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试题

高一下册语文试卷2014

编辑:sx_chenj

2014-05-18

高一下册语文试卷2014一、基础知识(25分)

1、下列加黑的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脉脉(mò mò)立仆(pú)长歌当哭(dàng)禅让(shàn)

B:蛰居(zhé)曲折(qǔ)桀骜(ào)端倪(ní)

C:憧憬(chōng jǐng)菲薄(fēi)嫉恨(jí)蹊跷(qī qiāo)

D:吝啬(lìn sè)踌躇(chóu chú)拓片(tà)气馁(něi)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分)

A:锲而不舍 肆无忌惮 刚愎自用 鞠躬尽瘁

B:磬竹难书 挑拔离间 谈笑风生 草菅人命

C:别出新裁 卧薪尝胆 原形毕露 迫不急待

D:纷繁芜杂 残羹冷灸 甘拜下风 层峦迭嶂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二环路重新修复时,选定前门大街为防裂__________区,以为北京市区道路的维修提供新的依据。

②国际互联网传递着世界的最新消息,它______了各国文化,使愈来愈多的人相互了解。

③水灾给当地百姓带来巨大的损失,________最重要的问题是保住生命,重建家园。

④虽然谁都没见过凤凰,但人人都把凤凰视为一种吉祥鸟,传说这种鸟只有在_____时才出现。

A:试验 沟通 现实 盛世

B:实验 沟通 现时 盛世

C:试验 勾通 现实 盛事

D:实验 勾通 现时 盛事

4、下列各句中加黑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B:她从小养成了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三十年前,他学建筑,我学法律,如今我们异曲同工,为开发地区经济贡献力量。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学习教育要抓好素质教育,因为素质教育抓好了,关系到能不能对下个世纪提供大量后备人才。

B:华西村能有今天的面貌,靠的是村民们艰苦创业取得的。

C:"熟读胸中自有,多写笔下生花"是古人学习汉语的宝贵经验。

D:经过半年多的围剿,4个犯罪团伙全部被捣毁,同时抓获案犯76人。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江南的"水",有凌空飘逸的,有汪汪一碧的,有晶莹清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它们是瀑布,深潭、琼浆,他集中地描绘出水的形、色、质。

B:他逼真地描绘出水的质、色、形,它们是琼浆、深潭、瀑布。

C:它们是琼浆、深潭、瀑布,他逼真地描绘出水的质、色、形。

D:他逼真地描绘出水的形、色、质,它们是瀑布、深潭、琼浆。

7、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英国--小说

B:《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刘禹锡--唐代--诗歌

C:《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

D:《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顾城--中国当代--诗歌

8、对下面这首唐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寒 食

【唐】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A:"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描绘了长安无限春光,渲染了深远迷蒙的意境。

B:第二句中一个"斜字,活画出柳枝在春风中随意飘荡,轻盈飞舞的情态。

C:"传蜡烛"描绘了寒食傍晚从皇宫向高官府第流淌着跳动着温暖与光明。

D:第四句中的"轻烟"生动地描绘了柳絮如烟,翩翩起舞,弥漫空中的情景。

9、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于诗中,共同构成了动人意境,颇有艺术辨证法,下列唐诗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 (2分)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社》)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10、对下面这首现代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纸 船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粘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她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923年8月27日

A:诗的第一节,诗人从自己充满童心的行为--折纸船写起,看似平淡的四句诗,却为感情喷发做了铺垫。

B:诗的第二节,写纸船的去向总不合自己心愿,但自己仍不灰心,至于希望纸船去什么地方并没有点明,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

C:诗的第三节"卒章显志",诗人设想奇特,写出了母亲对自己的思念之情。

D:这首诗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发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此外,诗行较长,语调缓慢,也与绵长的思念相协调。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下列各句中加黑词活用方式相同的是:( ) (1分)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②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

③.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④.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下列各句中加黑词与"暮寝而思之"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1分)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C.阀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13、下列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陈涉者,阳城人也。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邻之厚,君之薄也。

D.贾生,洛阳之少年。

14、邹忌是怎样分析"王之蔽"的?(用原文回答)(2分)

答: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20题。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15、对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桓侯故使人间之(扁鹊)。

