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历史 > 高一历史试题

2014高一历史试题下学期

编辑:sx_chenj

2014-05-02

2014高一历史试题下学期

高一历史试题下学期一、选择题50%(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6.下列关于“工官”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专门负责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平民不得使用

B.“匠户”职业由子孙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

C.“工官”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

D.在“工官”制度下,各项手工技术工艺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7.“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这首《番客篇》创作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8.明朝“嘉庆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这反映明中后期

A.富起来的地主较多              B.原来富有的地主被后起的超过

C.商品经济发展,经商致富者多了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冲击封建经济

9.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A.“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1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B.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D.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2.在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

A.外商企业           B.洋务派兴办的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13.对“中国近代工业”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近代”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B.指其使用机器生产

C.中国近代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D.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彻底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1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于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 甲午战争后        D.一战期间

15.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不少民族企业在内地创办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B.香港的政策自由

C.本国封建势力压迫        D.香港工业技术水平高

16.下图是20世纪初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A.重义轻利思想

B.维新图强思想

C.实业救国思想

D.中庸自保思想

17.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里“没有前途”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B.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

18.“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这一材料说明他所受到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

19.据统计,1921年中国的绵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接近棉花产地和销售地的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这反映当时

A.民族工业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B.民族工业中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已十分强大 D.自然经济并末受到冲击

20.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沿海企业大批内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军阀割据混战   B.国民党发动内战

C.日本全面侵华   D.国家的发展战略

21.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

项目 1920年产值(亿元) 1936年产值(亿元) 1920—1936年均增长(%)

官僚资本 1.84 2.22 1.18

民族资本 2.51 16.32 12.41

合计 4.35 18.54

上表说明1920—1936年间

A.民族企业发展遇到重大挫折   B.官僚资本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C.外商企业退出中国市场        D.民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

22.观察图5,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民族纺织业的迅速发展     B.轻工业停滞不前

C.重工业有所发展           D.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形成

23.右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

A.地处沿海的天津水陆交通便利

B.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D.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创建于1932年的天津某企业商标)

24.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在2、3、5、6处填写的文字说明,正确的一组是

A.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

B.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曲折发展、萎缩

C.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再创辉煌、下滑

D.艰难起步、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

25.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26.某同学利用1950年、1954年中国阶级成分及土地占有一览表开展研究性学习。该同学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农民在经济上翻了身    B.合作化运动——消灭了私有制

C.宪法颁布——建立起社会主义         D.人民公社化——逐步走向共产主义

27.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这一变革完成的是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8.农民诗人王老九受到新中国领导人的接见,回乡后,他走街串巷用自己的诗歌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他领导的互助组经过整顿,发展成为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些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A.解放战争时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9.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中外合资    B.承包经济(承包责任制)    C.私有化   D.公私合营

30.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小孩要把找到的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发生在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运动中

C.“大跃进”运动中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31.读下图,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分别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自然灾害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八字方针”的提出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人民公社化运动

32.过渡时期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两大任务,其关系是

A.主辅关系         B.先工业化后改造

C.同时并举      D.先改造后工业化

33.下列事件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①土地改革运动②农业合作化运动 ③没收官僚资本  ④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4.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是为了

A.解决阶级斗争扩大化问题

B.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

D.落实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经济方针

35.下列四幅折线图中,最能显示十年“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

36.“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共同教训在于

A.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B.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37.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是

A.粉碎“四人帮”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建立经济特区     D.邓小平南方谈话

3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

A.安徽、四川   B.安徽、贵州   C.四川、云南 D.四川、湖南

39.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说:“(80年代以前)我们一些沿海地区、边境地区的人往外跑。为了阻止外逃,什么措施都采用了,但还是堵不住。现在什么措施都没用,而想回来的人却越来越多”。你认为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40.下列某城市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这个城市又是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该城市是

A.上海     B.厦门     C.广州     D.汕头

41.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42.我国现行的所有制结构是

A.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同步发展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43.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的历史人物是

A.麦哲伦    B.达•伽马   C.哥伦布     D.迪亚士

44.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

A.商业资本的发展      B.航运中心的改变

C.海外市场的扩大      D.世界市场的形成

45.为了纪念英国杰出的机械师瓦特,现在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使用“瓦特”为计算单位。瓦特的成就是

A.发明“珍妮机”         B.改进蒸汽机

C.发明火车机车          D.设计内燃机

46.如果时光倒流,你是16世纪欧洲的市民,你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有

A.在市场上买到西红柿、玉米、甘薯等,只是价格很贵

B.在大西洋上遇到一些装满黑人奴隶的船只

C.乘坐火车到另一城市拜访你的朋友

D.跟随船队去远隔大西洋的美洲

47.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条件不包括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条件

B.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扩大了国内市场

C.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更多的劳动力由农业生产转入工业生产

4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是①英国  ②法国 ③美国 ④德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9.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财富日益掌握到少数资本家手中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

C.资本家加强对生产价格、市场的控制

D.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

50.关于世界一体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B.世界一体化,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

C.世界一体化加快了世界粮食和原料的生产向欧美、日本诸国的流动

D.19世纪末日趋复杂的国际关系实际上是世界一体化趋势在国际政治领域的体现

二、非选择题50%(51题18分,52题14分,53题18分,共50分)

5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三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说明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2分)

(2)材料二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关系的?形成了什么样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有何影响?(8分)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3分)

(4)尽管古代社会推行抑制工商业发展的措施,但手工业和商业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列举古代手工业三大部门和两个最著名的商帮(5分)

52.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

请指出每幅图片反映的中共的重大举措(4分),分别概述其历史意义或影响。(10分)

53.在古代漫长的岁月中,人类社会的几大文明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的状态,孤立地发展着。15世纪末以来,人类历史地域性分散发展的格局开始改变,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一过程中,世界市场孕育并不断发展成熟,世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如何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的?(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19世纪60至70年代,列强为什么急需对外扩张?(2分)列强的对外扩张主要采取什么方式?(2分)如何看待列强的对外扩张行为?(6分)

福建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阶段考试卷

历史必修(二)参考答案

(4)丝织业、冶金业、制瓷业。徽商、晋商。(5分)

52.图一;举措:召开中共八大。(1分)意义:它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集中体现了中共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初步成果.(2分)

图二:举措:发动“大跃进”运动。(1分)影响: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2分)

图三:举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1分)意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分)

图四:举措:对外开放。(1分)意义;引进了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3分)

53. (1) 新航路开辟。 新航路开辟后,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联系日益密切,欧洲、亚洲和美洲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4分)                           (2) 击败无敌舰队,参与殖民掠夺;建立东印度公司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发动商业战争夺取贸易优势和殖民地,先后打败荷兰和法国,18世纪下半叶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4分)

(3)工业革命完成,急需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武力扩张和廉价商品。(4分)评价:列强的对外扩张使亚、非、拉的多数国家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加剧当地的贫苦和落后(破坏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成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客观上带来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落后的地区和民族(建设性)。(6分)

相关推荐

历史高一期中试卷第二学期2014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