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试题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整理

编辑:

2013-10-31

(二)、古诗词鉴赏(10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6.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

(5 分)

答:

7.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勘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5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子曰:“

,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

。”《为政》

(2)潮平两岸阔,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 《春望》

(4)

(5)携来百侣曾游,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恰同学少年,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沁园春•长沙 》

二、现代文阅读(24 分)

黄永年先生二三事

张伟然

一九九六年春节刚过,我所在的单位办一个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到黄永年先生,让我去火车

站迎接。那之前我和他没见过面,出发前,我特地把他的大名写在一张纸上。

谁知那张纸竟一点都没有用。站台上人潮如涌,他从车厢里缓缓而出,我一眼就断定:这就是

黄先生。上前请问,果然。

出站的路上,我越想越觉得奇妙,于是问他:一九九○年六月初的某日中午,他是否在陕西师

大校门外的某个小餐馆吃饭?他觉得这一问好生突兀。我向他解释:那一天我和两位师兄在陕西师

大答辩硕士论文结束,导师何业恒先生设席感谢以史念海先生为主席的答辩委员会,坐定后看到来

了另外一干人,其中一位西装笔挺,走到史先生跟前恭恭敬敬行了一个鞠躬礼,当时我以为是个日

本学者,此刻回想,很像黄先生。黄先生没多想,浅浅一笑,说,那正是他。

这一笑让我顿时产生了一见如故的感觉。

研讨会期间,他领着几个人到苏州去买书。我因为要参与会务,也就没跟去。那个晚上去宾馆

里看他,老远就见他背着手在房间门口踱步,一会儿踱出来,一会儿又进去,步态煞是轻盈。我第

一次见他这样,觉得很好玩,忙走过去;他愈发得意,连说:“开心,今天开心!抓着辛德勇帮我刷

书!”德勇先生坐在门里边,一面拿一个大棕刷飞快地刷着书,一面嘴里念念有词地回应着黄先生的

调侃,动作和语调都特别地飞扬。

这是我目前为止见过的最令我神往的一幅“得书图”。之前我早听说过黄先生如何爱书,如何站

在旧书店门口一望,仅凭书根就能判断出书架上线装书的版本,那一晚算是初步有所领教。

随后几年,与黄先生的交往渐渐的多了起来。又是开会,又是专程来讲学。或者到附近有事,

顺便来停一脚。要不就是为一些事情而电话联系。记忆中拿起电话听筒就传来熟悉而亲切的“是张

伟然同志吗?……”也就在那以后的几年逐渐频繁。

有一次,从刊物上读到他回忆五十年代前期沪苏市面上宋元书的文章,里面详详细细地缕述每

个书店的每一种书,举凡书店来历、位置、经营特色以及书名、版本、品相、册数、价格乃至摆列

状况,纤毫毕现,历历如昨。我大感惊奇,颇疑他当年看过之后留有日记。不久他到复旦来,我当

面向他求证。他笑笑,说,哪有什么日记,就是因为喜欢,记住了,一直没忘,完全是凭记忆写的。

黄先生喜欢的书与我辈大不一样。我辈虽然也自命爱书,但大多从实用出发,或者能猎一些奇。

黄先生曾戏言,这些书就是扔在地上,他也不弯腰去捡。他是正经的藏书家,讲究版本、目录、校

勘,学有本原。我记得有一次他在复旦文科楼九楼开讲,开头讲研究文史须有一些基础,左手指一

屈,便数出这三门学问,然后再右手指一屈,数出音韵、文字、训诂。

对于文史学者来说,这些东西懂与不懂,平时好像不大成问题,但一到关键时刻,道行深浅便

云泥霄壤。黄先生在史学、古典文献学领域卓然名家,就是在古典文学方面,也有许多人所难能的

贡献,这不能不说是从他平时对书的喜好中涵养出来的。

2005年金秋,我和同事去陕西师大开会,回沪前,我们去看他。此时距前一次见他已隔有数年,

他各方面变化很大。瘦得厉害,精神也大不如前。说话慢而且轻,略显得有些吃力。

我万没料到出现在眼前的是这样一个黄先生。我问他平常下不下楼活动,他说不。他家住二楼,

没有电梯,只好就在房间里走走。我再问他休息得如何,他摇头,说,每天差不多睡到三四点钟的

样子就醒了,再也睡不着;想找点什么书来翻翻,可是,“我看现在这些书啊、文章啊,水平能达到

陈寅恪先生那样的好像也没有……”黄先生叹息着,轻轻摇头,脸上满是失望。黄先生说,他虽然

在北方已经生活了几十年,但对从小爱吃的家乡风味,仍然很喜欢。

出来走在路上,我心里不由得有一种隐隐的悲凉。我觉得黄先生对现今学术的态度,表明他对

当下的一切正在看淡,精神很可能会离尘世越来越远。这,实在是让人不堪深思的。

但我当时还是抱有信心。一来他思维仍一如既往地清晰而灵敏,二来他当时的身体状况,我以

为有着季节的原因。他有哮喘病,我第一次见他就知道的。我总希望等天气暖和了或到南方来了他

能好起来。

年关前,黄先生来电了,内容却是问我能否帮他买两个套在猫脖子上的药圈。他说他养的猫身

上长了虱子,猫老往他身上蹭,弄得他不胜其扰。如果能买到,希望能快邮过去。我对养宠物素乏

专攻,经人指点,得知小区门口正好有一个宠物用品商店,我一问,不仅有药圈,还有直接用的药,

而且都很便宜。我再一打听,我一个学生正好要去西安旅行,第三天就出发,于是我买好药和药圈

让学生带去,又快捷又方便。

安排停当后我打电话向他禀报,他料不到这一切居然这么巧,很是开心。我对他说:黄先生,

这是吉人天相啊!”他马上纠正:“不,这是吉猫天相。”

随后的日子复趋于宁静。我记得开春后还寄给他一篇刚完成的拙作供他消遣。我以为暂时不会

有什么事,买到他一本旧书,还想等他来沪再请他签名。然而,万不料,在一个毫无征兆的静谧的

雨夜,寿成兄突然给我来电话说:“老爷子走了。”

那是二○○七年一月十六日晚。

如今又快到了见黄先生最后一面的那个季节,西望秦天,想必早已秋风四起。在此我终于能写下以

上这些碎屑,聊以为对九天之上的黄先生的系念,愿缥缈长空不要隔断这来自人间的微末的温暖。

9.本文描写人物,语言简洁传神,往往寥寥数语就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请找出两处加以赏析。(6 分)

10.黄永年先生对于书籍的喜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 分)

11.在作者的眼中,黄永年先生是怎样的一位长者?请简要分析。(6 分)

12.本文写到两种对待书的态度: 我辈”爱书多从实用出发,或者能猎一些奇;而黄先生则讲究版本、目录、

校勘,学有本原。对这两种读书的态度,你如何看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 分)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