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xingt
2013-02-26
【摘要】鉴于大家对威廉希尔app 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语文教案:沁园春毛泽东”,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一语文教案:沁园春毛泽东
一、 沁园春毛泽东
教学目标:1、学习革命先辈青年时代树立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2、初步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3、培养学生读诗词、品赏诗词的能力,进而能对诗词作出正确的评价.4、有感情的朗读诗词,了解情景交融的特点,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悟作者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1、通过品味臆象,进一步感悟诗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作者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无畏的革命乐观精神.
教学难点: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诗词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和抒情性,深刻领会“浪遏飞舟”的含义.
2、准确把握这首词的情感基调.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方法:语言品读法、点读法、两比较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二教时
提问: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面对广阔的宇宙,作者感慨万千,“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主沉浮”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的意思。作者当时想到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1925年秋天,当时正是工农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革命形势下,统一战线内部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加紧了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在共产党内,党总书记陈独秀错误估计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等主张,拱手将革命领导权让给资产阶级。
这首词上阕写景,主要通过寒秋、霜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这些意象,表现出了作者独特和深沉的思绪.
学生齐读上阕,背诵上阕.
上阕侧重写眼前之景,下阕则是通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而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而含蓄地给“谁主沉浮”作答,主宰中国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学生齐读下阕.
下阕开头两句在全词的结构中起承接过渡的作用.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一个“忆”引出对往事的回忆.“峥嵘岁月”是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
从1911年至1925年,毛泽东同志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有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这样的岁月,就像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的高峰.
一个“恰”字统领下面七句,引出回忆,回答“谁主沉浮”(同学少年).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写同学们的精神面貌,青春年少,
热情澎湃,坚韧不拔,才华出众.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写同学们的活动和志趣.同学们激昂慷慨,奋笔疾书,为着革命理想,讥时弊,褒先进,评论国事,宣传真理,向军阀官僚、帝国主义展开了英勇斗争.
在这里,作者借对“同学少年”的回忆,展现了第三幅图景,“峥嵘岁月稠”,流露出了对往事的无限怀念,表现了作者和他的革命战友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思想感情.
最后三句是作者展现的第四幅图景:中流击水图.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里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浪里乘风破浪,鼓帆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
学生齐读全词,背诵全词.
总结:
我国古典诗词很讲究情和景的交融.这首词上阕虽然着重写景,但却处处景中寓情.词以“独立”开篇,以“江洲”为背景,构成以作者为主体的画面,流露出作者激荡的思潮,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不仅仅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而且寄寓着作者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的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也不仅仅是鹰、鱼自由世界的展示,而且包蕴着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下阕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字直贯下面七句,描绘了早期革命者的群体英雄形象.“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艺术地回答了上阕的发问,真可谓是景中寓情,情中显志,气势恢弘.
布置作业:
1、语文书第五页“研讨与练习”二
2、背诵默写全词.
附板书设计:
独立寒秋图: 独立寒秋 橘子洲头
万山红遍
远眺
层林尽染 静
漫江碧透 问 谁主沉浮
沁园春 湘江秋景图 近观
长沙 百舸争流
毛泽东 仰望 鹰击长空 动
俯视 鱼翔浅底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峥嵘岁月图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答 同学少年
中流击水图 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二、诗二首
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追求崇高的理想,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2、了解“自由体诗”的特点。
3、培养学生读诗歌、品赏诗歌的能力,把握两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深刻理解两首诗的意象及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展开想象和联想,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2、了解并掌握诗歌中运用象征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1、通过品味意象,进一步感悟诗歌中的意境美。
2、准确把握两首诗歌的情感及主题。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方法:语言品读法、点读法、比较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教时
导入课题:
请同学们一起背诵«沁园春·长沙»。这是一首词,表达的是作者阔大的胸襟和伟大的志向。词能表达作者的情感,诗歌又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
板题:诗两首
雨巷 解题:
这是一首现代诗。
我国现代诗有好多个诗派。主要有现代诗派、新月派等。«雨巷»是现代诗派。现代诗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围绕这个刊物并且创作诗歌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现代诗派的鼎盛时期。现代诗派并非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简单移入,它实际上是对象征诗派与新月诗派变革性的继承与发展,因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现代诗派的诗艺术核心是象征主义。
作者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8年后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分析:
这首诗是作者的成名作。
诗中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寂、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
教师范读全诗,全体学生集体朗读全诗,弄清全诗写了哪些意象?
雨巷、丁香、油纸伞、“我”、姑娘
在这些意象中,有两个意象是主要的,即
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静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着什么?
在第一次革命战争高潮中,作者受到了革命的洗礼,加入了共青团,在震旦大学投入了革命的洪流。然而,为他所意想不到的是1927年4月12日,反革命政变发生了,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者遭到屠杀,他也遭到通缉。据施蛰存回忆:“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舒望、杜衡都隐迹在我松江家里的小楼上。闲居无事,就以译书消遣。”“望舒译诗的过程,正是他创作诗的过程。译魏尔伦诗的时候,正是写«雨巷»的时候”。因而,«雨巷»的问世,除了诗人早年生活的触发外,更是作者在革命的低潮时期,躲进小楼、躲进“雨巷”的一种忧郁和苦痛的复杂思绪的抒写。
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花常见的有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无限的惆怅和愁怨。
总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诗中的两个重要意象——雨巷和丁香姑娘。尤其对“丁香姑娘”的多意象解读,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同时对这首诗也有了新的认识。
布置作业:
1、语文书第九页“研讨与练习”二
2、背诵默写整首诗。
第二教时
导入新课:
五四新文化运动揭开了中国文学史的新篇章。新思想、新观念的出现,必然呼唤着表达形式的革新,于是新诗应运而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诗人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用新的诗歌样式抒写心中的灵性,并产生了众多的诗歌流派。活跃于二十年代中后期诗坛的新月派便是其中之一。这里面有以诗歌奉献于个人理想的个人主义诗人,也有以诗歌为生命献身祖国的爱国主义诗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现代诗人的诗——
板题:再别康桥
解题:
“康桥”现通译“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作者1920年9月离开美国到达英国,在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做旁听生学习政治,于1922年8月下旬离开英国返回中国。1928年秋,作者再到英国,重访剑桥大学,并于1928年11月6日回国途中在轮船上作了这首诗。
这首诗以离别康桥时情感的起伏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放诗歌的录音。
学生注意诗的节拍与节奏的诵读。
下列诗句的节拍要注意: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学生齐读全诗,弄清:
全诗共七节,先后用了“ɑi ɑng ɑo ong e ɑo ɑi”等韵。从整体上看,用韵不一致,但每节内部用韵基本相同,使章节错落有致,给人一种旋律感。这就是作者以及整个新月派诗歌音乐美的追求和实践的体现。
全首诗四行构成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行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为六个(间夹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给人一种建筑美。
学生齐读全诗,弄清:
第一节:实写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别康桥时的情景;第二节:写岸边柳树倒映康河的情景;第三节:写康河的水草;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第五节:写诗人流连忘返,泛舟放歌的情形;第六节:写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第七节:呼应开头。
全首诗七节,每节均抓住了诗人感受最深的意象,构成了一幅画面。抓住了云彩、金柳、青荇、清潭、星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节。教师分析讲解。
这节诗所展示的情景是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艳的新娘。这艳影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鲜明,又是那样的甜蜜。
学生各自诵读第三、四、五节展开联想,在头脑中展现画面,思考这三节给读者的感受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美的感受。“水底招摇”的水草,榆阴下长满浮藻的清潭,天上“彩虹似的梦”,以及那“满载一船”的“星辉”,给人一种如入画景的感觉,构成了一幅黄昏康河美景图。看到如此美景,诗人的心情是非常欣喜、非常昂奋的。康桥培育了诗人心中的“梦”,是诗人的精神家园。
面对如此美丽的画卷,在这里诗人能寻找到自己的梦想,应该是依依不舍的。然而诗人呢?
