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历史 > 高一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1期中考试精品试题

编辑:

2015-10-30

15.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导致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它给共产党留下的最为深刻的教训是( )

A.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B.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

C.没有坚持工人阶级对于革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D.没有制订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6.1949年10月1号,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面所列各项属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原因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③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④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

⑤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7.在五四运动期间,进步青年的特点和优点是( )

①爱国精神突出表现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上

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影响

③开始同工人阶级运动相结合

④充当了反帝反封建的先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

18.马克思主义诞生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

A.工业革命的深入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B.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C.马克思 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马克思 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阶级密切联系

19.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20.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原因之一是( )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过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二月革命以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反动势力异常强大

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21.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国民党的灭亡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2.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相比,主要不同是( )

①政党竞争 ②多党合作 ③三权分立 ④政治协商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23.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 )

A.民主改革 B.和平共处 C.政治协商 D.民族区域自治

24.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 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

C.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参谈 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

25.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同集团的成立

26.1971年7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 分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主要是因为( )

A.继日本之后,美国也结束了对中国的敌对态度

B.它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并影响世界格局的调整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到中美关系的改善

D.不同意识形态的两个大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2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注重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最主要是为了( )

A. 维护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B. 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C. 推动国际经济合作       D. 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8.当今世界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它的确立最终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综合国力"包括( )

①政局稳定程度 ②经济实力 ③科学技术 ④军事实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29.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导致这一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因素不包括( )

A.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C.美、日、西欧经济三足鼎立 D.第三世界崛起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