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songj
2014-06-03
摘要:威廉希尔app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4年高一下语文模块三考试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9小题,共27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3分)
A.菡萏(hàn dàn) 翘首(qiào) 模样(mú) 拾级而上(shí)
B.上溯(sù) 朱拓(tà) 间或(jiān) 少不更事(gēng)
C.契约(qì) 佣金(yòng) 幽咽(yàn) 一场横祸(hèng)
D.钿头(diàn) 巷道(hàng) 红绡(xiāo) 封狼居胥(xū)
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是(3分)
A.嘻戏 弛名 惋惜 拭目以待
B.抱屈 寒喧 赎罪 曲指可数
C.烟霭 告诫 誊抄 不落窠臼
D.摩娑 守候 扫描 藕断丝连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累了一天的郭明义不顾疲劳,下了班就到职工浴池为大家义务搓澡,同时不胜其烦地宣讲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常识,呼吁大家积极捐献。
B.刻板造作、千篇一律、剧情巧合得天衣无缝的“被娱乐”模式,已经逐渐脱离时代,而一种原汁原味、接近真实、没有剧情编导,能够让观众参与娱乐、制造娱乐的全新娱乐模式正在浮出水面。
C.拿着最低工资的“临时工”,带领状态低迷的纽约尼克斯队连创佳绩,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成为风靡一时的明星,而他的华裔身份更让他在海峡两岸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D.国务院派出的楼市督查组已结束督查,各地楼市成交陷入低迷,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房价迟迟未现松动,新一轮调控政策呼之欲出。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一项是(3分)
A.一泓湖水是如许的清澈,以至于25英尺到30英尺的水底历历可数。
B.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广东特色的文化产品。
C.历经70余年的广东小吃——萝卜牛腩,享誉国内外。在美味之外,它成功的秘诀还在于不断的创新推动其发展。
D.春晚的节目要从社会热点中寻找灵感,扑下身子接近地气,反映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层次影响,与人民群众产生“心灵共振”。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3分)
A.柳永,字耆卿,又被称为柳七。北宋婉约派代表性词人,以“白衣卿相”自诩。
B.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被称为“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C.1918年5月15日,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该小说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础。
D.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永遇乐》、《雨霖铃》、《声声慢》等都是词牌名。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足的美声。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交响乐。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檐下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
①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
②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
③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瓦
④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
⑤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
⑥雨珠变得密密 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
A.⑤②①③④⑥ B.④⑥②⑤③①
C.④⑥⑤②①③ D.⑤③①②④⑥
7.以下几项表述错误的是(3分)
A.在小说《祝福》中,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几次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环境里,环境描写在文中具有勾勒社会环境,渲染悲凉气氛等作用;
B.小说《项链》结尾构思奇特,最后借助弗雷斯蒂埃太太之口点明项链是假的,令人吃惊,这种结尾属于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
C.《荷花淀》中,“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句话主要表明女人高度肯定自己丈夫参加抗日工作的积极性;
D.小说《祝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以深刻的笔触展现了旧中国一个劳动妇女祥林嫂生存的社会环境及其悲剧的一生。