学生齐读第一、六、七节。弄清“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为什么“但我不能放歌”?
这样写,主要是突出诗人悄悄别离康桥时凄婉、哀伤的情感。别离康桥,出于无奈,只好心中苍凉,只好静思默想,用无声把凄凉之情推向极致。
由此可见:诗人自由的理想王国与残酷的社会现实完全相悖,使得他由梦想跌入了现实,从而思想感情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学生齐读开头一节和最后一节,讨论弄清:
这两节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由于诗人对康桥世界的无限依恋、百般珍惜,不愿它完整受到人工损伤,不愿它的纯洁受到半点污染,不愿破坏这种心境和氛围,所以诗人“轻轻的来”“悄悄的走”。诗人“作别西天的云彩”“不带走一片云彩”,意在告白:康桥理想的破灭,隐喻诗人游历英国而一无所获,从而折射出了一个进步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彷徨。
总结:
这首诗由现实入手,展开回忆——寻梦,再回到现实,表露出了惜别心爱康桥
的依恋之情,展现了康桥的美好景象,表现了诗人热爱美丽大自然的感情,折射出了诗人苦闷的心灵。
布置作业:
1、语文书第九页“研讨与练习”一、三
2、背诵默写整首诗。
附板书设计:
雨巷 戴望舒
意象 象 征
雨 巷——追求之路
油纸伞——复古、怀旧、神秘、迷蒙
丁 香——美丽、高洁、愁怨
现实 轻轻的来 依恋珍惜
金柳
水草 惜别心爱康桥
再别康桥 寻梦 欣喜昂奋 热爱美丽自然
徐志摩 清潭 折射苦闷心灵
星辉
现实 悄悄的走 凄婉哀伤
三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自由新诗”的特点,领会“大堰河”形象的象征意义。
2、品味本诗精当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并通过叙事来抒情的特点。
4、分析诗歌的结构及对比、排比、反复等表现手法。
5、体会诗人对大堰河深挚的怀念和对旧世界的仇恨与诅咒。
教学重点: 1、把握诗中的意象。
2、了解并掌握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诗人感情变化的线索uo。
教学难点:1、作者塑造大堰河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
2、对这首诗歌形式的把握。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方法:语言品读法、点读法、比较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教时
导入课题:
说起母爱,同学们也许会记起孟郊的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么,诗人艾青对养母“大堰河”是如何怀念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
板题:大堰河——我的保姆
解题:
大堰河不是一条河流,是一位农村妇女。作者一至五岁的孩提岁月,都是在大堰河家度过的。大堰河十分疼爱自己的乳儿。她的几个孩子和作者就像亲兄弟一样,泥里爬,土里滚。大堰河不仅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作者,而且她那淳朴、善良、勤劳的品性和劳动人民的情感与美德,都在作者幼小的心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作者常说,自己在地主家庭里感受的只是“歧视与冷漠”,“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大堰河很爱我,我也爱她”,“在大堰河家里的五年,使我感染了农民的那种忧郁和感伤,使我对中国农民有了一种朦胧的初步印象”。因此,在作者后来走上诗歌创作道路时,作者是那样深沉地歌唱土地、歌唱农民、歌唱广大劳苦群众为反抗黑暗、压迫与残暴而进行的斗争。人们称这位诗人是“农民的后裔”“农民的儿子”。20世纪30年代末在上海,有位诗人见到作者时,激动地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纳河,埃及有尼罗河……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有大堰河!’”而后许多年中,也有一些人把“大堰河”误解为一条河流。但是,如果我们把拥有半个多世纪创作历程并在国内外获得崇高声誉的作者的诗歌,比喻成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那么,它永不枯竭的源头,就是“大堰河”!它的情愫、它的主题、它的美,都可以从这个源头找到答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作者早期的一首“在一定的规律里自由或者奔放”的自由诗,具有“回环往复的旋律美”和“浓郁细腻的油画美”。
本诗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和叙事特点的现代抒情诗。
作者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他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岁被领回家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
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1932年加
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被捕入狱,《大堰河——我的保姆》即写在狱中。这首诗发表后引起轰动而一举成名。抗日战争时期,是作者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潮期。代表作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太阳》《火把》等。1941年到延安,创作了《毛泽东》《黎明的通知》等名篇。1957年作者被错划为右派后,沉默了21年。1978年重返诗坛,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高潮期。其中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他在诗歌园地辛勤耕耘60年,为新诗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他的诗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1985年,作者荣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
分析:这首诗成功地塑造了保姆——大堰河这一勤劳纯朴的劳动妇女形象,歌颂了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勤劳、宽厚、善良的崇高品格,揭示了贫苦农民世代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命运,发出了对旧世界的有力控诉,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首诗共十三节。首先揭示大堰河与我的关系,接着怀念、讴歌、赞美大堰河勤劳、悲苦、善良的一生,最后是抒发作者对大堰河的怀念与赞美的情怀。
讨论弄清全诗结构。
第一部分<1——2节>写“我”和大堰河虽然阶级出身不同,却有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
第二部分<3——10节>以强烈的抒情笔调追述大堰河勤劳善良,为生活奔忙而受尽苦难的一生。
第三部分<11——13节>诗人思绪回到现实,回到监狱,用儿子对母亲的情感为大堰河写着一首呈给大堰河的赞美诗,直接抒发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敬爱之情。
同学们齐读全诗。
布置作业:
2、这首诗在意象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附板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结构 大堰河形象 感情 主要修辞 抒情方式
一、大堰河与我 悲苦低微的身世 怀念与痛悼 反复 间接抒情
大堰河勤劳、 勤劳善良 眷恋感激 反复
二、悲苦、善良 命运悲惨 与同情 排比 间接抒情
的一生
三、对大堰河的 千千万万劳动 讴歌与 呼告
怀念与礼赞 妇女的化身 赞美 排比 直接抒情
四、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左传》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赏析入物形象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5、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掌握“贰、军、辞、鄙、陪、敢、肆、济、阙、与”等十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学习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1、朗读法:2、问答法:
教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三课时
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弄清下列字、词和句子。
因:依靠 敝:损害 与:结交,亲附 知:同“智”明智 易:替代 夫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非,没有
吾其远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人微言轻:轻微
君知其难也:那是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喑地
共其乏困:代使者,他们 但微领之 :稍微,略微
学生翻译这一自然段,讨论回答问题。
这段写了两个人物,他们分别是子犯和晋文公,子犯主张袭击秦军,而晋文公却没有答应。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国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这里突出了晋文公具有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表现了他随机应变的胸襟和谋略。
总结全文:
全文四个自然段:
第一段:写晋、秦国郑 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 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段:写烛之武说退秦师 这是故事的高潮
第四段:写晋师撤离郑国 这是故事的结局
依据故事的情节,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将本文分作四个部分。
写作特点:1、精妙的对话,显示人物的思想风貌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例:“是寡人之过也” 显示郑伯勇于自我批评和宽大的胸怀。
学生再找事例。
2、恰当运用衬托手法塑造人物。
秦伯改变围郑主意,撤军回国,说明烛之武有突出的外交才能。
3、注意伏笔与照应,使文章构思精巧,结构严谨。
“夜缒而出”照应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和“国危矣”
4、波澜起伏,叙事详略得当。
“秦、晋围郑”大兵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使人心情紧张,而佚之狐推荐烛之武,使人看到了郑国的获救的一线希望。可谁知烛之武不愿接受使命。又使人感到希望渺茫。而郑文公的自责和开导,使事情又有了转机。全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重点放在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单交代。文章不是小说,故对烛之武“夜缒而出”的惊险场面,对郑国臣民
焦急等待烛之武消息,对秦君的神态等都未加描写。叙事有详有略,目的是为了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形象,突出他的辩才。
理 由: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背景
