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历史 > 高一历史试题

2016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编辑:sx_gaohm

2016-04-06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20*3=60)

1 如果要再现我国古代先民在原始农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最好选择

A 使用铁锄清除杂草    B 展示耒耜的发明过程

C 使用青铜器松土     D 用铁犁翻耕土地

2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对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一一井田制的形象描述,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①井田制是奴隶社会实行的土地国有制②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私有制 ③井田制是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 ④随着井田制结束,分封制也随之消失了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  公元一世纪时,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名著《自然史》中说:“虽然铁的种类很多,但没有一种能和中国来的钢相媲美”。中国的炼钢业最早可以追溯到

A 夏朝  B 春秋   c  战国   D  西汉

4  宋代江苏吴郡“地沃而物移,稼则(收割) 麦种禾,一岁再熟”。这主要表明

A 间作、套作复种技术的出现     B 实行轮作和推广绿肥种植

C 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出现     D 出现比较先进的收割工具

5 苏轼诗:“吴国晚蚕初断时,占城(现越南中部)早稻欲移秧”。“江东贾客木棉袭,云散金山月满楼”。此诗反映出北宋时①南方丝织业和棉织业都有所发展 ②棉布已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③已出现外来农作物品种 ④政府重视对外来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①④

6 假如你是一个文物爱好者,由下图可以得出的判断有

青花灵芝阿拉伯文罐

①此罐应该是明清时期的器物 ②此罐为法琅彩瓷瓶 ③此罐说明中国的瓷器已走向世界 ④明清时期的瓷器已享誉世界⑤体现了明清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7  个体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今体小农经济的产生   B个体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C 个体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D 个体小农经济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8 梁启超认为山西商业“有历史、有基础”, 其中的原因不包括

A 从明初开始发家致富      B 垄断了当时的食盐贩运

C 与官府的关系密切        D 经营范围广泛,资本雄厚

9 有学者认为“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里的“改革”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清末“新政”   D 预备仿行立宪

10  17世纪的荷兰或荷兰人被称作“海上马车夫”, 主要是因为17世纪的荷兰或荷兰人有

A众多商船出人世界各地,贩运商品,掌握着世界商业霸权  B 是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C 赢得了国家独立               D 积极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11  在 17--18 世纪殖民争霸过程中,北美、印度成为英法等争夺的焦点。原因是这些地方

A 地域十分辽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B 是潜在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前景广阔

C 都比较落后,便于进行殖民征服      D 都处于东西方交通咽喉位置,交通十分便利

12 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它反映了

A当时渔业高产丰收               B经济建设速度惊人

C 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D 当时经济发展全面繁荣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B 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 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D 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其长远意义不包括

A保持工农业平衡发展     B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C 加速城镇化进程 D丰富城乡人民生活

15 江泽民说:“‘引进来' 与‘走出去' 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起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同时并举 ②招商引资是为了解决我国经济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③“走出去”是为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④ 2003 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招商引资国家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6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成绩显著,有学者曾经形象的把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其中”弓箭弦”是指① 14个沿海开放城市如弓 ②长江中下游如箭 ③京九铁路如弦 ④京广铁路如弦 ⑤小浪底工程如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④⑤      D ①③⑤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所采取的措施有①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发展乡镇企业 ③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④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②③

18 经过 20 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大国。加入 WTO 后,我国制造业的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这主要是为了( )

A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竞争力    B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

C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收入     D加速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19  美国最大的鞋业公司 NIKE 公司并不拥有任何生产产品的能力,而是依靠一个遍布全球的网络,分别负责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包装、运输、销售等各项专门业务,把 NIKE 鞋送到全世界的消费者面前。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实现生产与销售的全球资源配置 ②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日益密切了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 ④跨国公司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之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0 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2007年中国将向外国银行开放银行市场。对此看法错误的是( )

A 世贸组织是致力于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   B 这意味着中国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最终完成

C 这将给中国银行业带来压力和严峻挑战     D 这有利于提高中国银行业自身的竞争能力

二、非选择题:(20*2=40)

31.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他见证了中国20世纪天翻地覆的历史改革,并亲手参与和创造了中国从贫穷落后向现代化迈进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 1992 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

(1)在改革解放生产力过程中,邓小平是怎样引导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

(1)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分)

材料二 1997 年 2 月 19 日距香港回归日只剩 131 天,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20日早上悲痛地表示:“一国两制”概念的创造者无法亲眼目睹香港回归,感到十分难过及悲痛。

(2)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

(2)“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8分)

材料三 邓小平敏锐地认识到,顺利完成新老干部交替是从组织上保证改革开放政策的连续性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措施,新老交替的关键是要解决老同志占着位子的问题,而相当多的老干部又不愿交班。1989 年 11 月 9 日,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同意邓小平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1990 年 3 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批准邓小平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

在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在三老“半退”、四老“全退”带动下,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又有一批老干部退出第一线的领导岗位,增选为中顾委委员和各省、市、自治区的顾问委员会委员,一批年轻干部走上了一线领导岗位。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十年途程

(3) 邓小平辞职对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有何重大促进作用 ?

(3) 结束了中国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有利于干部的年轻化;有利于从组织上保证改革开放政策的连续性和国家长治久安(4分)

材料四 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黑里透亮。画的上方,是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

(4)“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 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精髓 ?

(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分)

32.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中国与世界日益连为一体,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日趋频繁。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3 年,(英国派遣使臣到中国,提出通商、租地等要求一一引者注) 乾隆皇帝在给英国使臣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天朝尺土,俱为版籍,疆址森然, 即岛屿、沙洲,亦必画界分疆,各有专属。……且天朝亦无此体制,此事尤不便准行”。 一一摘自《粤海关志》

(1) 简要分析英国提出通商要求的本质意图及原因。并谈一谈你对材料一中乾隆皇帝“敕谕”的看法。

(1) 开辟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由于英国通过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资本家要求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清政府拒绝西方国家的领土要求,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但拒绝通商则表明其妄自尊大,闭目塞听,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5分)

材料二 1901 年,清政府颁布议和诏书上渝,竟然提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无耻政策。

(2)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表明清政府对外政策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 屡经列强的侵略打击,清政府完全丧失了对外抵抗的信心和意志。(2分)

材料三 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示意图和中国现代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示意图              中国现代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3) 上图表明中国近代和现代两个时期对外开放格局有何明显的不同 ? 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3) 近代对外开放只是在沿海和沿江的主要城市,而当代的对外开放则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近代中国处在资本主义扩张的时代,国力弱小,对外开放消极被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积极主动。(6分)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开辟一条与世界交往的通道,换取外汇,购买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的进口物资,中国政府决定创办广交会。 1957 年4 月, 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成功举办。以后每年分春、秋两届举行,至今从未间断。50 多年来,广交会一直是我国外贸出口的窗口。

中苏友好大厦                      百届广交会标志

2006 年 10 月 15 日 -30 日,第 100 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办。温家宝总理在开幕式上宣布:从第 101 届开始,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一一摘自《第一百届广交会专题》

(4) 简要说明创办广交会时国内外形势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材料三、四,简要说明广交会所发生的变化

国际: 美苏冷战;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国内: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一五计划完成(4分)

变化: 贸易对象由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到面向世界所有国家; 贸易地位由新中国对外贸易的单一窗口到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条广阔通道; 贸易方式由单纯出口贸易到进口与出口并举。(3分)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相关推荐:

2016学年高一下册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练习

高一下册历史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检测卷精选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