8.下列对古诗词理解的表述正确的一项的(3分)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的《登高》一诗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的秋景图,读来雄壮万分;
B.“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刘禹锡在《石头城》中对亘古不变的月色进行了描写,营造了宁静祥和的意境;
C.《琵琶行》中,白居易对音乐的描写极为精彩,通过比喻、叠词、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多种手法,极言琵琶女弹奏的幽咽悲切;
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引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多人的典故,表达了丰富、复杂的情感。
9.下列选项中对诗词鉴赏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句以贴切生动的比喻手法,将抽象无形的愁化作具体可见的“春水”,表达了愁之多与无尽,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B.在《雨霖铃》中,柳永不仅描写了晚秋之景物,写出了所见、所闻、所感,而且设想了自己分手以后的处境,是为虚实结合,既描绘了凄冷、寂寥的环境,又烘托出人物形单影只的心情;
C.王维在《山居秋暝》一诗中,通过极为出色的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动静相宜、有声有色的山间月夜图;
D.在《蜀道难》中,诗人以写实之笔捕捉了行人以手扪星、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细节并加以摹写,使得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二、古诗词鉴赏和默写。(本大题共24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青 玉 案
曹 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 ①谩:徒然、空自
(1)上片后四句写景,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说明。(4分)
(2)简要分析“凄凉只恐乡心起”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4 分)
11.请补写出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6分)
⑴ ,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王维)
⑵ ,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⑶风急天高猿啸哀, 。(《登高》杜甫)
⑷艰难苦恨繁霜鬓, 。(《登高》杜甫)
⑸ ,潮打空城寂寞回。(《石头城》刘禹锡)
⑹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李商隐)
⑺ ,开国何茫然!(《蜀道难》李白)
⑻ ,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李白)
⑼ ,砯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李白)
⑽ ,未成曲调先有情。(《琵琶行》白居易)
⑾ ,血色罗裙翻酒污。(《琵琶行》白居易
⑿)岂无山歌与村笛? 。(《琵琶行》白居易)
⒀执手相看泪眼, 。(《雨霖铃》柳永)
⒁羽扇纶巾,谈笑间,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⒂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李清照)
⒃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小题。
不要活在新闻里
熊培云
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不妨先想想人类历史。你一定会轻而易举地想到许许多多黑暗的场景:冲突、流血、暴动、自杀,甚至大屠杀……公平总是理所当然,而不公正的事却长久萦绕于心,时而让你寝食难安。难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当年会这样感慨:所谓人类历史,不过是一个写满人性坏话的记事本。
那么新闻呢?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新闻一样在不断地说着人性的坏话:某些官员腐败了,侵占了大量民脂民膏;某地又发生了屠杀婴幼的惨案,而此前其他地方的相同罪恶早已经令人发指;某地有人自杀了,而且是几连跳;某地有人自焚了,有人推倒他家的房屋;某地有人在政府门前集体下跪了,为了解决问题;某人遭遇了巨大的不公正,而你对此无能为力……
天天面对的都是这样的新闻,你难免会心生绝望:这世界、我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的么?当然,这样的绝望时间通常不会很长,常常转瞬即逝,人得学会积极生活,化解悲情,至少我是这样。因为我知道,新闻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新闻是免不了要说人性的坏话的。就像我们现在通常说的“要在生活中维权,不要在维权中生活”,那好,也请你不要活在新闻里。
这实际上关系到一个媒介素养的问题。所谓媒介素养,说到底就是受众接受、解读媒介信息的一种能力。
