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1-03-28
第二课时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第一部分后试填下表。(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适当留出空格让学生填写。本课四张表及作业题需事先刻好。)
提问:作者写的白莽的三次见面,是怎样表现白莽的性格特点的?(一边讨论,一边板书。)
第一部分
快速阅读第二部分后试填下表:
第二部分:记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及冯铿。
问题讨论:
1 哪些材料写出了柔石的“硬”和“迂”?(复述)
2 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台州宁海方孝孺这一典故?(为了更形象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和“迂”)
3 通过这部分记叙,作者表现了柔石哪些可贵的品格?(板书)
单纯 忠厚 善良 质朴
讨论:第三部分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这部分交代白莽、柔石同时被捕,由此过渡到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4 指名学生有表情地朗读第四部分后试填下表:
第四部分 写柔石等被捕遇害的经过
提问讨论:
1 引用高僧道悦“坐化”这一典故有什么作用?(揭露反动派滥杀无辜的罪行,批判道悦束手待毙,主张保存实力,坚持战斗。)
2 这部分在写法上与前三部分有何不同?(前三部分以记叙为主,这部分以议论兼抒情为主。)
全班表情朗读第五部分后试填下表:
第五部分 抒发对烈士的怀念与尊敬
提问讨论:
这部分引用向秀的《思旧赋》有什么作用?(作者处境与心情跟向秀同类,借此以古喻今,抒发自己悲伤心情,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对反动派的极端愤恨。)
总结:作者全文引用了三个典故,处处围绕着对革命烈士崇高形象的歌颂,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揭露用意十分深刻。这是学习本文的难点,望同学们在阅读时认真理解。
布置作业
1 填空。
①本文记念的五位青年作家是:赵平复又名 ,徐白又名 , ,冯铿又名 ,李伟森又名 和胡也频。
②“而在这三十年中”是从 年起的三十年。
③“我目睹了许多青年的血”是指 年 、 被杀, 年 运动, 年 惨案, 年 政变等几件大惨案。
④“夜”象征 ,“路”象征 ;“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这与前文的关系是 。
2 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填上序号。
①“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这里不用“悲哀”其原因是 。
a 作者为战友被害而悲哀,为敌人残暴而愤怒,只用“悲哀”表达欠周。
b 也可用“悲哀”,但名家已用了“悲愤”,改用“悲哀”似乎难以服人。
C 只能用“悲愤”,只悲哀不悲愤就显不出作者的革命性了。
②“将悲哀摆脱”,这里不用“悲愤”,原因是 。
a 既摆脱了“悲哀”,又摆脱了“悲愤”,那就不能表现鲁迅先生的革命精神了。
b 作者要摆脱的是悲哀,留下的是更深沉的愤怒;若改用“悲愤”,那就连愤怒也摆脱了。
c 其实“悲哀”和“悲愤”都摆脱了,才好轻装上阵,更好地和敌人斗争到底。
③“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他的哪篇作品里也表现了这种精神?答 。
a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表现过这种关怀爱护革命青年的精神。
b 在《孔乙己》中表现过这种自甘受压迫遭摧残的精神。
c 在《一件小事》中表现过这种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3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本文通过对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五位革命烈士的深沉追忆,歌颂了他们的崇高品质,抒发了作者无限悲愤之情,表达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
②本文是一篇以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具有战斗性的杂文。( )
③本课文末用省略号,说明是节选的,后面尚有未选入的段落。( )
④“左联”五位烈士被害的消息,上海报界“不敢载”是指想载而怕触犯敌人的胆小鬼,“不愿载”是指明哲保身不肯得罪敌人的糊涂虫,“不屑载”是指仇视革命的小爬虫。( )
⑤本文涉及的人多、事多,材料零碎,内容庞杂,作者之所以能结构成篇,感人至深,在于他引用了三个典故,突出了中心。( )
课外阅读本单元“基础知识”
第三课时
检查订正前课作业:抽查学生背诵《惯于长夜过春时》,表情朗读第五部分。
提问讨论:
1 本文涉及的人多、事多,内容庞杂,材料零碎,可为什么又显得结构谨严呢?
2 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标签:高一语文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