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历史 > 高一历史试题

《鸦片战争、天平天国运动》测试题

编辑:sx_hug

2013-01-06

小编寄语: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鸦片战争、天平天国运动》测试题,希望对大家学习有帮助。

《鸦片战争、天平天国运动》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据史料记载,从1781年到1790年,中国卖给英国的茶叶值为9600多万银元,而1781年到1793年,英国卖给中国的呢绒、棉布等货物的总值仅为1600多万银元,只及茶叶总值的1/6,每年有几百万银元从英国流入中国。以下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当时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入超地位

B.从产品上可以看出东西方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C.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导致了上述现象

D.鸦片输入影响并改变了正常的中英贸易关系

2.从本质上看,英国侵略者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为了( )

A.使鸦片贸易走私合法化 B.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C.占领中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D.报复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济损失

3.鸦片战争中英国侵占香港岛是在

A.1840年挑起鸦片战争后

B.1841年扩大战争后

C.清政府将林则徐撤职后

D.《南京条约》签订后

 

4.右图反映的是列强侵华战争留给我们中华民族的巨大创伤,这次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由南往北的顺序是( )

① 广州 ② 福州 ③厦门 ④ 上海 ⑤ 南京 ⑥ 宁波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⑥④ C.①②③⑥④ D.①③②④⑤

6.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 )

A.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特权。

B.其他列强从中国攫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

C.英国取得了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

D.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

7.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中法《黄埔条约》内容与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内容关系的是( )

 

 

ABCD

 

8.依据相关条约,法国传教士不失时机地在天津建造了望海楼教堂(右图),这是近代天主教传入天津后建造的第一座教堂。请判断该教堂最早应建造于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 )

 

A.《望厦条约》 B.《黄埔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9.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

A.倾销鸦片 B.传播宗教 C.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

10.2009年是圆明园建园302周年。1951年,周总理曾指示“圆明园遗址要保留,地不要拨用了。”保留圆明园遗址,是因为它( )

①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 ②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③具有热爱世界和平的教育功能 ④标志着封建专制堡垒的土崩瓦解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

11.从内容上看,《 天朝田亩制度 》 与 《 资政新篇 》 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 )

① 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矛盾作出正确认识 ②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2.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 )

A .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B .仅看到现象没有抓住本质问题

C .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D .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

13.专家指出:“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其中“时代的局限性”是指( )

A.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过于强大

B.封建主义势力过于强大

C.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D.符合代表农民阶级利益的科学革命理论在中国没有形成

14.下列太平天国的诸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仁拜的《资政新篇》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15.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一观点的是( )

 

 

ABCD

16.从下列两幅图片可以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 )

 

 

洪秀全故居天王府内的石舫

A.始终代表着最广大农民利益 B. 一直保持着农民革命本色

C.不能摆脱封建皇权体制的窠臼 D.农民阶级不能解决好内部团结

17.1893年《澳门新闻报》报道说:“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至今仍不知西洋。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其“林总督行事”应是指( )

A.虎门销烟 B.抗击英国侵略者

C.编译《四洲志》 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18.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后初期,知识界对清政府战败的原因进行的探讨,主要集中在( )

A.认为中国的军事技术落后 B.认为中国的社会制度落后

C.认为中国的清朝统治腐朽 D.认为中国的思想观念陈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9题14分,第20题14分,第21题12分,共46分)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有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国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英人未去林之前,不敢在广东战,既去林之后,当然就开战。所以士大夫想,中国的失败不是因为中国的古法不行,而是因为奸臣误国。……可惜道光二十年夏天定海失守以后,林没有机会与英国比武,难怪中国人不服输。真的林则徐是慢慢觉悟了的。他到了以后,就知道中国的军器不如西洋,所以他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他在广东所搜集的材料,给了魏默深。魏后来把这些材料编入《海国图志》。……后来日本的文人把这部书译成日文,促进了日本的维新。林虽有这种觉悟,但他怕清议指摘……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即抱着旧观念空发议论的官员)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落,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

材料二 倘若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维新呢?……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是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他们怕清议指摘,默而不言,林则徐就是个好例子。 ──均摘自蒋廷黼《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概述作者描述的关于林则徐的两种观点。哪一种是错误的?为什么?(7分)

(2)作者对于林则徐的批评是否正确?为什么?(7分)

20.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 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生。 第一扎营不贪懒,莫去民家取门板。莫拆人家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 莫打民间鸡和鸭,莫借民间锅和碗。 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 莫进城市进铺店,莫向乡间借村庄。 无钱莫采道边菜,无钱莫吃便宜茶。更有一句紧要书,切莫掳人当长夫。 第三号令要声明,兵勇不许乱出营。 走出营来就学坏,总是百姓来受害。或走大家讹钱文,或走小家调妇人。爱民之军处处喜,扰民之军处处嫌。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