危急关头: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使烛之武 师必退
臣之壮,不如人
临危受命 烛之武:
今老已
寡人之过
郑 伯:
烛之武退秦师 郑亡,子有不利
《左传》 郑:郑知亡矣
亡郑——邻之厚,君之薄退秦师 秦:
舍郑——共其困,君无害
君为晋君赐
晋:
噘秦利晋
不仁
晋军退师击之 不知 去之
不武
五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教学目标: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战国策》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4、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
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论
教学重点: 1、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2、归纳整理本文出现的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和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1、从整体出发,观察燕太子丹遣荆轲刺奏王的意义。
2、理解学习本文历史的真实性和表达的艺术性。理解掌握古汉语的
特点。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方法:1、朗读法:2、问答法:3、讲解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导入课题:
“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见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在2003年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孰不知,在九千多年前的中国,就有人也使用过这一“现代化战争手段”,只不过它完全靠个人的力量。 这就是发生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末期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一方是势单力孤的燕国刺客荆轲,一方是势力强大的秦国皇帝秦始皇。想知道这场实力悬殊的斗争是如何展开的吗?想知道这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故事的结局吗?想去“亲历”这场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扣人心弦的历史场面吗?那就让我们随着汉代刘向的笔触,走进两千年前的秦国吧------
板题:荆轲刺秦王
解题: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初中语文课文中的《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全书对当时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多有鲜明生动的描绘,尤其描写了一系列“士”的形象。她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有时还运用虚构的手法。
《战国策》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就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方面。其文章风格是: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文章的特点还体现在: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轶闻掌故来增强辩词的说服力;大量运用对偶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长于铺张渲
染。
背景介绍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赵,杀掉赵葱,遂克邯郸,虏赵王迁。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事实是:“燕弱小,数困于兵,今举国不足以当秦。”(《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这时好象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
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
强敌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访得荆轲,即尊为上卿,然后派他到秦国行刺,其目的是要荆轲“劫秦王,使悉返诸侯侵地”,如不成,使“因而刺杀之”。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还是毅然前往,当事败后,荆轲身被八创却“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壮烈而死。本文记的就是这件史事。通过“私见樊於期”,“易水送别”,秦廷行刺等情节,塑造了荆轲这位敢于扶危济困、助弱御强、有勇有谋、视死如归的古代侠士形象。荆轲刺秦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千百年来,被受压迫的人们敬仰的原因,在于他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去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本文揭示了弱小燕国和强大秦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
荆轲: 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燕太子丹为了刺秦王,先找智能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柯。田光为了激励荆柯,便自杀了。荆柯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柯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翻译与分析:
课文是节选自《战国策·燕刺》中的一篇深受人们喜爱的名篇。文中反映的事件是重大的,文字十分精炼生动,情节发展波澜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全文通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始末,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与燕国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实际上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强秦同其他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斗争。
请同学们看课文,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掌握下列字的读音:
翦jiǎn 燕yān 谒yè 邑yì 亢kàng 於wū 戮lù
揕zhèn 袒tǎn 扼 è 拊fǔ 刎wěn 盛chèng 淬cuì
濡rú 缕lǚ 忤wǔ 竖shù 徵zhǐ 瞋chēn 遗wèi
庶shù 卒cù 且jū 箕jī 踞jù 眩xuàn
请同学们看《学法大视野》第19页“结构梳理”。
课文围绕“行刺”这一中心事件,根据故事发展即开端——行刺缘起;发展——行刺准备;高潮——廷刺秦王;结局——荆轲被斩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分析第一部分的作用及人物特点:
学生齐读第一部分,掌握下列字词及句式:
尽:全部 收:收获,译为占领 北:名作状,向北 乃:就
则:那么 岂:怎么 可:可以,能够 行:去 夫:句首发语词
之:代词,他 诚:果真,诚然 之:的 说:通“悦”,高兴
见:召见 以:连词,来 以:介词,因为 以:由于 愿:希望
穷困:古,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生活穷困,经济困难。
长者:古,品德高尚的人,今,年长的人。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①省略句。②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省略句。
译为:和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
学生翻译第一部分。讨论第一自然段一连用了哪六个动词?起什么作用?
“破、虏、收、进、略、至”: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交代了荆轲刺秦王的缘起。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
讨论第二段写了两个人物,即太子丹、荆轲。哪个是主要的?突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太子丹:恐惧
荆轲:愿得谒之 行而无信 秦未可亲 体现荆轲“言必行,行必果”的侠义精神,表现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特点。
学生再读这一部分。
开端——行刺缘起
准备信物 详写
准备利刃 一笔带过
发展——行刺准备 配备助手 一笔带过
怒斥太子
荆轲刺秦王 易水送别 详写
《战国策》 厚遗蒙嘉
顾笑武阳
高潮——廷刺秦王
图穷匕见
倚柱笑骂
结局——荆轲被斩
荆轲: 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超人的胆略、非凡的气质、视死如归。
六、鸿门宴
司马迁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
事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了解司马迁与《史记》,学习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手法。 3、了解刘邦胜、项羽败的原因。
教学重点: 1、学习紧凑地安排情节、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写法。
2、归纳掌握五个多义词的义项和两个文言句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1、项羽这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2、“因、如、举、谢、意”的义项和“此……也(耳)”“何以……” 句
式的特点。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讨论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二教时
课文是《史记·项羽本纪》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它记载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的场面,成功地塑造了项羽、刘邦、范增、张良、樊哙等的形象。全文以宴会这一事件为中心,以时间为顺序,以杀不杀刘邦的矛盾冲突为主线,细针密缝而又波澜起伏地将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个故事是怎样引出来的呢?
女同学齐读第一部分,弄清:
第一自然段:
沛公军霸上:名作动,驻扎,驻军 沛公欲王关中:名作动,统治
此其志不在小:形作名,小处 财物无所取:没有……的
未得与项羽相见:表情状,许可,能够 范增说项羽曰:shuì劝说,劝告
这一段交代了两军驻地及兵力情况,是哪些语句?弄清并翻译。
主要写了两件事。请找出每件事的起止:1<沛公左司马……在霸上>;2<范增
……勿失>。学生翻译两件事,弄清第一件事写曹无伤告密,挑开了矛盾,是故事的开端;第二件事写范增进言,使刘邦项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是情节的迅速发展.