就个人而言,如果你能积极独立地思考,通常都不会天真地以为新闻里的“坏人坏事”就是我们的生活全部,并由此得出一个“形势一片大坏”的结论,正如当年“形势一片大好”的宣传不能够遮蔽现实的贫困一样。就新闻事件本身而言,好也罢,坏也罢,都只是对生活的取景,对现实的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就政府而言,同样应该具有的媒介素养是,负面新闻并不构成对其工作的全盘否定,更不意味着媒体包藏恶意。一个人在生活上有洁癖,人们多会投以同情之理解,毕竟,那也算是个人自治的一部分,其他人无权干涉;但如果带着洁癖去看新闻,去搞管理,去执政,难免脱离实际,而且显得公私不分。生活不是童话,童话里也有大灰狼。又必须承认的是,媒体大张旗鼓报道“说人性坏话的新闻”,除了商业上的考虑外,还因为媒体肩负了一种责任,即社会需要通过它了解国家与社会运行是否正常。
伴随着自杀案与恶性杀人事件频繁出现,人们在讨论一个问题,即媒体的相关报道是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方面有些媒体着实需要省思。在过去的文章中,我曾经批评中国的一些媒体总是不厌其烦地描述杀人过程与杀人现场,唯恐读者不能身临其境。但另一方面,公众或者政府过度批评媒体的负面报道,难免有苛责之嫌。
作为一种平衡,其实重要的是改变受众的观念:一方面,需要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媒体报道远处的一场火灾,你却因此烧毁自家的房屋,不理智的显然不是媒体,而是纵火者;另一方面,全社会更要直面已然发生的不幸事件,以求彻底改造,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幼儿园不安全,要加强保安,更要消除“深层次原因”,而不是嘴上说说;有人自杀了,更要查找究竟是什么导致其走上绝路。如果一个工厂接二连三发生跳楼事件,这已经不是个体的绝望,而是集体性的绝望。
一个理性的社会,应该给那些潜在的自杀者以继续活下去的希望,而不是前仆后继的勇气。说一个人以死“唤醒社会”,实在是轻贱了人的生命,因为谁都应该好好活着;如果这种死不能够让社会去了解背后更实在的原因,而停留于指责是媒体起了坏作用,并大加讨伐,实在是用错了力。
因为这些事情的发生,许多人都在讨论“维特效应”。据说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发表后,造成了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说“风潮”,显然是言过其实了。事实上,《少年维特之烦恼》也让很多人活了下来,帮他们消解了内心的绝望与忧愁,其中包括歌德本人。
(选自熊培云《自由在高处》,新星出版社)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作为媒介受众,人们要在各种负面新闻中学会独立思考,认识到新闻不是生活的全部。
B.对政府而言,如果某些媒体经常报道一些负面新闻,就应该调查这些媒体所包藏的不可告人的目的。
C.媒介素养,是指各大媒体如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修养。
D.媒体报道“说人性坏话的新闻”,完全出于媒体所肩负的一种社会责任。但不在这种新闻里丧失判断力,则关系到媒介素养问题。
E.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并不是消除社会上自杀现象的根本途径。因为自杀往往有其更深层的原因,停留于对媒体的指责是不正确的。
13.根据文意,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媒体报道了一些负面新闻,结果引起很多人的悲观绝望情绪,这说明媒体将个体的绝望变成了集体性的绝望,应该受到责备。
B.如果一个工厂接二连三发生跳楼事件,我们不能指责媒体起了坏作用,只能让社会了解背后更实在的原因。
C.让人们通过新闻了解社会运行是否正常,这也是媒体肩负的一种社会责任,所以政府和个人都应理智接受“说人性坏话的新闻”。
D.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发表,使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产生了极坏的负面影响。
14.结合全文,谈谈“不要活在新闻里”的理由。(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5分)
五个饽饽①(有删节)
莫 言
除夕日傍黑天时,下了两天的雪终于停了。爷爷嘱咐我把两个陈年的爆竹放了,那正是自然灾害时期,煤油要凭票供应,蜡烛有钱也难买到,通宵挂灯的事只好免了。
母亲把家里的两盏油灯全点亮了,灯芯剔得很大,屋子里十分明亮。母亲在灶下烧火,干豆秸烧得噼噼啪啪响。火苗映着母亲清癯的脸,映着供桌上祖先的牌位,映着被炊烟熏得黝黑发亮的墙壁,一种酸楚的庄严神圣感攫住了我的心……
奶奶把一个包袱郑重地递给爷爷,轻轻地说:“供出去吧。”爷爷把包袱接过来,双手捧着,像捧着圣物。我跟着爷爷到了院子里,院子当中已放了一条方凳,爷爷蹲下去,小心翼翼地把饽饽摆好。
“来吧,孩子,给天地磕头吧!”爷爷跪下去,向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磕了头。我这个自称不信鬼神的中学生也跪下了,将我的头颅低垂下去,一直触到冰凉的雪。天神地鬼,各路大仙,请你们来享用这五个饽饽吧!……这蒸饽饽的白面是从包饺子的白面里抠出来的,这一年,我们家的钱只够买八斤白面,它寄托着我们一家对来年的美好愿望。不知怎的,我的嗓子发哽、鼻子发酸,要不是过年图吉利,我真想放声大哭。就在这时候,柴门外边的胡同里,响起了响亮的歌声:财神爷,站门前/看着你家过新年/大门口,好亮堂/石头狮子蹲两旁/大门上,镶金砖/状元旗杆竖两边/进了大门朝里望/迎面是堵影壁墙……
我从地上爬起来,愣愣地站在院子里,听着“财神”②的祝福。他都快要把我家说成刘文彩家的大庄院了。“财神”的嗓门宽宽的,与其说是唱,还不如说是念。他就这样温柔而悒郁地半念半唱着,仿佛使天地万物都变了模样。
多好的精神会餐!我被“财神爷”描绘的美景陶醉了。我端着碗走到胡同里,“财神”急步迎上来,抓起饺子就往嘴里塞。
“财神,你别嫌少……”我很惭愧地说。他为我们家进行了这样美好的祝福,只换来六个饺子,我感到很对不起他。
“不少,不少。大侄子,快快回家过年,明年考中状元。”
“财神”一路唱着向前走了,我端着空碗回家过年。
“娘。咱家要是真像财神爷说的有一麻袋钱就好了。那样,你不用去喂牛,奶奶不用摸黑纺线,爷爷也不用去割草了。”
“哪里还用一麻袋。”母亲苦笑着说。
“会有的,会有的,今年的年过得好,天地里供了饽饽。”——奶奶忽然想起来了,问:“金斗他娘,饽饽收回来了吗?”
