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1-05
12.观察下列两幅图片,造成图一向图二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A.戈尔巴乔夫改革引发苏联解体 B.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加强
C.欧、日、中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D.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二、非选择题。共3题52分,其中13题13分、14题23分、15题16分。
13.(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美)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是可取的。为此目的,他们就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具体领域进行了讨论,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人民之间联系和交流会是互相有利的。双方各自承诺对进一步发展这种联系和交流提供便利。
双方同意,他们将通过不同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摘自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
材料二 (中美)双方决定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联系,为继承发展中美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共同作出重大努力。
——摘自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
材料三 应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克林顿的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于一九九七年十月二十六日到十一月三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就国际形势,中美关系以及两国面临的重要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富有成果的会谈。双方同意,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对于共同承担责任,努力实现21世纪的和平繁荣是重要的。双方同意中美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分歧;双方有重大的共同利益,决心共同本着合作和坦诚的精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取得具体进展。中美……在加强双边经济发展、贸易、法律、环保、能源、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与合作及两国军队往来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
两国元首决定,中美两国通过增进合作,对付国际上的挑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双方同意,从长远的观点出发,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基础上处理两国关系。
中美两国同意两国元首定期访问对方首都。
两国同意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建立元首间通讯联络,以便利直接联系。
两国还同意,两国内阁和次内阁级别官员定期互访,就政治、军事、安全和军控问题进行商谈。
——摘自1997年《中美联合声明》
请回答:
(1)据以上材料,中美双方在合作领域方面有何变化?(6分)
(2)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中美双方在规定继续保持对话和磋商方面有何变化?(不得照抄原句)(7分)
14.(23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苏关系的变化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材料二 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
材料三 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美国等国家帮助制定。
(1)美苏两国“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有哪些?(8分)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5分)
(3)联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联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4)综合上述材料,二战后美苏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15.(16分)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材料二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崭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尼克松在任期间,在调整同中国关系方面进行了那些活动?有何历史意义?(8分)
(2)“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出现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单元检测卷(四)
1.B 结合题干中的时间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可知选择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在于印度、缅甸会谈时提出的。
2.C 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根据题干信息“不是倒向苏联怀抱”表明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3.C A项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排除。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中苏关系虽出现裂痕,但尚未全面破裂,故B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故D错。正确答案是C。
4.C A、B观点错误, D混淆了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和中美建交的概念。
5.B 考查现代中国的对外政策。抓住时间信息,把握阶段性成就即能解答。“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是不结盟,应是20世纪80年代,与题意相符;改革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因此,作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调整,与题意相符;在新时期,中国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如上海合作组织,时间与题干一致;独立自主我国长期以来的外交基本政策,并不是1979年以来的政策大调整,与题意不相符。
6.D 从材料中的“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以及基辛格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可判断选择D项。
7.C “冷战”政策的实施旨在操纵和控制别国,符合题干关于霸权的定义。A项是一种客观状态,B、D两项是国内政策,故正确选项是C。
8.D 本题考查欧洲的一体化。题中的日耳曼和高卢分别指德国和法国,因为自普法战争后法德百年的世仇,法德矛盾的化解成为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答案D。
9.A 这里的“第三世界”是1952年法国学者提出的概念,不是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对世界局势的划分,答案选A。
10.C 根据铁托所说的话分析,应属于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团结;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答案C。
11.B 由材料中“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可知A错;由“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可知B正确;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欧洲已经衰落,C错;材料中没有D项信息。答案B。
12.B 材料体现了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的转变,这一转变与联合国没有直接关系。
13.(1)材料一中,只有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领域进行讨论,并只限制在人民之间进行联系和交流;(2分)材料二中,合作领域扩大到经济等方面,并扩大到政府之间的联系;(2分)材料三中,合作领域十分广阔,又扩大到高层对话和磋商、法律、环保、能源以及政治、军事、安全和军控等领域。(2分)
(2)材料一中,同意通过不同渠道、不定期地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前来北京;(2分)材料三明确规定:两国元首定期访问对方首都;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建立元首间通讯联络;两国内阁和次内阁级别官员定期互访。(5分)
14.(1)欧洲“冷战”: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遏制苏联;(2分)苏联和东欧针锋相对,成立华约组织。(2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2分)亚洲热战:美国发动或参与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2分)
(2)不同意。(1分)理由: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两国的猜疑和不信任;美国积极推行霸权主义,积极反苏、反共。(任答2点给4分)
(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对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分)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恶化;(2分)“苏联模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2分)
(4)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争霸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2分)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15.(1)活动: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2分)意义:促成了中美关系的缓和;促进了中日建交;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6分)
(2)格局: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分)影响:促进了大国关系的缓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6分)
高一历史上学期单元同步检测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一历史同步练习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