第二自然段:
素善留侯张良:形作动,交好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名作状,连夜
臣活之:动,使动,使……活,(救活) 吾得兄不能举:名作状,像对待兄长一样
籍吏民:名作动,登记在册 固不如也:当然 比
杀人如不能举:好像 牢苦而功高如此:像,如
沛公起如厕:到,往……去 如今人方为刀俎:至于
闻妻言,如被冰雪:如同,像 天时不如地利:比,及
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到,往,去 万事如意:顺,随
如其离违,宜别图之:如果,假如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或者
空空如也:形容词尾,……的样子 因言曰:乘机,趁机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欤:于是,就 所谓因人成事者也:依靠,凭借
我欲因之梦吴越:顺着,根据 不如因而厚遇之:乘机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因为,由于 陈陈相因:沿袭
于今无会因:原因,理由
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结婚的事,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于与非常也:古,意外的变故;今,副词,很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现在别人(指沛公);今,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这一段着重写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主要写了两个方面:一是项伯夜访,项伯本为报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学生找出起止的地方并翻译。<楚左尹……不可不语>
作者特意交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其作用是交代项伯的身份,说明项伯在项羽集团中占重要地位。这样重要的人物,却在项羽要对刘邦采取军事行动之前,擅自离开军队为了朋友的安全,而不惜将军事秘密泄露出去。项伯的行动既暴露了项羽集团的弱点,也为后文矛盾的转化埋下了伏线。
“良乃入……项王许诺”这是第二个方面。学生翻译,弄清:这些文字是写张良献策,刘邦接纳了张良的建议。刘邦先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这一情节的变化,使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
男同学齐读课文第二部分,弄清:
第三自然段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动,使动,使……从
范增数目项王:名作动,用眼示意 常以身翼蔽沛公:名作状,象翅膀一样
至鸿门,谢曰:谢罪,道歉 哙拜谢,起:感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 乃令张良留谢:兼道歉和告辞义
张良入谢曰:道歉 使君谢罗敷:告诉
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道歉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推辞,谢绝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感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劝告
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凋落,衰亡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意愿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意思 目似瞑,意暇甚:神情,神态
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意图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意思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意料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意态,神情
已而楚相亡壁,门下意张仪:怀疑,猜疑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杀人如不能举:尽,全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起,举起 举其一不计其十:提出举出
举兵伐徐,遂灭之:发起,发动 戍卒叫,函谷举:攻下,占领
举贤任能:推荐 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科举考试
举世无双:全部,整个 范进中举:举人
第二部分着重写鸿门宴上的激烈斗争,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也是情节发展的高潮。
第三段首先采用的是对话,刘邦来到鸿门宴上向项王谢罪,项王留刘邦饮酒。接着写的是宴席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示意项王杀刘邦,然而项王迟疑不决;最后写范增召项庄敬酒舞剑,刺杀刘邦,受到项伯的阻挠,以剑护刘邦。
第三教时
第四自然段:
刑人如恐不胜:名作动,处罚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作动,使动,使之为王
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说来
这一段主要写樊哙闯帐,刻画了樊哙这一人物。着重从三个方面刻画:“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言描写,突出其忠勇的性格。“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行动描写,突出其无所顾忌、无所畏惧的英武形象。“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外貌描写,也显示了樊哙闯帐后的表情,突出了樊哙这一人物形象。他的一番慷慨陈辞,其意图则是:表明即使刘邦称王关中也是合法的,然而刘邦不这样做,这是对你项羽的极大的尊重,并且还直接指责了项羽“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赏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齐读课文第三部分,弄清:
这一部分是故事的结局,叙述宴会后的余事,主要写了哪些事?
第五自然段:
道芷阳间行:名作动,取道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反问句式,为,语气词,呢,表意……呢?
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何操”即“操何”,疑问代词“何”作宾语
纪信等人持剑盾步走:古,徒步跑; 今,步行
这一段主要写刘邦逃席间道至军,使矛盾趋于解决。
第六、七自然段:
间至军中:小路,名作状,从小路 拔剑撞而破之:形作动,击破,击碎
置之(于)坐上:省略介词句 沛公安在:在安,宾语前置,在哪里
吾属今为之虏矣:被,被动句
第六自然段主要写张良留谢,项王受璧而范增破计,暗示着鸿门宴会后的斗
争结局。
第七自然段主要写刘邦诛杀曹无伤,是故事的尾声,呼应开头。
全文围绕“鸿门宴”这一中心事件展开,依次写了哪些情节呢?
学生讨论弄清:
全文围绕“鸿门宴”这一中心事件依次写的事件是:
无伤告密<第一自然段的1句——4句> 范增说羽<第一自然段的5句——8句>
项伯夜访<第二自然段的1句——4句> 张良献计<第二自然段的5句——30句>
项王留饮<第三自然段的1句——6句> 范增举玦<第三自然段的7句>
项庄舞剑<第三自然段的8句——15句> 樊哙闯帐<第四自然段>
沛公出逃<第五自然段的1句——6句> 张良入谢<第五自然段的7句——17句>
项王受璧<第六自然段的1句——6句> 亚父破斗<第六自然段的7句——10句>
沛公除奸<第七自然段>
第四教时
齐读全文,弄清课文围绕“鸿门宴”展开,写了哪些人物?课文着力塑造的人物是谁?
全文围绕“鸿门宴”这一中心事件,写了项羽、刘邦、范增、项伯、樊哙、曹无伤。在这么多的人物中着力塑造的人物是:
项羽: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说明他刚直暴躁,骄傲自满。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说明他毫无主见,头脑简单。谋士范增献计,他先采纳计策,然后又失言。宴席会上,范增举玦示意杀刘邦,项王不应。这说明他刚愎自用。宴席上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说明他胸无城府,
有不忍之心。范增指使项庄在宴席上刺杀刘邦。樊哙闯帐,并指责项羽,而项羽却无言以对。这说明他不善辞令。沛公逃亡,张良留谢,他不在意,还若无其事地接受了刘邦的礼物。这说明他经验不足,没有远见卓识,最后由主动变成了被动。由此可见,项羽有许多弱点,不足以成就大事,正像范增所说的“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在作者笔下,项羽是个悲剧人物,是一个失败英雄的典型。
刘邦:项羽大军压境,知道自己无力抗衡,于是身入虎穴,低头谢罪,以平息项羽的
怒气,项羽不以礼相待,让其“此向坐”,也不计较。这说明他机智聪敏,能言善辩。他原本“贪于财货,好美姬”,为了帝业,他能克制自己,“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
幸”,他审时度势,“封闭宫室,还军霸上”。在得知项羽要进攻自己的危急关头,
他千方百计地想拉拢项伯,说“吾得兄事之”,与项伯会面时,还“秦卮酒为寿,
约为婚姻”,想利用项伯缓和与项羽的矛盾,挽回不利的局面。在宴会上,“项庄舞剑”,他知道不可久留,借上厕所的机会,“道芷阳间行”,偷偷流回军中。虽是逃跑,却让“张良留谢”。这说明他狡黠权变,工于心计。张良为他出谋划策,他言听计从,樊哙对他忠心耿耿,他时时带着他。说明他能知人善任,善纳意见。正因为能如此,他由被动变成了主动。
写作特点:
1、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
文中作者塑造项羽的形象主要抓住四个问题:是否对刘邦发动进攻;是否在宴席间杀死刘邦;对樊哙的越礼行为采取什么态度;对刘邦逃席又采取什么态度。
2、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
如:刘邦和项羽 张良和范增
附板书设计:
无伤告密
范增说羽
宴前 描写:语言、行动、外貌
项伯夜访
张良献计
项王留饮 人物:
鸿门宴 范增举玦 项羽: 刚直暴躁、骄傲自满
宴中 头脑简单、刚愎自用
司马迁 项庄舞剑 不善辞令、经验不足
樊哙闯帐
沛公出逃 刘邦: 机智聪敏、能言善辩
张良入谢 狡黠权变、工于心计
宴后 项王受璧 知人善任、善纳意见
亚父破斗
沛公除奸
七、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
恶如仇的精神。
2、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3、结合文意和具体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进而理解一段话的思路。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1、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全文思路。
2、学习文章叙事和写人的技巧,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
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方法:讲读法、朗读法、讨论法综合运用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二教时
具体分析每部分的思路:
阅读第一部分,思考这一部分交代写作缘起,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出现了两次。第一个“必要”,说的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君,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祺瑞反动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反动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个“必要”,在于唤醒麻木庸人,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个“必要”含义不完全相同,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这篇文章的写作动机。
从写作的缘起出发是常见的思路。课文为什么关于写作缘起要说那么多?思路为什么老是围绕这一点展开?