“没有,光听‘财神’穷唱,忘了。”母亲对我说,“去把饽饽收回来吧。”
我来到院子里,伸手往凳子上一摸,心一下子紧缩起来。再一看,凳子上还是空空的。“饽饽没了!”我叫起来。爷爷和母亲跑出来,跟我一起满院里乱摸。“找到了吗?”奶奶下不了炕,脸贴在窗户上焦急地问。
爷爷找出纸灯笼,把油灯放进去。我擎着灯笼满院里找,灯笼照着积雪,凌乱的脚印,沉默的老杏树,堡垒似的小草垛……
我们一家四口围着灯坐着。奶奶开始唠叨起来,一会儿嫌母亲办事不牢靠,一会儿骂自己老糊涂,她面色灰白,两行泪水流了下来。已是后半夜了,村里静极了。一阵凄凉的声音在村西头响起来,“财神”在进行着最后的工作,他在这一夜里,要把他的祝福送至全村。就在这祝福声中,我家丢失了五个饽饽。
“弄不好是被‘财神’这个杂种偷去了。”爷爷把烟袋锅子在炕沿上磕了磕,沉着脸站起来。
“爹,您歇着吧,让我和斗子去……”母亲拉住了爷爷。
“这个杂种,也是可怜……你们去看看吧,有就有,没有就拉倒,到底是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爷爷说。
我和母亲踩着雪向村西头跑去。积雪在脚下吱吱地响。“财神”还在唱着,他的嗓子已经哑了,听来更加凄凉:快点拿,快点拿/金子银子往家爬/快点抢,快点抢/金子银子往家淌……
我身体冷得发抖,心中却充满怒火。“财神”,你真毒辣,你真贪婪,你真可恶……我像只小狼一样扑到他身边,伸手夺过了他拎着的瓦罐。
“谁?谁?土匪!动了抢了,我咧着嗓子嚎了一夜,才要了这么几个饺子,手冻木了,脚冻烂了……”“财神”叫着来抢瓦罐。
“大田,你别吵吵,是我。”母亲平静地说。
“是大嫂子,你们这是干啥?给我几个饺子后悔了?大侄子,你从罐里拿吧,给了我几个拿回几个吧。”
瓦罐里只有几十个冻得梆梆硬的饺子,没有饽饽。
饽饽上不了天,饽饽入不了地,村里人都在过年,就你“财神”到我家门口去过。我坚信爷爷的判断是准确的。我把瓦罐放在雪地上,又扑到“财神”身上,搜遍了他的全身。“财神”一动也不动,任我搜查。
“我没偷,我没偷……”“财神”喃喃地说着。
“大田,对不住你,俺孤儿寡母的,弄点东西也不容易,才……金斗,跪下,给你大叔磕头。”
“不!”我说。
“跪下!”母亲严厉地说。
我跪在“财神”面前,热泪夺眶而出。
“起来,大侄子,快起来,你折死我了……”“财神”伸手拉起我。
屈辱之心使我扭头跑回家去,在老人们的叹息声中久久不能入睡。天亮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梦见那五个饽饽没有丢,三个在下,两个在上,呈宝塔状摆在方凳上……
我起身跑到院里,惊得目瞪口呆,我使劲地揉着眼睛,又扯了一下耳朵,很痛,不是在做梦!五个饽饽两个在上,三个在下,摆在方凳上呈宝塔状……
[注] ①本文是以1961年春节为背景写的一短篇小说。有删节。②财神:除夕夜里,有乞丐站在门外高声唱些吉利话,人们把煮好的饺子倒在乞丐的瓦罐里;乞丐把一个草纸叠成的小元宝放到空碗里。纸元宝端回家去,供在祖先牌位下。这叫“接财神”。文中“财神”是村里一个四十多岁的光棍。
15.本文第1自然段有何作用?(4分)
16.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对画线的段落进行赏析。(5分)
17.小说的结尾,丢失的五个饽饽又神秘地出现了,你认为这个情节是否多余?请结合你对整篇小说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6分)
四、语言运用。(本大题共12分)
18.大多数中国人喜欢喜剧,不喜欢悲剧,认为大团圆是喜剧,非大团圆是悲剧。但也有作者写出了震撼人心的悲剧作品。你所学的高中课文,或你熟悉的中外文学作品,还有哪些是写悲剧(不团圆)的?
