巴顿、丘吉尔、斯大林等将军的雪茄却是个人形象和战争的象征符号。

B.尼古丁等物质可以止痛,还可以杀死许多病菌,如今在医疗水平低下的区域,烟草依然是廉价的灵丹妙药。

C.香烟的流行离不开战争,同时它也是战争的催化剂,香烟的数量对士气和战斗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D.先后实施禁炯运动的英国、我国的明王朝、二战期间的德国等三个国家,它们禁烟的原因和结果各不相同。

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总结的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测试,希望大家喜欢。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