作者借写作缘起的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爱国力量方面,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显示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段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段政府诬指为“暴徒”的遇害者。反动势力方面,提出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
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表现了作者的爱憎之情,体现了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思路。
阅读第二部分,思考这一部分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怎样理解第三、四、五节内容之间的联系?
这一部分作者先回忆与刘和珍生前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害的经过。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思路的。
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第三节写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样一个热血青年“欣然前往”去请愿本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就不值一驳,只能使对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悲、憎恶、鄙弃。
作者写刘和珍的斗争,又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段政府反诬她们为“暴徒”,不但不值一驳,而且充分暴露出他们自己的暴虐。
这一节鲁迅先生追述了刘和珍生前的事迹。
第四节则是概括地叙述刘和珍惨遭杀害的事实。
第五节再详写刘和珍的遇难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齐读第三部分,思考这一部分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如何体会作者的匠心?
这一部分首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劝诫人民不要徒手请愿;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正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这一部分是按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从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中,可知:鲁迅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既不肯定一切,一味颂扬,也不否定一切,把惨案当作无所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地位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
思路从写否定的一面又转向写肯定的一面,篇末不致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们前赴后继奋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
第三教时
齐读第二节,思考这一节作者是如何安排思路的?
这一节第一段共五个句子。第一句表明记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
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的理想人格;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句、第四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比照。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
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这一节的思路流程应该这样来表述:面对惨案“真正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学生集体背诵这一节。
齐读第四节,弄清这节文字主要记叙刘和珍遇害。围绕惨案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又是怎样展开思路的?
这节文字以我的活动为线索,其思路是: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听到诬蔑——呼唤爆发。是按时间顺序展开的。
学生集体背诵这一节。
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
心坎里的同声一哭。”可见全文饱含着鲁迅先生的悲愤之情。
齐读“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出示投影: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论睁了眼看》。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迭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来和未生。《淡淡的血痕中》
“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这种黑暗现实。第一句话可以理解为:真正的革命者是敢于正视这种黑暗的现实的。两句话的含义可以理解为:真正的革命战士,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齐读第二十九页“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出示投影:假如这样的青年一杀就完,要知道屠杀者也决不是胜利者。
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
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无花的蔷薇之二》
“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无耻诬蔑。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即举行革命;一种是灭亡,即民众悲观失望,意志消沉,民族衰亡,但作者重在强调爆发。
齐读第三十页“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
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这”指代“三个女子”的“从容”。“这几缕血痕”指“三一八”大屠杀。“文明”“伟绩”“武功”都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万分悲愤的心情。
齐读第三十页“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出示投影: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空谈》
“大量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这里用煤的形成来比喻牺牲巨大才换来了社会的一点进步,而请愿何能推动历史的进步呢?可见作者是否定徒手请愿这种斗争方式的。
齐读第三十一页“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这是一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通过分析可见:《记念刘和珍君》其实是一篇对“三一八”惨案的述评。文章第一、二节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第三、四、五节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第六、七节,侧重于探求本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笔触涉及到三类人: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鲁迅先生愤怒地控诉段祺瑞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高度表现了一代伟大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发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附板书设计:
悼念刘和珍君 爱
控诉反动政府
写作缘由 逻辑
痛斥反动文人
唤醒麻木庸人 憎
记念刘和珍君 追述生前事迹 生前
鲁迅 记念主体 概括惨遭杀害 时间
详写遇难经过 遇害
劝诫不徒请愿 否定
教训意义 逻辑
鼓励奋然前行 肯定
八、小狗包弟
巴金
教学目标:1、探索作品主旨,了解“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体会文章
的思想内容。
2、学习巴金真诚解剖自己,用真诚、良知感染读者的为人为文的态度。
3、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4、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
教学重点: 1、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掌握通过文眼窥文“神”——主旨的方法。
2、学习课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2、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方法:讲读法、朗读法、讨论法综合运用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二教时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全文的思路,了解了小狗包弟的经历和作者的感情变化,把握了文章的主体部分。下面请同学们快速看完全文思考:
文章在小狗包弟的故事前后还写了些什么?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弄清:
在小狗包弟的故事前写了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即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作者这样安排,从写作思路看,是作铺垫,引出下文小狗包弟的故事;从思想内容看,两个类似的例子,表现出这类事情的普遍性;从写作效果来看,艺术家和狗的故事令人感
到触目惊心,而小狗包弟的故事却给人心灵深处更大的震撼力。
在小狗包弟的故事后写了作者对小狗包弟的真心忏悔和深切怀念,即文章的第十一、十二、十三自然段。作者这样写,其目的是自我反省,深化文章主题。
小狗包弟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这么好的狗,作者为什么要舍弃它,结果使它遭到厄运?
学生讨论弄清:
在“文革”哪个时代,小狗包弟成为“包袱”,“我”自身难保。这就揭示了“文革”给人类和各种动植物带来的灾难。
作者在“文革”遭受了巨大的磨难,为什么不直接写自己的遭遇,而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文革”的现实?
明确:作者以一条小狗来反映社会现实,一来是提醒我们,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权。第二,写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映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体现“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这也体现了“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另外,小狗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那一段历史是分不开的,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表现作者自己的心灵历程。
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我们应该如何看?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这是是非观念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是他们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从文章的片断描写当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社会的动乱,所以我们对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文章的结尾作者对小狗包弟表示深深的忏悔,作者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总结提示: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当责任,而作者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人们对于“文革”的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
对于一篇文章,在整体感知后,重要的是对其精彩部分进行研读,这样我们才能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
全体学生齐读第三十三页“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
这里的一“笑”一“流泪”,前后形成鲜明对比,更加体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朗读时,要体现出无助、痛苦的情感。
全体学生齐读第三十四页“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这个句子作者于质朴简洁的语言中,道出了自己的真情,毫无保留,毫无掩饰。这体现了他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讲出真话的精神。朗读时,“不怕”一词要重读,要表现出坚决无畏的态度;“表示歉意”要读出深深自责的情感。
课堂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给了我们许多写作文的启示:关心社会现实,重视文章的现实意义;表达真情实感,不要追求夸饰,不要过分追求“技巧”;要不断训练眼力,要以小见大,从细小的事物中发现和展示社会的变迁、大众命运的痕迹。
作业:
1、语文书第三十五页“研讨与练习”一
2、写一个身边的平凡人的平凡事,来展示一段历史或社会的变迁。
附板书设计:
小狗包弟
巴金
引子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包弟的经历 我的感情变化
↓ ↓ ↓
开端 包弟来历 被转送给 高兴
↓ ↓ ↓
发展 在家七年,与包弟相处很好 与“我们”亲密相处 快乐
↓ ↓ ↓
结局 痛别包弟 被追杀 歉疚
↓ ↓ ↓
尾声 忏悔、怀念歉疚 被解剖 忧虑、
九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3、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教学重点: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教学难点: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方法:赏析法 讨论法 朗读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二教时
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梁启超在演讲中给听众留下的深刻印象。这节课我们首先讨论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是说梁启超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他是怎
样的一个人?