──曾国藩《爱民歌》

材料二 曾国藩的亲信幕僚赵烈文在《日记》中写道:湘军攻下南京后,城内“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担又无窖可挖者,尽遭杀死……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砍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远。”,“自湘军平贼以来,南民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材料三 谭嗣同在湘军收复“天京”后约30年,曾到金陵(即今南京,太平军称“天京”)对所见闻说:“顷来金陵,见满地荒寒现象。本地人言:‘发匪(指太平军,按清方称谓)据城时,并未焚杀,百姓安堵如故。终以为彼叛匪也,故日盼官军之至,不料官军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悉入于湘军,而金陵永穷矣。’至今父老言之,犹深愤恨。”

材料四 石达开攻破江西吉安城时,除歼灭抵抗的敌军外,“不戮一人,有掳民间一草一木者,立斩以徇。” 对此地主阶级文人邹树荣写有纪事诗,中称“传闻贼首称翼王,仁慈义勇头发长,所到之处迎壶浆,耕市不惊民如常。”

请回答:

(1)概括曾国藩在《爱民歌》中规定的“爱民”军规的内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曾国藩这样规定的目的何在?(8分)

(2)曾国藩的“爱民”军规得到执行了吗?结合材料二、三加以说明。(3分)

(3)结合材料三、四,说明太平军在占领城市后的做法与湘军有何不同?(3分)

 

 

2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在运动期间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篇重要的文件。

请回答:

(1)《天朝田亩制度》所强调的两大原则是什么?(4分)

(2)《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积极作用?(3分)

(3)《资政新篇》是谁提出的?它的性质是什么?(2分)

(4)《资政新篇》最终结果如何?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 A当时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2. C两次鸦片战争发动的根本目的是扩大中国的市场。

3. D从《南京条约》的内容中得知。

4. C

5. B结合地理知识回答此题,会得心应手。

6.B“片面最惠国待遇”指的是利益均沾,因此其他列强从中国攫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

7.B 《黄埔条约》是中法之间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通过中法《黄埔条约》,法国获取了中英《南京条约》中除割地、赔款外的特权,通过《黄埔条约》中的“片面最惠国”条款获得了《南京条约》附件中的特权,给中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8.C天津开埠是依据《北京条约》中的规定。

9. D此阶段英国侵华的主要目标就是获得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题干非常明显。

10.D 圆明园遗址是近代列强侵华的见证,它被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与封建统治的土崩瓦解没有直接关联。

11.B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共同的局限性”,结合《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的有关内容分析选项可知:①④的表述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带有空想性,《资政新篇》也缺乏实施的社会条件。② 是两者的进步性,③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是B项。

12.A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其农民阶级局限性决定的,韦石之变及北伐失利只是其必然之中的偶然现象。

13.D 分析选项可知:A、B、C 三项所述都只能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而题中所指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是指太平天国自身的,即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时代的局限性”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理论不成熟也不科学。

14.B《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5.D偏离民主化进程的轨道即指建立的政权性质是非民主化的政权。

16.C从普通的民居到豪华的宫殿,说明洪秀全在定都天京以后进取心减退,贪图享乐,太平天国政权不能摆脱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

17.C题干揭露了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官员闭目塞听、愚昧无知的现象,而“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显然指的是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18.A 当时学习西方上停留在“器物”阶段,即知识界的先进人物仅仅认为中国失败的原因是由于英军“船坚炮利”,因而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19.(1)一种观点认为林则徐能够用中国传统的方法战胜英国侵略者,因为清政府的破坏,林则徐无法施展其才能,因而导致鸦片战争失败。另一种观点认为林则徐逐步认识到当时的中外形势,他能够首先开眼看世界,但无力扭转当时的战争形势。第一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持这种观点的人不了解世界潮流所向,仍然没有摆脱“天朝上国”的迷梦。(7分)(2)作者认为林则徐害怕舆论的指责,坐视国家衰败,不敢公开说明自己的见解,因而延缓了中国改革和近代化的进程。不正确。中国在当时没有发生改革运动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的。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尚未出现,不具备改革的客观条件,而不应该由林则徐来承担责任。(7分)

20.(1)内容:不许毁坏百姓田产、掳掠民间财物;不得扰民,买卖公平;不许强拉民夫;严明军纪,不准随便出军营,不许讹诈钱财、调戏妇女。(符合材料、言之成理即可)目的:收买人心,赢得百姓对镇压太平天国的支持。(8分)(2)没有。湘军在攻入天京(南京)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3分)(3)太平军占领城市后,并未烧杀抢掠,而是采取措施稳定民心,恢复秩序。(3分)

21.(1)“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4分)(2)性质:天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积极作用: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3分)3)洪仁??灾剩壕哂邢拭鞯淖时局饕迳?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