B.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C.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17、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黑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2)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3)密诱问,乃知其郡督也。(4)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A.(1)与(2)相同,(3)与(4)不同

B.(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C.(1)与(2)不同,(3)与(4)相同

D.(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18、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 .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以后,又跟随旅伴上路

B.先其将归,请假还家--早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

C.阴资装,百余里要之--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

D.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于是拿出先前给自己的绢答谢他,并把他打发走。

1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 ) (2分)

(1). 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2).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3).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4).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5).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6).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A.(1)、(2)、(4)   B.(1)、(5)、(6)

C.(2)、(3)、(5)   D.(3)、(4)、(6)

2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励名节,品格高尚,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从无靡费之举。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

B. 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胡威辞别回家时,他仅取绢一匹送作路资。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明,此绢为正当所得,并非不义之财。从而赢得了儿子的敬佩。

C. 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

D. 晋武帝十分赞赏胡质,他问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说"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

认为自己远远不如。这既说明了胡质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亲的心情。

三、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完成21-24题(10分)

美感和联想

联想是就见到甲而想到乙。甲唤起乙的联想通常不外起于两种原因:或是甲和乙在性质上相类似,例如看到春光想起少年,看到菊花想到节士;或是甲和乙在经验上相接近,例如看到扇子想到萤火虫,走到赤壁想起曹孟德或苏东坡。类似联想和接近联想有时混在一起,牛希济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两句就是好例,由罗裙与欢爱者相近,芳草又与罗裙颜色类似。

意识的活动就是联想在进行:所以我们差不多时时刻刻都在起联想。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如果没有它,知觉,记忆和想象都不能发生。在大多数的情境之中,联想是自由的,无意的,飘忽不定的。比如我现在从"火"字出发,就想到红,石榴,家里的天井,浮山,雷鲤的诗,鲤鱼,孔夫子的儿子等等,这个联想线索前后相承,虽有关系可寻,但是这些关系都是偶然的。我的"火"字的联想线索如此,我自己在另一时境或是换一个人,"火"字的联想线索却另是一样。这种自由联想好比水流湿,火就燥,少有勾搭,即被牵拌,未登九天,已入黄泉。

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回忆。

在"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的人看,芳草是很美的。据一派心理学家说,对颜色的偏好也是联想的作用。红色使人觉得温暖,青是田园草木的颜色,所以看到青色可以使人想到乡村生活的安闲。许多小孩子和乡下人看画都是欢喜它的花红柳绿的颜色。有些人看画是欢喜画里面的故事,乡下人欢喜把孟姜女,薛仁贵、"桃园三结义"的土糊在壁上作装饰,是因为他们可以提起许多有趣的故事的联想。我和朋友们到画馆里看画,见到他们所特别注意的第一是几张有声名的画,第二是有历史性的作品,象伦勃朗所画的老太公和老太婆,和后期山水风景之类的作品,他们却不悄一顾。此外又有些人看画(和看其他一切艺术品一样),偏重它所含的道德教训。哲姆士在一部书里说过有一次见过一位老修道妇,站到一幅耶稣临刑图前合掌仰视,悠然神往。旁边的人问她那幅画何如,她回答说:"美极了,你看上帝是多么仁慈,让自己的儿子被牺牲,来赎人类的罪孽!"

在音乐方面,联想的势力更大,多数人在听音乐时,除了联想到许多美丽的意象之外,

便别无所得。他们欢喜这个调子,因为它使他们想起清风明月;不欢喜那个调子,因为它唤醒他们以往的悲痛的记忆。钟子期听伯牙弹琴时,惊叹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李颀在胡笳声听到的是:"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苏东坡形容箫声说: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舞幽谷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些都可以证明多数人欣赏音乐,都是欣赏它所唤起的联想。

联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呢?