学生讨论明确:
梁启超演讲时的特点: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声 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睿智)
内 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识、学识丰富)
表 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感情丰沛)
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
步履——稳健
气质——风神潇洒(潇洒自信)
肖 象 眼神——光芒四射
神态——生动有趣(自负、谦逊)
语言——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
动作——手舞足蹈(自由洒脱)
从梁启超演讲的各种情况来看:梁启超先生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感情丰沛,沉稳、睿智、潇洒,热心肠而又谦逊的学者。
对梁启超的这一形象,作者是怎样在行文中展现和刻画的呢?即梁启超的形象是如何在文中得到完美展示的?
学生思考讨论明确:在对事件的描述中插入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细节描写,在细节和侧面描写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
如:第36页第三自然段:“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外貌、神态、动作描写
第37页第八自然段:“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动作描写
第37页第八自然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本文是叙事散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对梁启超的敬仰、欣赏、赞美之情是怎样抒发的?
①直接表达
第36页第一自然段:“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怀着无限的景仰”。
第37页第九自然段:“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强烈多少倍”。
第37页第十自然段:“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②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
第36页第一自然段:“我很幸运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第37页第七自然段:“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第37页第九自然段:“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对此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③完全含蓄的表达
第36页第三自然段描写外貌,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
第37页第八自然段:“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纯粹是动作描写,但读者仍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标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以学生的辈分称呼梁启超,已是一种
尊敬和爱戴。
作业:
1、语文书第三十七页“研讨与练习”二、三
2、请抓住某一个人的特征,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各写一段文字。(每段文字不少于50个)
附板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声 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睿智)
内 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识、学识丰富)
表 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感情丰沛)
梁启超演讲时的特点
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
步履——稳健
气质——风神潇洒(潇洒自信)
肖 象 眼神——光芒四射
神态——生动有趣(自负、谦逊)
语言——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
动作——手舞足蹈(自由洒脱)
十 短新闻两篇
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特点。
2、品味文章语言,学习写作特点。
3、了解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1、两篇新闻的表达技巧。
2、标题的新颖。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 合作 交流
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教时
导入课题: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共同学习四位记者通力合作所写的一篇新闻——
板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解题:
标题是一个“主谓倒装”的句子。作者这样安排,更能表达情感。在写法上,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虚,指英国结束了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实,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离开香港。其意义(见学法大视野第四十三页)①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②“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历史终告洗刷。
课文是一篇新闻。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其基本特征是:真实性、时效性、文字少、篇幅小。种类分为:动态消息、综合消息、典型消息、述评消息。其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个部分。标题又分为主题(主标)、引题(印标)、副题(副标)三种。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一般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洁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一般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其作用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结尾是指新闻消息的结语,有小结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形式。
分析:
全文共十一个自然段。(见学法大视野第四十三页“结构梳理”)导语(第1自然段):概述全文事件——香港降下英国国旗,英国撤离香港。主体(第2—10
自然段):具体描述香港回归,英国撤离的几个场景。结尾(第11自然段)英国的殖民统治一去不返。
学生观看书中图片、快速阅读全文,按时间顺序找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的活动并在书上作批注。
学生讨论弄清:
按时间顺序,英国殖民者在文中的活动是:
4时30分:末代港督降旗仪式。(第3自然段)
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第5自然段)
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第7自然段)
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第8、9自然段)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第10自然段)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文中的主体部分写了几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弄清:
主体部分一共写了三次降旗。
第一次(第3自然段):降旗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来,这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
第二次(第6自然段):降旗是港岛每一天的降旗,平时降旗是很平常的,但这一次降旗意义却非常大,因为这面旗帜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第三次(第8自然段):降旗是写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指名学生郎读全文,其他同学找出文章在写现实场景的同时,又相应地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些材料有何作用?
学生讨论弄清: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了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降旗仪式,则令人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材料看上去并不杂乱无章,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用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厚重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文章在写法上,也很有特色。多次运用了对比,请看书把它们一一找出来:
学生讨论弄清:
第一处(第3自然段):“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这一对比,强调了这次升旗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象征着英国殖民者在香港统治的终结。
第二处(第5自然段):“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这是将“不列颠尼亚”号和巨幅紫荆花图案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即将结束,
而作为特别行政区象征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香港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三处(第11自然段):“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一对比,包含
着无穷的意蕴: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黯然地从海上离去。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导语:香港末代港督离开香港
4时30分:末代港督降旗仪式。
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
主体 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结尾: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第二教时
导入课题:
有人说:过去的100年是血腥的世纪。有人统计20世纪世界共发生十大天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约3千万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战死亡人数则超过5千万人,二次大战后至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战事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不下一次大战的死亡人数了。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祸远比天灾让人恐慌。20世纪的种种“人祸”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让人类伤亡惨重、涂炭生灵的,更多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二十世纪德国法西斯造成的人祸,了解了解他们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板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解题: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
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当年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千米,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维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莫诺维策营又包括40个小集中营,分布在波兰南部整个西里西亚地区。1940年到1944年,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这里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害。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大罪的历史见证。
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分析:标题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是一个否定句,意义是说: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既然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而且这篇文章还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请同学们看书,从文章中找出答案。
书第42页第6自然段:“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作者怀着使命写这篇新闻想告诉人们什么呢?
学生思考、讨论弄清:
作者想告诉人们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恐怖以及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揭露德国法西斯的罪行,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告诉人们的?
文章一开始(第二自然段)就通过震撼人心的议论写出了布热金卡这个地方充满恐怖、阴森、惨绝人寰。接下来,作者引入一些背景材料(第四、五自然段)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主体部分(第七至十四自然段)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从毒气室(第八自然段)、焚尸炉(第九自然段)、女牢房(第十自然段)、试验室(第十一自然段)、纪念墙(第十三自然段)一直写到绞刑室(第十四自然段)。对这些地方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它多么阴森恐怖,而是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来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作者成功的运用了细节描写和精辟的议论。请同学们看书,找出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和议论的语句,并体味其含义。
细节描写的语句:
书第42页(第10自然段):“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一细节描写,从侧面写出了德国法西斯对集中营中的女囚摧残已经到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书第42页(第13自然段):“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细节描写。在集中营长廊里那数以千计的遇难的囚徒们的照片中,竟有这样一张充满青春与梦想的照片,而这美好的生命已经化
为灰烬,这不正是对法西斯的有力控诉吗?