请仿照例句,紧扣“不肯大团圆”,再写两个句子。(6分)
例句:鲁迅不肯大团圆,描写祥林嫂的惨死,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性。
⑴
⑵
19.阅读下面新闻简述,按要求填写后面的问题。(6分)
日前,央视网刊文“雾霾带来的五大意外收获”,“让你既痛恨又无奈的雾霾并非一无是处,它在肆虐神州的同时,也给我们民族和个人带来了五大好处”,你能圆其所说吗?(每一点不得超过20字)
收获 理由
雾霾让中国人更团结 ⑴
雾霾让中国人更平等 ⑵
雾霾让中国人更清醒 ⑶
雾霾让中国人更幽默 大量讽刺雾霾的语言,如“自强不‘吸’”。
雾霾让中国人长知识 雾霾让中国人更加了解了这一世界公敌。
这让人忍俊不禁的五大“好处”,体现了人们在无奈和无助时的阿Q精神,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自嘲也体现了说话者语言的智慧。
五、作文。(本大题60分)
20.请以“被我忽略的细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广东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下)高一级语文必修三考试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9小题,共27分)
1.答案:A【A.翘首(qiáo)拾(shè)B间或(jiàn)C幽咽(yè)】
2.答案:C【A嬉戏、驰名B寒暄、屈指可数D摩挲】
3.答案:B【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出自: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A、句中“不胜其烦”应改为“不厌其烦”。“不胜其烦”指烦琐得使人受不了,而“不厌其烦”形容很有耐心。C、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句中强调的是人气很旺。D、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对象不合。】
4.答案:D【A、“水底”与“历历可数”搭配不当,应在“水底”后面加上“的东西”。B、应为“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挖掘特色文化内涵”。C、句式杂糅,删去“推动其发展”。】
5.答案:C。【1918年5月15日,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余表述皆正确。】
6.答案:D。【由③句中“上连着屋檐”,①句中“下系在地上”,可知③①排在一起,根据先上后下的原则,③在①前;由③句中的“上连”和①句中的“下系”可知③①放在⑤句之后;②是对风吹雨珠的描述,属于过渡句,应在中间;由④句中“稀稀落落,那是小雨”,⑥句中“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可知④⑥排在一起且与“当檐下雨珠……很大,很大”都是讲雨势由小到大的变化,应该连在一起。如此可轻易排除A、B、C三项。】
7.答案:C。【C选项中“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对丈夫工作的肯定只是句意的表层,一个“总”字里含有幽怨。是为孙犁笔下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
8.答案:D。【A项错在“读来雄壮万分”,即错在对其诗歌风格的概括,除了雄,还应有悲(沉郁顿挫)B选项错在“营造了宁静祥和的意境”;C项错在“极言琵琶女弹奏的幽咽悲切”,“大珠小珠落玉盘”处琵琶女弹奏的曲调是欢快的。故正确答案为D。】
9.答案:D。【D项错在“写实之笔”,这几句是李白大胆的想象,非为写实。其余表述正确。】
二、古诗词鉴赏和默写。(本大题共24分)
10.(1)作者写了竹篱茅舍的临水人家,岸边迎风轻扬的酒旗,远处错错落落的村庄,这些都使旅人感到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2分)描绘了秋季村庄一幅宁静安详的图景。(2 分)
(2)①这一句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承接上片写景,又领起下文,抒写独宿孤馆,乡思盈怀的惆怅之情(1分);②点明了题旨(1分),点出旅愁乡思的主题(1 分)。
