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生物 >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

2015年寒假自主学习作业本高一生物答案

编辑:

2015-02-11

6.D

据图分析,细胞表示红细胞,成圆饼状,而且血红蛋白使得红细胞成红色,A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错误;C错误;为观察放大细胞需要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下方,由于显微镜下成立的倒像,则先将涂片向右下方移动,D据图分析,由于白细胞比红细胞体积大,则细胞表示红细胞,细胞表示白细胞7.B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是减数分裂,有染色体的形成和消失,故A错误;蛙的一个红细胞分裂成两个红细胞是无丝分裂,没有染色体的形成过程,故B正确;洋葱根尖生长点的细胞分裂是有丝分裂,有染色体的形成和消失,故C错误;受损的肝脏细胞得以修复是有丝分裂,有染色体的形成和消失,故D错误。

【思路点拨】无丝分裂: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叫做无丝分裂。早期球形的细胞核和核仁都伸长,然后细胞核进一步伸长呈哑铃形,中央部分狭细.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出现(但有DNA的复制).举例:蛙的红细胞等。

【知识点】D3 细胞的生命历程综合

8.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分析: 图1:A表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C表示多糖(位于膜外).a的物质运输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b的物质运输方向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需要需要载体,需要能量,是主动运输.

图2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物质运输速率先增加后稳定,说明在主动运输,P点受载体的数量的限制. 解答: 解:A、图1中A表示蛋白质,C表示多糖,由蛋白质和多糖构成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所以能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过程,A正确;

B、甘油和脂肪酸进入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对应图1中的a,B正确;

C、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错误;

D、图2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物质运输速率先增加后稳定,说明在主动运输,P点受载体的数量的限制,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影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主要通过浓度梯度、能量和载体几个角度分析,属于中档题.

9.

考点: 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与DNA的关系..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 解答: 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碱基序列蕴含着遗传信息,A正确;

B、一个DNA分子中含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

C、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的DNA上,少数位于细胞质中,C正确;

D、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注意,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10.

【知识点】B3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

【答案解析】D 甲图是分化绿色植物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乙是分化的动物细胞,丙是细菌结构模式图,丁是蓝藻的结构和模式图,丙、丁是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所以D选项错误。

11.A

所有活细胞代谢过程中都需要ATP,经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产生,故①正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维持细胞内Na+浓度的稳定,消耗ATP,故②正确;ATP中的“A”是腺苷,构成DNA、RNA中的“A”是腺嘌呤,两者不是同一物质,故③正确;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但在细胞内含量很少,故④正确;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是渗透作用,不消耗能量,故⑤正确;ATP是经光合作用或细胞呼吸产生的,其能量分别来源于光能或化学能;ATP被利用时,其能量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故⑥正确。

【知识点】C1 酶、ATP及代谢类型

12.A

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①是糖蛋白(糖被),具有识别功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②为蛋白质,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③为磷脂双分子层中磷脂的脂肪酸链,④为磷脂的头部磷酸.

解答:解:细胞膜的成分含有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外侧有糖蛋白,内侧无,据此可判断细胞膜的内侧面和外侧面.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的成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成分的名称;还要求考生识记和掌握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能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3.

考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 分析图解为解答本题的关键.图甲表示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图中ABCD分别表示:C5、C3、[H]、(CH2O),a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b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图乙为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含水量、矿质元素等,图中X因素可以为光照强度、CO2浓度、矿质元素. 解答: 解:A、甲中a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b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均为暗反应中的物质变化,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A错误;

B、若适当提高CO2浓度,二氧化碳的固定会增强,C3含量会增多,因此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利用的[H]和ATP增多,从而导致[H](即图中C)含量下降,B正确;

C、在夜间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不能生成[H]和ATP,因此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将无法进行,不能合成D(CH2O),C错误;

D、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含水量、矿质元素等,图中X可以为光照强度、CO2浓度、矿质元素.但X不可以表示温度,因为超过最适温度,光合速率反应降低,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4.

【知识点】C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

【答案解析】C 随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图中B点为光补偿点,说明线粒体释放的二氧化碳完全进入叶绿体中。故选C

15.B

二、简答题

16.(1)线粒体 有

(2)[5]中心体 低等植物

(3)12379 179

(4)[9]内质网 脂质

(5)[6]核糖体 0

17.

(1)磷脂双分子层 膜上的载体蛋白 8 2

(2)G1期 S期 2 4

(3)略

(4)甲和丁 丙和丁

18.

(1)①不加入活性干酵母

(2)创造无氧环境 除去溶液中氧气

(3)③打开阀门a ②煮沸后冷却240ml葡萄糖溶液

(4)装置中的温度变化值 A>B>C

(5)用橡胶管把管口2与弯玻璃导管连接起来,并把连接好的玻璃导管的开口通入固定在铁架台上的装有0.5%的BTB溶液的小试管。

(6)装置A所在的小试管中BTB溶液的颜色由蓝变黄的变化速度明显比装置B来得快。

2015年寒假自主学习作业本高一生物答案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一生物寒假作业栏目!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威廉希尔app 高中生寒假复习交流群开通啦,欢迎大家加入!群号:118181904

相关推荐:

高中寒假作业专题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