议论的语句:
书第41页(第1自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
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这一段议论,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这里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书第41页(第2自然段):“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嘻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这里的议论,四个“不该”连用,写出了布热金卡这个地方充满恐怖、阴森、惨绝人寰。有着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书第43页(第14自然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作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者却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不难看出:标题虽然说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而作者却写出了奥斯维辛令人震撼的新闻。无情地控诉了德国法西斯惨杀犹太人,灭绝种族的滔天罪行。
自此,我们一起学过两篇新闻,以前同学们也学过新闻。想一想,此篇新闻与前一篇新闻和以前学的新闻在写法上是否相同?
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
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一种是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
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
此篇新闻不同。作者是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它之所以成为新闻史上的名作,就在于本篇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于细节,以冷峻的视觉,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文中作者没有一句正面控诉德国法西斯暴行,却强烈地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奥斯维辛 参观者
毒气室
可 怕 焚尸炉 议论 精辟
阴 森 女牢房
恐 怖 试验室 细节
惨绝人寰 纪念墙 描写
绞刑室 神态
十一、包身工
夏衍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领会文章中心思想。
2、理解文中有关语句的概括作用。
3、认识包身工制度的残酷野蛮的反人道本质,接受情感教育。
4、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文中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1、典型场面、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所表达的深层意思。
2、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方法:讲读法 讨论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教时
导入课题:
当我们坐在教室里,汲取知识的琼浆时;当我们漫步在阳光下,欣赏周围的美景时;当我们围坐小桌旁,和家人幸福地交流时,我们不会想到,还有一群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同龄人,她们的生活里没有阳光,没有自由,没有欢乐,只有没日没夜的工作和忍受非人的折磨,她们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反映旧社会妇女儿童遭受残酷剥削的文章——
板题:包身工
解题:
包身工:旧社会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被贩卖的都是女孩子,由承包人送到工厂做工,身体无自由,工钱全归承包人所有。
1935年作者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在详细地占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写成了此篇文章。文中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之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同时告诉人们,包身工制度是在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
课文是篇报告文学。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可以写人,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其特点是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
作者:夏衍,原名沈乃熙,号端先,浙江杭县人。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日本,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曾写过许多作品,代表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剧本,并把小说《春蚕》《祝福》《林家铺子》等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作品收入《夏衍选集》。
分析:
报告文学是一种兼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文体。说它是“报告”,是就题材来
说的,它必须选择真人真事的新闻题材,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说它是“文学”,是就表达来说的,它必须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再现生活。如注重选材的生动、形象,布局的精巧,笔调的富有特色等。
请同学们先看“学法大视野”第四十八页“结构梳理”,再快速阅读课文。
1、掌握下列划线的字的读音:
夏衍 yān 蠕动rú 骚动 sāo 呵欠hē 迟钝dùn 惺忪xīngsōng
咳嗽késòu 水门汀tīng 褴褛lánlǚ 荤腥hūn 执拗niù 契据qì
栅栏zhà 莴苣wōju 怜悯mǐn 锭壳dìng 轧坏yà 谄媚chǎn
贿赂huìlòu 骷髅kūlóu 焦灼zhuó 游说 shuì
2、掌握下列词语:
惺忪:刚睡醒尚未清醒。
褴褛:衣服破烂。
游说:文中指四处活动,用谎言劝说别人。
契据:契约、借据、收据等的总称。
见机:看情况(办事),文中是“知趣”的意思。
屏气:有意识地闭住气。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施与:以财物周济人。
呻吟:病痛时发出的声音。
一听天命:全听凭命运的安排。一,全;听,听凭,听任。
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了生死赏罚的大权,横行霸道,对人民生命财产随意处置。生,让人活着;杀,叫人死亡;予,给予;夺,剥夺。
3、把握文章的结构:
作者为了更好地表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集中写了她们一天的生活请同学们找出来,并给课文划分结构。
文章篇幅比较长,段落和我们所学的一些课文稍有不同。其结构有两种:
依据包身工的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1(从文章开头至第49页“……中国奴隶的冤魂”)按时间顺序,抓住包身工们一天生活的三个场景,从住、吃、劳动条件等方面描述包身工的苦难生活。2(从“两粥一饭”至结尾)总结全文,作者概括包身工们的非人生活,并提出了自己的愤怒控诉。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1(从开头至第45页“理发铺一类的买卖”)记叙包身工起床情景,兼议包身工的来源和身份。2(从“四点半之后”至第47页“……包身工们的身上去了”)记叙包身工的早餐情景,论及包身工发展的原因。3(从“五点钟”到第49页“……中国奴隶的冤魂”)记叙包身工上工的情景,用具体材料和数字说明帝国主义工厂对包身工的残酷剥削。4(从“两粥一饭”至结尾)总结全文,沉痛概述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愤怒控诉野蛮的人吃人制度,并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
第二教时
文章抓住包身工的活动,着重描写了三个场景,将包身工的一幅幅血淋淋的生活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请同学们从书上一一找出来。
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包身工这个群体的生活的?
起床<第1——5自然段>
三个场景 早餐<第9——11自然段>
上工<第18——23自然段>
作者是这样写包身工这个群体的生活的:为了准确而深刻地再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残酷,作者精心选材,描写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状况。使用的手法是“点面结合”。
所谓“点”,就是一些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和典型的细节。所谓“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文中“点”的刻画,是填充文中的具体材料;“面”上的描述则搭起了一个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基本框架。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文中“点”和“面”的描写。
学生讨论弄清:
文中“面”上的描写,主要指的是人物的群体描写。课文里写包身工的起床、吃粥、像放鸡鸭一般地走进工厂、在工厂忍受各种威胁的情景,都是先作一下概括性的叙述。如清早起床的场景,开场便是一个凶恶男人破口大骂,在这叫骂声中,包身工们出场了,穿衣、提鞋、小便、胡乱的踏在别人身上,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提着裤子争夺马桶……这里面,作者并没有具体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的描绘出人物的群像。包身工是一个群体,描写她们的生活,必须通过整体速写,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现。
但仅有概括的描述,会显得单薄。于是作者选取了典型人物和典型细节来刻画。如文中三次提到的“芦柴棒”。
请同学们看书,在文中找出来:
第一次:(第44页第五自然段)由老板喊她的名字而写出她那“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的外貌。
第二次:(第46页第十三、四自然段)写她病倒了,尽管是急性的重伤风,尽管“她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缩做一团,尽可能地不占地方”,尽管她“用手做着手势,表示身体没力,请求他的怜悯”,但老板为了不丧失一天的利润,还是要用各种毒辣的手段来强制她做工。
第三次:(第49页第二十六自然段)写芦柴棒身体瘦得像骷髅一样,甚至连“抄身婆”都不愿意用手去接触她的身体,即使这样,老板也绝不放她回去。
“芦柴棒”是众多包身工中的一个典型人物。文中作者虽然写的只是一个“芦柴棒”,但让读者看到的却是成百上千各“芦柴棒”。“芦柴棒”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经常受到的虐待和污辱的缩影;老板要芦柴棒“做到死”,也是每个包身工们最终都不可逃脱的厄运。
文章通过对“芦柴棒”悲惨遭遇的描述,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被摧残的悲惨命运。
另外,文中还有一些典型事例,如没吃上粥的包身工,接受老板娘亲自制作的“美食”;典型细节如她们“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等,都使得包身工们的苦难生活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以上的场景描写都是作者亲眼所见的事实,用来写包身工的材料。
报告文学和新闻一样,所用到的材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事实,一类是背景材料。
同学们看书,思考:文中三个群体的场景描写和对“芦柴棒”这一典型的三次描写以外的其他材料,属于哪一类?在文中它起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
