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0-29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根据要求作答。
15.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s1=1.40cm,s2=1.90cm,s3=2.38cm,s4=2.88cm,s5=3.39cm,s6=3.87cm。则:
(1)打点计时器工作的周期是 ,根据纸带判断小车所做的运动是 ,理由是 。
(2)设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在计时器打出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具体的计算结果是 m/s。
16.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秤水平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B:木块固定,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 ,原因是 。
(2)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秤、木板、木块、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质量为200 g的配重若干个。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配重,改变木块对木板的正压力(g=10 m/s2),并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配重(个数) 0 1 2 3 4
弹簧秤读数(N) 0.50 1.00 1.50 2.00 2.50
测木块重(N) 2.00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图给出的坐标纸上作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测出木板和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4分)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我们可以估测一根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在一根长为10cm细线的中点悬挂一质量为60g的玩具,开始两手并拢,然后对称的分开,当从刻度尺上读出两手间的距离为8cm时,细线断了。g取10m/s2,求这根细线承受的最大拉力。
18.(6分)一光滑圆球,重量为200N,紧靠墙壁用绳悬挂于O点。已知圆球半径为0.2m,绳长为0.2m,
(1)求圆球对墙壁的压力和对绳的拉力;
(2)若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00N,当绳的长度变为多少时,绳被拉断?,
19.(6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s速度达到8m/s,接着做匀速运动,经过10s后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8s恰好停止。
(1)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2)汽车在加速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
(3)汽车一共前进的距离是多少?
20.(8分)在高11.25m的屋檐上,每隔一定的时间有一滴水落下。已知第一滴水落到地面时,第四滴水刚好离开屋檐,设水滴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求:
(1)第一滴水滴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水滴落下的时间间隔;
(3)第一滴水滴落地时,第三滴水滴距离地面的高度;
(4)第一滴水滴落地时,第二滴水滴和第三滴水滴间的距离。
21.(8分)相距d=170m的两物体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相向运动,初速度分别为v1=10m/s,v2=2m/s,均做加速度大小相等的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经过20s,两物体相遇,求两物体相遇时的速度。
某同学解答过程如下:
设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相遇时,两物体位移大小之和为d,有
代入数据得加速度a的大小,再由公式 求得两物体相遇时的速度。
你认为上述解法是否正确?若正确,根据上述过程列式求出结果;若不正确,指出错误原因并求出正确结果。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B B C B A 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CD BD BC BD AD ABD
三、简答题:(每空2分,共20分)
15.(1) 0.02s , 匀加速直线运动
△s 近似相等
(2)
(3) , 0.263m/s
16.(1) B
不受木板如何运动的限制(或摩擦力的测量更方便、准确)
(2) 0.25
四、计算题:(共32分)
17.(4分)将重力沿细线方向分解,有
解得:G1=500N
则细线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N
18.(6分) (1)绳与墙壁的夹角θ=30°,将重力分解,有
则圆球对墙壁的压力和对绳的拉力分别为 和
(2)当球对绳的拉力为400N时,绳与墙壁的夹角为α,有
,α=60°
【总结】高一物理期中考试卷就为大家介绍到这了,大家要好好复习,备战期中考试。也希望小编的整理可以帮助到大家,祝大家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浏览了本文的读者也浏览了:
标签:高一物理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