历来学者对这个问题可分为两派,一派的答案是肯定的,一派的答案是否定的。这个争辩就是在文艺思潮中闹的很凶的形式和内容的问题。依内容派说,文艺是表现情思的,第一流的文艺作品都必须有高深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但是侧重内容的人往往从此抽出两个其他的结论,第一个结论是有些情节能够唤起富丽堂皇的联想,有些情节只能唤起丑陋凡庸的联想。第二个结论就是文艺应含有道德的教训。从前人的"思无邪","言之有物",现在人所谓"哲理诗","宗教艺术",等等,都是侧重文艺的内容和文艺的无关美感的功效。

而近代形式派则提出"为艺术而艺术"。他们说,两个画家同用一个模特儿,所成的画

价值有高低;两个文学家同用一个故事,所成的诗文意蕴有深浅。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内容而在形式。就拿图画来说,一般人看画,都先问里面画的是什么,是怎样的人物或是怎样的故事。这些东西在术语上叫做"表意的成分"。近代有许多画家就根本反对画中有任何"表意的成分"。看到一幅画,他们只注意到它的颜线纹和阴影,不问它里面有什么意义或故事。假如你看到这派的作品,你起初只望见许多颜色凑合在一起,须费过一番审视和猜度,才知道所画的是房子还是崖石。这一派人是最反对杂联想于美感的。

这两派的学说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我们究竟何去何从呢?

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但我们通常的联想往往是一种展转不止的乱想,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的意象,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面去,容易涣散精神,不专一。

所以虽然我们否认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分开了讲,不过关于美感和联想这个问题,___________。

21、针对第一、第二段以下不属于联想产主的原因是( )(2分)

A 由于两种事物在性质上相类似而生联想

B 由于两种事物在经验上相接近

C 在大多数的情境中联想是自由自在,飘忽不定的。

D 意识的能力使联想几乎能够无处不在

22、依据作者的思路,以下关于联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每个人的联想对每一个事物都有可能决然不同。

B联想在欣赏音乐中对人的影响大于它在人欣赏绘画和诗歌时的影响。

C欣赏音乐所得到的感受不过是重又欣赏了音乐唤起的联想,而不是美感。

D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所感受到美感大都来源于联想

23、不符合原文意义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对艺术品的鉴赏往往因联想而产生了某种快感,与美感是不同的。

B人们对艺术品的喜好,大多不是在艺术本身内寻求它的艺术价值。C联想十分有助于我们欣赏艺术品。D古代文学大师对于音乐的鉴赏不是艺术的欣赏。2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推断出作者的倾向,选择最恰当一项填在文段横线上( )(3分)

A我们反对形式派的主张。

B我们赞成形式派的主张。

C我们既反对形式派的主张,也不赞成内容派的主张。

D我们既不反对形式派的主张,也不赞成内容派的主张。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31题(18分)

(一)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

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

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其实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力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己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二)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A我还不料,B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C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D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

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他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5、在第一段中,作者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作者为什么"踌躇"?(3分)

26、第二段中,作者写了刘和珍与自己认识的经过。刘和珍留给作者的印象是怎样的?(2分)

27、第二段中,作者反复说"(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与后面的哪些内容相联系?作用是什么?(3分)

28、"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句话表现了作者的什么?(2分)

29、横线上面应填写的关联词语是(2分)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_

30、"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和"沉默啊,沉默啊!"分别属于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31、"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作者认为"缘由"是什么?下面四个选

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B."缘由"就是反动文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蒙蔽了广大人民群众。

C."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拿起屠刀,残酷镇压,人们不敢反抗了。

D."缘由"就是人们保持沉默,并在沉默中趋于灭亡,没有反抗的力量了。

五、(9分)

32、将下面这个长句子改写成三个连贯的句子。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内容不能删减,

原意不能更改: (3分)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

指示的禁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在下面划线的地方填上恰当的句子,使前后句子语意连贯,句式相同。(6分)

诗歌的感情想象的成分较多,比较注重情调,比较近于音乐,且大多有韵律;散文___________。(2分)

散文很象一条河流,它顺了壑谷,避了丘陵,凡可以流处它都流到,而流来流去却还是归入大海,就象一个人散步一样,散步完了,于是回到家里。诗歌很象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六、作文(任选一题, 60分)

一,题目:秋魂

注意:1.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

二、题目:心灵底片

注意:1.记叙为主,适当议论、抒情。2.不少于800字。

高一下册语文试卷

相关推荐

2014高一语文下册试卷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