第45页的第7至8自然段 兼议包身工的来源和身份
背景材料 第46到47页的第12至17自然段 论及包身工的发展原因
第49页的第24、25自然段 揭示包身工被残酷剥削
文中的新闻材料和背景材料作者是通过“但是”“尤其”“实际上”这些关联词自然地衔接起来的。这样一来,文章就显得更加紧凑,融为了一体。
全文在写法上不仅精心选材,恰当地运用描写,注意点面结合,在用词上也很有特色。如: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文章一开头令人震撼,它不仅强调了时间之早(清晨四点过一刻),更令人心惊的是,那里不是人,而是“生物” 。为什么是“生物”?她们没有人的生活,更没有人的尊严。因此,她们就只能像蜂房里的蜜蜂那样“蠕动”了。“生物”和“蠕动”这两个词用得准确,写出了包身工们的生活悲惨。
(第48页第二自然段)“红砖头的怪物,已经张着嘴巴在等待着它的滋养物了
。”此句中的“红砖头的怪物”指的是帝国主义资本家的纺织厂。“张着嘴巴”既形象的写出了它的大门洞开,等待着廉价劳动力的情形,又暗示了帝国主义资本家吃人的本性。对于这些封闭严密,又有重重关卡,打手密布的纺织厂来说,弱小的乡下小姑娘们真正是“滋养物”,让纺织厂变得庞大。他们的暴利,就是用包
身工们的血汗凝成的。
包身工
夏衍
新闻材料 背景材料 描写
起床 包身工的来源和身份
三个场景 早餐 包身工的发展原因 议论
上工 包身工被残酷剥削
总结全文 概述包身工的悲惨命运
十二、飞向太空的航程
贾永 曹智 白瑞雪
教学目标:1、了解航天事业发展的艰难和科技工作者的拼搏精神。
2、理清文章结构。
3、学习并掌握新闻的写法。
4、分析课文标题的特色,学会拟新闻标题。
教学重点:分析本文的叙述层次。
教学难点:1、段和段之间的衔接。 2、描述式、评论式的导语方式。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方法:讲读法 讨论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教时
导入课题:
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入太空。航天英雄杨利伟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但是就在他得到亿万华夏儿女崇敬和传颂之时,大家可曾想到,在他成功的背后经历了多少次由小到大的训练,又有多少科技工作者在默默地做着奉献。 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段经历——
板题:飞向太空的航程
解题:
俗话说“画龙还须巧点睛。”如果把写文章比作“画龙”,那么拟题就是“点睛”。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又非常简约。(见学法大视野第53页“互动课堂”1)它具有两层含义:①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成功飞向太空,标题实指的就是“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②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这个标题既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又限定了写作的范围。
课文是篇通讯报道。
通讯报道,是新闻的一种。其一般结构是: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三个臭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可以写人,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其特点是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
分析:
课文是一篇通讯报道。它是新闻一类。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是:导语、主体、结尾。
请同学们看书,弄清本篇通讯报道的结构。
本篇文章的结构见“学法大视野”第53页“结构梳理”。
导语部分共三个自然段。主要讲述了什么?
学生看书。思考、讨论弄清:
导语部分:点明了这则通讯报道想要传达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并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
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请同学们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概括:“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导语部分一方面指明事件的意义,另一方面点明了新闻的价值所在。
导语的写作技巧有:①拉近时间法,即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②提问作答法,即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③有意重复法,即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教时
阅读通讯报道的主体部分。思考这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讲述了哪些内容?
学生讨论、弄清:
主体部分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讲述的内容是: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提出搞人造卫星,拉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
1986年:出台的“863”计划,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催化剂作用。
1992年9月21日:江泽民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实验飞船发射成功。
2000年1月9日:“神舟”二号发射成功。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
2002年10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
从事航天事业,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上天,有许多方面的困难摆在航天科技工作者面前。具体有哪些困难呢?航天科技工作者是怎样克服的?
学生思考、讨论、弄清:
困难:(书第53页,第18自然段)首先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第二是安全返回技术;第三要研究出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克服的方法:(书第54页,第19—21自然段)第一项和第二项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中已有了解决的基础,第三项用了七年的时间,通过建立航天培训中心等一系列研究实验成功解决了。
请同学们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概括主体部分:回顾一代代航天人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
齐读通讯报道的结尾部分,思考这个结尾的特点和作用。
学生讨论弄清:
结尾和开头一样,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写新闻的必然结局,是意尽言止时的自然收笔,是主题思想的主要显示,是读者领悟文章内涵的一把钥匙。文章的结尾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能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增强感染力,使文章锦上添花。
请同学们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概括结尾部分: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实现民族飞天梦。
课文标题是“飞向太空的航程”,文中开始写了“神舟”五号的发射现场,按照新闻的一般写法,接下来应该报道“神舟”五号航天的有关情况,但作者却笔锋一转,写了近半个世纪来中国航天人的奋斗历程,这样写。是否符合新闻的要求?
学生讨论弄清:
新闻的主体部分,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这一部分所占篇幅最长,引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这就使得本文和同题材的其他新闻报道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多数新闻都是很详细地描述火箭发射的过程,党中央以及国人对于此事的关注,飞船上天后杨利伟的所见所感,即使有一些背景资料,也只是廖廖几笔。本文作者立意的角度更高,他们认识到“神舟”五号发射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只是关注这样一些琐碎的场景,读者急需了解这一事件背后的故事。所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也正是因为把事件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才使得事件本身更加凝重。
这就是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之一,运用背景材料突出新闻稿件的价值。
运用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新闻的真实性。
如:“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这是航天人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看到“神舟”一号实验成功的欣喜之情。精确地记录下这一时刻,“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还有,“9时10分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这一时刻人们已期待太久了,而在顷刻之间梦想变为现实,传达出一种无法抑制的激动和欣喜之情。
新闻报道中适当地议论和抒情,不仅不违背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而且还能动之以情,唤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共鸣。
如,课文第三段:“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样的议论使读者不仅看到了事实,而且领悟到这一事实的重大现实意义,抓住这一点表现主题,就有了新意、有了深度。这一议论深化了主旨,揭示了本质。
议论还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如,课文第四段:“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课文最后一段:“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等,这些议论抒情的句子把读者的情绪激发起来。
小结:
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中国的航天人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努力。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不仅要学习老一辈航天人的默默奉献精神,更要学习文化知识,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腾飞奉献自己的力量。
飞 向 太 空 的 航 程
贾永 曹智 白瑞雪
导语:“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1958年:提出搞人造卫星
1960年: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1986年:出台“863”计划
1992年:下决心搞载人航天
主体:航天人的不懈努力
1999年:一号飞船发射成功
2000年:“神舟”二号发射成功
2002年:三号飞船发射成功
2002年:四号飞船发射成功
2003年:五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
结尾:飞船进入轨道,实现飞天梦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威廉希尔app 也会为您收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一语文教案:沁园春毛泽东”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
更多频道:
标签:高一语文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