11.⑴竹喧归浣女。 ⑵黄沙百战穿金甲。 ⑶渚清沙白鸟飞回。 ⑷潦倒新停浊酒杯。
⑸山围故国周遭在。⑹只是当时已惘然。 ⑺蚕丛及鱼凫。 ⑻扪参历井仰胁息。
⑼飞湍瀑流争喧豗。 ⑽转轴拨弦三两声。 ⑾钿头银篦击节碎。 ⑿)呕哑嘲哳难为听。
⒀竟无语凝噎。 ⒁樯橹灰飞烟灭。 ⒂满地黄花堆积。 ⒃佛狸祠下。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7分)
12.答案:AE。【C项,“媒介素养”是受众接受、解读媒介信息的一种能力。D项,“完全”
过于绝对,还有“商业上的考虑”。B项,“负面新闻不意味着媒体包藏恶意”。 (选对
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择不给分。)】
13.答案:C。【A项,并非媒体变的,而是社会的原因。B项,原文是“不能停留于指责”,
并非“不能指责”。D项,“极坏的负面影响”有误。(3分)】
14.①新闻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新闻是免不了说人性的坏话的; ②就个人而言,如果能积极独立地思考,我们就能对现实情况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③就新闻事件而言,都只是对生活的取景,对现实的断章取义; ④就政府而言,负面新闻并不意味着对其工作的全盘否定,更不意味着媒体包藏恶意。(每点1分)
15.答案:①从情节本身考虑,处于选文开头,为下文作了铺垫;②从环境方面,交代的是时代背景,故事的时间与发生的环境;③从主题方面,突出了时代特色,综合以上分析,整理即可。(答对其中两点得4分)
16.①这一段话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用“递”“接过来”“捧着”“到”“蹲下去”“摆好”一系列的动词简洁而又详细地写出了爷爷供奉神灵的过程。同时又用“郑重”“双手”“像捧着圣物”“小心翼翼”等词语来体现爷爷对五个饽饽的珍惜和祈求神灵庇佑的虔诚。(3分)②这段供奉神灵的描写表现了全家渴望摆脱苦难,过上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2分)
17.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情节”,其实本题就是考查“情节的作用”,运用“情节作用‘4思维法’”来谈看法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一)情节不多余。①五个饽饽被偷,给这个本来就贫困无比的家庭带了巨大的伤痛,以至于“母亲”让“我”给“财神”下跪,这给小偷内心带来了极大的震动,所以将五个饽饽偷偷送了回来。这是符合生活逻辑的。②通过这个情节,表现了尽管在极度苦难中,人们的良知并未泯灭的主题。③这一情节使小说在过于沉重抑郁的氛围中透出一丝亮色,符合中国人传统的阅读心理。(每点2分,共6分)
(示例二)情节多余。①小说以“我梦见五个饽饽没有丢”结尾,以虚写的形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余味和思考。②也更能突出下跪的屈辱给“我”造成的内心的创伤。③五个饽饽又神秘地出现,冲淡了小说沉重抑郁的氛围,也淡化了对那一段苦难生活的深入反思的主题。(每点2分,共6分)
四、语言运用。(本大题共12分)
18. (1)关汉卿不肯大团圆,痛陈窦娥的冤情,控诉了封建吏治的黑暗。(2)曹雪芹不肯大团圆,描写宝黛爱情悲剧,昭示了封建家族的衰落。
(每句3分,句式相同给1分;对课文主旨把握正确,认识深刻给2分。)
19.⑴所有人都痛恨,众志成城。⑵雾霾危害每一个人,不论身份。⑶中国人更清楚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得分标准:一点2分,言之在理即可得分。)
五、作文。(本大题60分)
参照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总结:2014年高一下语文模块三考试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小编的整理可以帮助到大家,祝大家学习进步。
小编推荐:
标签:高一语文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